发布作品

    全民“讨伐”滴滴背后,程维到底是真委屈还是假冤枉?

    创业家头像创业家头像
    创业家2018-05-14

    滴滴又出事了。这一次,程维又成为了众矢之的。

    据媒体报道,“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犯罪嫌疑人刘某,已经确认跳水溺亡。

    经警方核实,网上流传的“杀害网约车乘客嫌疑人刘某华已被抓获”、“嫌疑人仍在使用支付宝”等视频图片均为不实信息。

    另外,滴滴表示将对顺风车业务停业整顿一周,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可这一做法,却被指缺少诚意。

    除了为被害女生感到惋惜,广大用户还对网约车的安全问题产生了担忧,并随即有了两大疑问:1、滴滴是否有权利公布嫌疑人的个人信息?2、滴滴平台司机与乘客出现纷争,甚至欺诈、行凶等情节严重的情况,滴滴是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可作为生意人的程维,是不是真的全错了?

    程维冤不冤?

    程维作为一个在骂声中不断崛起的商业领军人物,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把滴滴培养成出行平台的NO.1,足见其能力之出色。

    本来滴滴作为一个用车平台,滴滴本身并无过错。错的是,这种规则背后的套路却被玩坏了。

    问题是这样一则刑事案件,凶手并没有成为万众讨伐的主要元凶,反倒是滴滴和程维成了“国民仇敌”,为什么?

    事实上,做大做强以后的滴滴,已经不是第一次有类似问题,盲目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已经老百姓出行打车的一颗毒瘤。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的隐患一日得不到解决,出行就无一天宁日。

    而程维究竟冤不冤?

    可以说,程维不是凶手,但却为这次事件背下主要责任。

    至于原因,作为滴滴的投资人,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也在其朋友圈发文称:“国民级的应用必须承担起国民级的责任。”

    “老大”不好当

    如今,程维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老大不好当。

    想成为出行界的一哥,不仅要在业绩和用户数量上耀眼,更要懂得一哥背后的责任和社会影响。

    一方面,市场和利益主导的模式,让滴滴已经不断“后院失火”;另一方面,垄断出行的滴滴也没有延续之前的让利补贴和优质服务;加上原有的原有的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最终酿成了类似问题的不断上演。

    此外,在“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中,还有一个令人恨得牙痒痒的判责规则。据了解,嫌疑人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语性骚扰投诉记录,客服五次通话联系却不上嫌疑人,由于判责规则不合理,后续未对投诉做妥善处理。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司机既然被投诉过,滴滴为什么还会任其继续从事载客服务?更为令人疑惑的是,网上也有消息称,司机是用的父亲的滴滴账号在载客,那么,为什么滴滴不实行实名制认证?

    一系列问题不断拷问着企图实现“一步登天”的程维。

    网约车的的照妖镜

    可以说,这次事件相当于照妖镜,照出了网约车经久以来的弊病。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冯苏苇曾在采访中表示,这些事件虽然都是偶然事件,是黑天鹅事件,但是在考虑到目前网约车平台所促成的巨大业务量以及尚存在大量非法运营车辆这两个前提,这些事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目前网约车市场中依然存在大量非法运营车辆。

    比如,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官网数据显示,4月5日至20日,上海市累计查处非法“网约车”1028辆(“滴滴”706辆,“美团”212辆,其他平台110辆)。

    可想而知,网约车的问题当前也并不是滴滴一家的个例,更重要的是,诸如罚款、约谈等传统监管措施对于一些网约车平台的监管力度已经出现不足的情况。

    事件已经发生,是否能够重新挽回形象,全在程维的一念之间。

    当前程维和滴滴最需要做的是如何重塑以后的出行环境,还老百姓一个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编辑:王闪)

    本文来自云掌财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万次阅读
    264评论
    21赞同
    收藏
    分享
    264评论
    2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