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运气爆棚的2023
我在广东深圳上班的,平时开车也不少,相对而言,也算是老司机。2023春节时候借朋友车的去上海一带游玩,对于上海的交通不是很习惯,有些地方甚至觉得不合理。 大年初一(2023.1.22)的下午,把车停在黄浦区的人民广场,然后在上海博物馆一带玩。晚上11点多左右开出准备去苏州。结果因为路不太熟,很可能进入了只允许公交车通行的车道(还好没有收到罚单)。以上也只是故事的背景,我想强调的是我遇到了开车以来的第一次抛锚: 我以30km/h的速度从武胜路往黄坡北路走,经过黄坡北路下客站的时候,因为下雨天地上有积水且加上路灯被树叶挡住等原因的情况下,驾驶视线很不好,车子右边2个轮子刚好以最薄弱的侧边全撞到地上的导流块,导致2个车胎瞬间全部没气,彻底抛锚了(当时我以为2个全部爆胎了,最终百度里找维修店上门维修,花了2600块换了2个新轮胎。在这种特殊的日子,愿意接单的人肯定不多,明知道被宰了,也只能心痛的受着)。又是那么冷的天气,岂是一个惨字说得通,我只能以我运气爆棚自我安慰道。 请问上海的车友们,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的导流块合理吗?为什么不像深圳那样用导流线呢?虽说我是因为错误驶入公交专用线才遇到的事故,但是大家想一下,公交车到了那里都必须得绕开导流块去走,假如真是不小心压到,那是多少乘客要受到惊吓。假如真是撞到类似我遇到的最脆弱的轮胎侧边位置上,那是多惨?这样的导流块明显就成了障碍物,是很有隐患的,大家觉得呢? 图1~3是我事故现场的行车记录仪截图。图5~8是我基于百度地图实景图截图到的。图9是我在深圳随便截图的导流线,便于分享最合理设计给大家,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我在广东深圳上班的,平时开车也不少,相对而言,也算是老司机。2023春节时候借朋友车的去上海一带游玩,对于上海的交通不是很习惯,有些地方甚至觉得不合理。 大年初一(2023.1.22)的下午,把车停在黄浦区的人民广场,然后在上海博物馆一带玩。晚上11点多左右开出准备去苏州。结果因为路不太熟,很可能进入了只允许公交车通行的车道(还好没有收到罚单)。 以上也只是故事的背景,我想强调的是我遇到了开车以来的第一次抛锚: 我以30km/h的速度从武胜路往黄坡北路走,经过黄坡北路下客站的时候,因为下雨天地上有积水且加上路灯被树叶挡住等原因的情况下,驾驶视线很不好,车子右边2个轮子刚好以最薄弱的侧边全撞到地上的导流块,导致2个车胎瞬间全部没气,彻底抛锚了(当时我以为2个全部爆胎了,最终百度里找维修店上门维修,花了2600块换了2个新轮胎。在这种特殊的日子,愿意接单的人肯定不多,明知道被宰了,也只能心痛的受着)。又是那么冷的天气,岂是一个惨字说得通,我只能以我运气爆棚自我安慰道! 请问上海的车友们,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的导流块合理吗?为什么不像深圳那样用导流线呢?虽说我是因为错误驶入公交专用线才遇到的事故,但是大家想一下,公交车到了那里都必须得绕开导流块去走,假如真是不小心压到,那是多少乘客要受到惊吓。假如真是撞到类似我遇到的最脆弱的轮胎侧边位置上,那是多惨? 这样的倒流块明显就成了障碍物,是很有隐患的,大家觉得呢? 图1~3是我事故现场的行车记录仪截图。 图5~8是我基于百度地图实景图截图到的。 图9是我在深圳随便截图的导流线,便于分享最合理设计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