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启典150G1,摩托车中的法系车。

    2023-02-28发布于:启典 KD150-G2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我这台启典150G1是从朋友二手入的自用车,20年上牌,到我手里的时候3000多公里。

    唯一一张追焦照,以及加了个字

    【选车】

    我对车的需求很简单,通勤+便宜+复古风格,就把目标放在了二手的两本190、鑫源400、幼狮250和启典150G1上。

    当时最优选是两本190TR或者SS,优缺点都很明显,缺点我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为什么没选后面再说;

    关于鑫源棍王400,这款车二手好车况+素车比较难找,看了几台之后就pass掉了;

    幼狮250,本人体格比较大(180斤),幼狮骑上去下半身有一些局促,我又有长途通勤的需求(每天往返共120KM),所以也pass掉了。

    最后谈启典150G1,20L大油箱+同级甚至是越级最强配置+漂亮的发动机性能账面数据…说这些其实没用,还是因为朋友手里有一台自用的车况不错的车,且价格让我无法拒绝。

    疫情期间后座包一安,当了半个月志愿者,到处送急用物资

    【用车细节&优缺点】

    「目前车况」

    里程:21000公里

    车主身材:176厘米/90公斤

    骑行风格:跟住车流,路况和车流良好的状态下顶着限速跑(60km/h~80km/h)

    当前车况下油耗:95# 2.8L/100KM;98# 2.4L/100KM(改46齿大牙盘后)


    「优点」

    第一是颜值。

    从视觉上看,这是个150cc的“大车”。虽然短轴距,但是整体设计我这个180斤胖子坐上去一点都不显小。而且大圆灯+辐条轮,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两个“复古”元素,它都满足了。我的G1是高座高版,座高800mm,本人身高175体重90,坐上去两脚几乎完全着地,稍微休闲点的坐姿双脚脚后跟微微离地。

    小小地跑了个山

    第二就是同级别最强配置。

    前后ABS,介入有点早,后刹比较软,但是刹车效率还可以,前刹舍得捏它就能“撞墙”。

    滑动离合,有作用但不大。有总比没有强。

    原厂护杠,直接和车架连接,强度杠杠的,跟车身一体感强,还免了过户检车的麻烦。

    真空辐条轮,放心大胆骑,扎胎了补就完事,不用考虑内胎问题。

    铝合金后平叉,KTM同款设计,我的评价是挺好看的,但是对骑行体验没啥提升。

    LED透镜大灯,亮,贼亮,亮到对向车以为我近光是远光那么亮。(我的大灯高度已经调到最低了,不知道是装配问题还是啥)


    第三是20升的大油箱。

    这是个双刃剑,优点就不用说了,续航里程拉满。缺点后面统一说。

    加班回家路上

    「缺点」

    油箱&漆水:漆水亮,但是薄。而且对于城市通勤来讲,油箱大的有点不讲道理。都说这车是摩旅神器外卖神器,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啥的。其实这款车作为一台150cc的车来说,油耗真不算低(2.4L~3L),续航里程全靠大油箱撑着。但是就个人体验来讲,我是很少加满的。加满之后整个车提速可感知的变慢,且重心会变高,操控会变得非常笨重。所以我一般只加100元左右。


    发动机:虽然有“漂亮”的发动机数据,这车的发动机,高情商说是出力稳定;低情商就是低扭高转都一般。相比阿普利亚GPR那么极致的高转来说,这颗发动机就显得没那么“有性格”。振动比较小,但是发动机运行起来的质感稀烂,不能说是炒螺丝,简直就是是油炸螺丝。发动机声音稀烂+短排气声音偏大,跑起来可以说是“合法炸街”。


    轮胎:原厂用的是正新的AD01拉力胎,倍耐力蝎子STR同款大巧克力花纹,听起来很美好是吧,但是这玩意遇上水,直接就是一波随车自带淋浴喷头,水能甩到头盔顶上去,装了挡泥板也无济于事。而且这个轮胎因为比较厚,所以提速的时候会略微形变,对性能和操控也有一点点影响。换了公路胎之后,前面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解决。


    原厂配件&改装件价格:高到离谱!一个后挡泥总成板卖495!不过我还是买了。因为原厂的好看(发出韭菜的声音)


    累了歇会

    【质量&品控】

    这个地方全是吐槽,值得单开一章。

    这车的做工和装配工艺是真的强,但是耐用性和维修就比较糟糕了。

    G1这个车架设计+这么多塑料壳子,维修起来真的是车主多掏工时费,维修师傅直骂娘。

    我第一次去维修是7000公里怠速不稳,要换三合一传感器(启典车主们普遍都有三合一PTSD)。让我换,我就换。还好,位置别扭了点,但好歹是拆下来了。

    第二次去维修是12000公里缸压不足收油熄火,要调气门(其实这也是个设计缺陷,换缸头即可以解决)。让我调,我就调。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调个气门为啥要拆水泵和缸盖还要换缸垫。(遵循官方教程)

    第三次维修是19000公里转速上不去,换点火线圈+火花塞和氧传感器。车行的师傅是修过启典的人,一听我要换氧传感器,差点哭出声来。一般的车,氧传感器都在发动机头段,启典这款车的氧传感器却在发动机上,位置还很别扭,很难下扳手。

    一款车出故障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启典这款车的堆叠设计(电子行业这么叫,不知道汽摩行业是不是这么叫),在我看来是真的有很大问题,维修起来异常麻烦,一点小毛病就要抬油箱,抬油箱就要拆壳。

    每一次,前后脚去车行修车的别的车主,同时开始修,人家故障找到了,启典在这拆壳。

    人家开始换配件了,启典在这拆第二层壳。

    人家修好了,启典在这抬油箱。

    人家骑出去好几里地了,启典在这拆护杠垫片。

    壳子套壳子,这车属螃蟹的。

    壳子太难拆了

    【改装】

    我是给车子加装了前挡泥加长(作用不大),原厂后挡泥板(作用不大),水箱护罩(想拆了),后刹油壶罩(我为啥要装这个),边包支架(但是包被我拆了),后座包(丑,已拆),电热手把(唯一有用,救我狗命)。

    另外,推荐启典150车主改46齿大牙盘,车辆发力和提速直接上一个档次。不过极速会降低,不过150cc要什么极速。

    【总结】

    满分10分我给这车打6分,及格。4分颜值,4分配置,2分售后。

    这个时候就有数学好的朋友要问啦:诶~4+4+2应该是10分呀?

    好问题。因为这半年的修车经历,我要给这车扣4分。


    最后玩个梗!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