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图」

    微微huo笑笑头像微微huo笑笑头像
    微微huo笑笑2021-09-08

    一、燃料电池汽车概述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主要包含上游(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及关键部件)和下游(整车生产)两大部分。与传统汽车产 业链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主要新增了燃料电池系统和 车载供氢系统,其中燃料电池系统是核心结构。

    燃料电池汽车主要部件构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

    燃料电池目前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最具潜力,另外在储能、军事等领域也有应用。氢燃料电池车辆的研发已在日美韩等国广泛开展并投入市场,美国燃料电池汽车拥有量占世界50%,单燃料电池物流车就拥有25000辆;日本的丰田、本田,韩国的现代等著名车企都推出了各自的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氢能在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整体水平尚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所以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同样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仍依赖进口。而一些氢能源技术较发达国家虽然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受采购量限制,应用程度普遍较低。

    燃料电池应用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燃料电池汽车现状

    2016—2019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大幅增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833辆、2737辆,同比增长85.5%、79.2%。2020年上半年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售超过6000辆。从汽车销量数据来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与国外存在明显不同: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以乘用车为主,而我国以商用车为主,已实现量产并投入规模化运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完备的产业链和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是我国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看,我国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汽车在车型开发、整车动力性、续驶里程、燃料电池发动机功率、低温启动等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等效燃料经济性水平和车辆噪声水平方面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燃料电池汽车企业

    截至2019-02,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数量近250家,其中近三年来相关企业数量增速加快,并初步形成了长三角、华南及环京几大产业集聚区。另外,中部、西部、东北一些电动汽车产业相对落后,或工业副产氢以及光电水电资源较为丰富,以及气候极寒等地区,也是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重要区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商用车是目前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应用领域,产品种类主要包括大中型客车、轻型客车、轻型货车(物流车)。主要参与企业包括宇通、中通、北汽福田、佛山飞驰、上海申沃、南京金龙、上汽大通、东风、奥新新能源等。另外,中国重汽已推出一款氢燃料电池港口牵引重卡。

    乘用车方面国内较早涉足的仅有上汽(荣威950),近期发布燃料电池汽车乘用车样车的企业包括武汉格罗夫和爱驰汽车(甲醇燃料电池汽车),长城、广汽、奇瑞、吉利(甲醇燃料电池)等车企规划3~5年内推出其燃料电池车型。但截至目前,燃料电池乘用车总体上均处于研发验证阶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 年以来,上汽集团、潍柴集团、长城集团、雪人股份等国内大型企业纷纷调整业务战略或增加业务版块,快速布局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产业,其中上市公司超过 30 家。大型企业集团进入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产业,凭借资金实力和渠道优势以及大规模的研发和产业投入,加速了产业链的构建和集聚,加快了燃料电池汽车国产重要部件性能提升和规模化生产的时间表。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日本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领先全球,不止在于技术优势,还在于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以丰田Mirai(图片|配置|询价)燃料电池核心部件为例,其电堆、氢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基本为本土企业,其中电装、丰田自动织机、爱信精机、丰田纺织、捷太格特主要供应商均为丰田公司控股企业。而国内典型客车产品核心部件的供应商主要集中于欧美日等国,国内企业目前主要从事电堆集成、电堆系统集成、氢气供应系统集成的工作。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日本是全球最重视氢能发展的国家之一,2013年将发展氢能提升为国策,并提出建设“氢能社会”的愿景。2017年,日本政府发布《氢能基本战略》,计划到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4万辆,2030年达到8万辆,2050年取代新增传统燃油车。

    日本燃料电池汽车以乘用车为主,相应技术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日本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中国,但其核心发明专利数量要多于中国(中国更多是实用新型或外观专利)。目前,丰田MIRAI、本田Clarity作为明星车型,已销往全球多个国家,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加氢焦虑”成为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初期,鉴于运营车辆较少,市场化的公共加氢站难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收支平衡,因营利困难致使相关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2015—2019年全球投入运营的加氢站数量增长缓慢。基础设施不足直接制约了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规模。鉴于此,可在政策层面优化加氢站建设审批程序和运营监管规定,同时进一步提高加氢基础设施材料、核心组件和技术(如新型储氢材料、液氢储运)的国产化比例,通过技术进步来降低加氢站建设成本。相比乘用车,商用车的运营路线比较固定,在商用车的典型运营路线上建设加氢站,可大幅降低对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进而在加氢站密度偏低的情况支持燃料电池车辆的常态化运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需求牵引,燃料电池商用

    车产业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态势。发展燃料电池商用车,必将打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法规、降低部件及整车成本。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效应,积极面对国家补贴随着产业发展而不断退坡的局面,打牢基础以更好适应后续进入的优胜劣汰与充分竞争阶段,促进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燃料电池商用车在城市公交、物资流通等领域率先应用之后,伴随着氢能及燃料电池的技术

    发展与成本下降,将朝着港口码头、特定路线的轨道交通、城际物流、城际客运等领域拓展。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差异性,燃料电池商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将进入长期共存、互为补充的市场应用状态。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深化应用、车辆智能驾驶技术趋于成熟,赋予了燃料电池商用车与汽车

    高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宝贵机遇,“燃料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技术”将成为产业应用创新的重点方向。燃料电池技术将促进商用车成本降低,高智能化带来的舒适驾驶体验将推动商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更加便捷和环保的交通出行服务。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