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汽协:1月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疫情蝴蝶效应逐步显现

    W动力头像W动力头像
    W动力2020-02-20

    今年年初,中汽协会预计汽车行业将结束2019年度的深度调整,并将在今后几年呈现逐步恢复态势,2020年总体市场趋稳。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行业的正常运行节奏,中期协认为,短期内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受巨大冲击,零部件供应体系被打乱;从长期来看,疫情的"蝴蝶效应"会逐步显现,或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春节假期是车市产销双降主因


    根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

    其中乘用车市场,1月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车总体。

    新能源车方面,去年下半年新政实施对市场影响较大,年底交出负增长成绩,今年预计继续回落。1月新能源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

    而此前逆势增长的商用车也开始下滑。1月商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34.1万辆和32.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1.4%和26.7%,同比分别下降7.8%和5.7%。

    中汽协认为,由于今年1月是春节假期,有效工作日较少是今年元月份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20日之后,已经接近春节假期,对1月元月份的数据影响有限。


    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将产生蝴蝶效应


    新冠状肺炎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无疑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首先汽车行业依赖于宏观经济发展,眼下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等,对本就处于寒冬境地的汽车行业是"雪上加霜"。

    疫情发生后,中汽协对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开展了疫情影响调查,综合信息表明,本次疫情对国内经历的影响大于2003年非典,但企业行业有信心,随着后续国家政策的推出,疫情对经济、汽车行业的影响带来的是短期冲击,不会改变长期稳定发展态势。疫情对产业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


    由于消费者居家隔离,减少了短期的购车行为,这一因素将持续到疫情结束一级响应之后。同时,疫情直接影响到众多行业从业人员收入,从而影响一至三线城市换购需求,以及四线以下城市和乡镇等农村的首购车需求。


    企业生产进度受阻


    据中汽协初步统计,大部分企业都较往年平均少开工7-11天,湖北地区更久。按10天计算,加上短期内复工人员、产业链供应影响,预计将影响行业产能过100万辆。同时由于运输等问题,对国内甚至全球生产链都将产生影响,还将造成外企为避免过度依赖在华产能,而调整生产布局。


    企业出口困难增加


    疫情发生之后,一些国家企业以疫情防控为由,对原有订单做出了撤销。另外,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60个国家发布了对我国的入境管制措施,这也造成我国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到阻碍。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复工导致的供应链紧张,造成出口订单延迟交付,给企业后续的订单签订造成了负面影响。


    中小企业资金链锻炼隐患加大


    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停滞,而房租、工资、利息都需照常支付,对企业资金实力是巨大考验。经营中断可能导致订单合同违约,加剧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主要以零部件企业为主)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


    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


    受疫情影响,一些政策法规将无法保证在规定时间实施。比如国六标准要全在2020年7月1日实施,但企业库存难以在短时期消化,同时检测机构、试验场复工时间延后,也延长了企业产品认证周期,最终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标准实施后无法按计划销售新产品。


    最后

    从日前公布的各大车企1月销量数据看,此次疫情对车企的产销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并且这种蝴蝶效应将持续波及接下来的第一季度甚至全年的产销。但从积极面来看,后续刺激政策的出台和车企的积极应对,无疑将缩短这一影响周期。加上国家经济基本面向好不变的大背景,相信汽车行业在将会更快的迎来触底反弹。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