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2-07-08发布

    新能源车1000万保有量,什么概念? 截止7月,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已达1000万辆,按每辆车一年平均一万公里测算。 1,全部用电,假设每百公里耗电13度,全年所有电动车耗电130亿度电,一个特大型水电站全年发电的1/5--1/7,不多。 2,全部烧油,假设每百公里油耗9升,全年需油90亿升, 3,成本考虑,1000万辆电动车晚上在用电低谷充电,花费130亿×0.5角,65亿元。如果全部换成燃油车,按平均油价计算,90亿×7.5元,需675亿元。 4,环保:燃油车要排放2250万吨CO2!随着风,光伏普及,新能源车必将走向零污染。 5,而且这么多油火车运输需要油罐车36万节!造成的交通拥挤,费用另算。


    • 报废电池污染,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评论发表于2022-07-08
      •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因为现在电池生产已经很规范了,拆下来的电池不在车上用,就算衰减一般能量密度也不低的,给发电厂做储能也很好的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电几乎都是烧煤,怎么不计算计算?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多看新闻了解清楚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70%烧煤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电动车是我们国家汽车逆袭的道路,这个不容质疑,汽车制造业可以带动比房地产更庞大的产业链,看看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汽柴油车产业链对国家经济的贡献。我们想不依赖房地产经济,电动汽车,军工产业必须雄起。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能超过吗我表示怀疑。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至少看到了希望。

        @彭正忠能超过吗我表示怀疑。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你光看见汽车烧油了,你没搞清电是哪里来的,我国百分之60以上火力发电,都是都是要烧煤的,难道发电不消耗能源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1吨原油需要4000度电来提炼,提炼出来0.2吨汽油和其它产品。 一辆纯电车大概需要70度电,一般可以跑500公里。4000度电/70*500=28571公里。 也就是4000度电让纯电动汽车跑,可以跑28000公里。而油车0.2吨/0.8=250升汽油,百公里油耗按7个油算的话,250/7*100=3571公里。 结论就是燃油车越多,越耗电。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漂亮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电池的原材料可比石油贵 真取缔燃油车还有哭的时候

      评论发表于2022-07-08
      • 时代在发展,也许在过程中有点坎坷。但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贵的不可的时候再用燃油车可好??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电动汽车算不上清洁能源,后期的废旧电池污染后果十分严重。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是的,你觉得四轮电动车跟两轮电动车用的都是一种电池吗?你骑的两轮电动车换下来的电瓶也污染环境了那你别用啊!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能源是清洁费,电池回收到一定量就有人做了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我都是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嫖谷电,0.28元一度,我开100公里20度电,0.28*20=5.6元每百公里,真香!!!我油车要9个油每100公里,算8元*9=72元油费,10倍不止,油车快3个月没开了,偶尔发动下怕发动机生锈。。。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新能源车越多,高速越堵

      评论发表于2022-07-08
      • 燃油车不堵吗?而且尾气还很大。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这是什么道理?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特别是现在晚上电都浪费,每台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小型蓄能电站。

      评论发表于2022-07-08
      • 是的,低谷时充电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呵呵,再过几年,小区停车场一半以上都是新能源了,有的车老化,可能一觉睡醒你的车也被陪葬了。。。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有些不怎么用车,电池的电又比较多,可以反向输送回电网,电网可以反向付费或者抵扣下次冲电电费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现在的电动汽车是有政策利好的。至少燃油车的燃油是含养路费,电动汽车充电还没有养路费含在内。 算是个漏洞吧……等把漏洞堵上了,就是收割的时候。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同意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以后电车普及了估计会有其他费用出来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所谓的电动车,只不过是把污染从城里搬到农村,总体来说,电动车对环境的破坏远超燃油车。电动车所用的电%70是火电,火电厂发电要烧煤,排放大量的煤渣,废气,粉煤灰,还有冷却水。等等等,煤矿采煤时,要大量钢做的各种设备,铜铝制的电缆,会消耗大量的电,各种金属,比如钢材,铜,铝。还有各种润滑油,比如液压油,齿轮油,等等。排出来天量的矿井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废油,所流之处,鱼虾绝迹。废矸石堆积的地方,寸草不生。采煤后,地表埳落,永久损坏,煤在运输,精加工,等等方面,又会造成污染。一吨煤的发热量,远高于石油。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你又懂了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朋友,我是一名在井下干了23年的矿工,

          @非同一般的名字你又懂了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你想天真了。才区区1000万辆,当全球所有机动车都普及电车的时候,那就是十几亿乃至几十亿辆,你再去算算,光电车的充电量都不够了,这还不包括其他工业,商业,照明,生活等其他所有的用电量,现在有些小区都已经出现电荒,用电超负荷的情况,以后只会越演越烈,因为燃油可以储藏,可电不能呀,晚上那么点低谷电,你去算算,对于亿级当量的电车用电来说,够了吗?普及电车不是一蹴而就的,油车有油车的好,电车有电车的缺陷,我们只有慢慢地扬长避短,优化电车的电能和降低用电量,那才是当务之急。另外,换电瓶的费用你算了吗?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你不能不记。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后期电池处理费用呢?

          评论发表于2022-07-08
        • 用电没污染?中国火电占70%,煤发电,传输,变压,充电,放电,电机损耗,请问能源利用率能不能到30%?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风光电加新核电,都在自己手中,电池回收技术需发展,但不是问题。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水电风电才占多少百分比?大部分还不是火电,火电不污染吗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慢慢来嘛,眼光长远点。汽车市场可是一个超级大市场。我们的电车现在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并且水电风电占比也在大幅提升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福岛电站,听说过吗?难道岛国人不懂污染一说?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同样的一条路,电动车都不用交养路费等各种税,全部由燃油车主来承担,这个是燃油车成本高和电动车充电成本低的关键所在。不是因为电动车技术先进从而降低成本,而是政策使然。当很少或没有人或车来交养路费的时候,电动车的使用成本提高只要一个政策就够了。

            评论发表于2022-07-10
            • 请把油费中含有的各种税费等去掉,算排放的话,请把发电所产生的各种排放也计算一下,还有请把电车特有的污染物也计算下费用,包括电池产生的各环节污染等等。要算账,那得算明白了,各位“新”能源车主,是谁替你们承担了那么多费、那么多税?你的电车真的很香?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 算了之后确实很香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你知道中国的风电发展多快吗?

                回复发表于2022-07-09
            • 你说的这个等于没说,你以为国家会永远不征税,汽油里面有5快是税,以后全是新能源车了,你觉得国家会不征这个税?只是现在保有量还不够多。等多了你就懂了。现在是窗口期,福利期,但不可能永远这样,要是开车不纳税,这路都没人修了。。

              评论发表于2022-07-09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