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Z博士
第一次看到这款车的时候,还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它是全球首款无人驾驶的量产车型,在某些特定场景上,相当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后续可升级),还有一键召唤的黑科技功能,而且威马汽车还承诺了!无人驾驶时如果发生事故责任归车企!这相当于给车主吃了一颗定心丸!那么这款车到底怎么样呢?
玩车X基地
最近关于自动驾驶的话题关注度比较高,尤其是特斯拉、蔚来等的案例让用户更加关注。本期内容,我们将会从科技和使用者的角度去关注一款同样以“自动驾驶”为噱头的车型威马W6,这款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真正的水平是什么,又有哪些优缺点呢?真正的无人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呢?敬请观看本期节目。
众车网
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个漂亮的皮囊固然重要,但要在个有趣的灵魂就更完美了。就像我身边的这台威马W6一样,它不仅有一个漂亮的外观,还有着最实用的无人驾驶系统、最灵敏的语音交互,最好玩的场景编程。作为造车新势力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威马汽车推出了首款无人驾驶量产车型-威马W6。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它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用车体验?
前瞻网
承载着众多人的期盼,中国首款L4级5G无人驾驶汽车来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Ipsos益普索发布的最新调查《憧憬无人驾驶汽车——2018全球无人驾驶汽车消费者调查》的报告显示,2018年,46%的中国人受访者最有可能使用自动驾驶汽车;
电动邦
没有“年度大会”的车企,肯定不是好科技公司。今年,理想科技日发布了5C超充、通勤NOA(支持点对点固定路线学习的城市智驾系统);奇瑞科技日发布了新一代座舱、算力达513 TOPS的Chery Pilot 3.
汽车知识宝库哦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正猛,无人驾驶技术也成为了各大车企竞相追逐的焦点。那么,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汽车究竟多少钱一辆呢?本文将为您揭秘当前市场上无人驾驶汽车的价格及未来发展趋势,带您了解这项尖端技术的真实面貌。
牛车实验室1
近日,有消息称首款以L4级自动驾驶标准设计的无人驾驶量产车型——百度Apollo RT6已经正式登陆了9月的中国工信部名录,并且即将落地。
大河汽车
6月4日,工信部、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基本信息》,目标推进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上路通行和量产落地。
肉球球的粒粒
天天整一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圈连驾照都没有的红衣大叔这次试驾小鹏飞行汽车现场直接骂人,可谓拽上了天。还说考虑考个飞行驾照,我滴个天,纯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如果通信链路受到干扰,可能会变得无法正常工作。地面控制飞行安全性可能面临的黑客攻击风险。显然,飞行汽车还是一个距离落地很遥远的概念,但车企却不遗余力去将这些当作吸引眼球的卖点。其实,真正能够帮助人们更好、更安全驾驶的实用技术反而被很多消费者忽略了,比如市面上没几个人知道的上汽飞凡开发的“飞凡湾域动态系统”。这套系统关注到了行驶过程中遇到横风时的场景,让车身依旧保持稳定等,老百姓没有几个想开车上天下海的,还是踏踏实实把安全配置和舒适体验切切实实落实到量产才是正道!
广汽埃安东阳白芸体验中心
安滴官宣,无人驾驶板块涨停! 经济学家任泽平点评: “无人驾驶加速,先从出租车开始” #广汽埃安与滴滴2025年量产Robotaxi #埃安特斯拉同期公布Robotaxi进程
Robotaxi竞技场,安滴先登场 首批L4无人驾驶车明年量产 #广汽埃安_智能出行引领者
郑谊
【埃安 滴滴 联手,L4量产 是TOB还是TOC?】 【1】 广汽埃安和滴滴自动驾驶的合作,是国内第一家实现L4商业落地的无人共享出行合资公司。一个是新能源车企,一个是自动驾驶公司,双方联手是强强联合,也是一种互补! 广汽埃安拥有领先的纯电平台,大规模生产制造实力,软硬件结合能力,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量产技术。滴滴拥有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能力及广泛的共享出行场景。 目标是实现2025年量产。 【2】 L4级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我认为应该先从B端开始,因为B端市场可以集中投放,集中管理,集中收集收据和用户反馈。 并且驾驶环境简单,大多是封闭区域或指定路线。同时来自监管的阻力也小,更便于快速实现商业化。等B端市场成熟之后,最终面向C端用户就顺理成章了。 而且从广汽埃安和滴滴自动驾驶战略合作的产品 Robotaxi中也能发现,首款产品是taxi,也就是出租车。
电动知士
看到了埃安和滴滴合作的消息,成立了新的安滴公司,目标是让L4的商业化真正落地。 可能有人会好奇:滴滴为什么要选埃安? 其实,埃安在高等级自动驾驶上的布局是非常全的,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不仅有自驾的L4级Robotaxi,跟NVIDIA等全球巨头有着紧密的合作,在今年,也成了首批获得L3路测牌照的车企。 另一方面,埃安有着自主研发的AEP 3.0和星灵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高阶智能驾驶的良好支撑,其量产车还即将发布无图纯视觉智驾方案。 这次合作,双方定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2025年规模化量产L4车型,规划生命周期10万台量级。这一目标下,埃安很有可能将成为全球首个商业化量产L4的车企,我们不妨共同期待埃安和滴滴的表现。 #广汽埃安与滴滴2025年量产Robotaxi#
良朋车友
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资的广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工商执照,该公司也是L4自动驾驶公司为打造Robotaxi量产车在国内成立的首个合资公司,首款车型即将在明年进行量产。 据悉,首款无人车定位跨界SUV,将以混合派单形式接入滴滴出行网络,为乘客提供无人驾驶化出行服务。
三个司机
AI无人驾驶能漂移,全球首个突破,明年开始量产车装载
有车CLUB
汽车无人驾驶都能漂移了? 明年量产上车!
车载娱乐
什么是AI数字底盘?智驾不仅能开城区,还能无人驾驶的漂移? 吉利今天发布了AI数字底盘一段无人驾驶雪地漂移视频,这玩意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我去年冬天在黑河漂移过其他车,漂移对方向盘的调整、油门踏板力度调节、刹车转向等,都需要非常精准的把控,对老司机都是挑战,何况无人驾驶! 这个系统协同性,感觉比城区智驾还要复杂,因为它还需要对操控性的全面把控。这套系统如果量产,对车辆的主动安全、舒适性、操控性、可玩性都是一个质的提高。 目前给的消息是,明年会在量产车上搭载,等着吧!尤其是,新势力会不会有针对性的技术截胡!
宁大可nic
无人化、或者真自动驾驶是自动驾驶行业的目标,不管哪一家企业、哪一个个人都乐于见到行业的突破。同时,抛开法规话题不谈,因为法规早晚会匹配自动驾驶的。 从用户立场看,无人化的功能对用户的核心问题——事故责任归谁?归用户,这个凭啥,用户又不在车上,当然要归车企。 车企能不能真的把责任担起来,这就是一道有迹可循的算术题——智驾功能的订阅费,是不是可以cover住事故的赔付金额,本质上来说,订阅费就是自动驾驶保险。那自动驾驶事故率多低可以让这个商业模式生效呢? 人驾的数据是个很好的参照。我看到过一则数据,美国境内大约每 65.2 万英里(约合 105 万公里)行驶里程即发生一起车辆碰撞事故,美国全国平均汽车责任险每月$57(约合人民币400来块,如果增加跟事故赔付相关的附加险,这个金额会更高)。这也可以理解为,当自动驾驶的事故率达到一次/百万公里时, 车企每个月收大几百块的订阅费才不至于把自己赔个底掉。 当前阶段有车企能达到智驾百万公里级的事故率吗?没有 大家最近看到的所有“无人驾驶” demo视频,从功能完整度上来说,华为的无人代客泊车,是最接近量产状态(视频里各种辗转腾挪,非常多的亮点),表现出了华为强大的技术能力。且老余的目标灰常激进,他一直在 push 华为与其他家在智驾上做出代差,也就是要最早达到 L3。如果业内有哪家先到高速上任玩儿手机这个目标的,我相信也是华为。但时间节点不是现在,我自己预判最早最早也是 2025 年。 回到我写小作文的初衷,AD偶尔给传播部门做做无人Demo,提供点子弹,给用户以情绪价值,让大家看看智驾终将会达到的形态,我觉得没毛病。 按现在头部车企的能力,整点无人 demo 视频, 不就一两天的事儿。如果啥都不管不顾了,分分钟就给大家看个马路上的无人驾驶Demo。但后面如果如果有厂家真的把无人驾驶作为这一代车型的卖点去传播,这就有问题了,因为真无人仍是个大家长久的奋斗目标,现在说的太多,就有“忽悠”的成分了。消费者还是要擦亮双眼。
车大炮咩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导航辅助驾驶正逐渐成为左右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在此环境下,不少厂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以及与供应商紧密合作,让旗下车型的辅助驾驶能力实现提升,并以此作为重要卖点。 近日,懂车帝选取了问界M5、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蔚来ET7、小鹏G6、理想L9、飞凡F7、特斯拉Model 3共8台市面上辅助驾驶能力较强的新能源车,进行夜间高速与城市繁华路段的导航辅助驾驶大横评,并且在城市部分增加L4级无人驾驶车与完全人工驾驶的车辆进行对比,让消费者直观感知各车型之间驾驶辅助功能的实际表现,以及最强的辅助驾驶量产车、L4级无人驾驶车、完全人工驾驶的车辆在通行效率上的差距。 此次懂车帝的测试分别在北京城区、北京至上海高速、上海闹市区共三个场景下展开。其中北京城区的测试中,懂车帝选择的路线涵盖无保护左转、右转以及晚高峰工况等,参与测试的车辆为问界M5、阿维塔11以及极狐阿尔法S,据悉这也是目前市面上仅有的3款能在北京城市道路进行导航辅助驾驶的量产车型,它们均搭载华为ADS系统,处于L2级智驾级别。期间,懂车帝也加入了L4级无人驾驶车以及完全人工驾驶的车辆进行对比测试。 根据懂车帝的实测结果显示,问界M5、阿维塔11以及极狐阿尔法S完成北京城区导航辅助驾驶的用时相差不大,而L4级无人驾驶车的用时最短。此外在北京城区的测试中,L4级无人驾驶车全程无需接管,整体行驶连贯且果断,像一个“老司机”;而3款L2级车型需要人工接管次数在2次至6次不等,表现略显拘谨与保守,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能力类似“新手司机”,能用但不能说好用,与L4级无人驾驶车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在北京至上海高速的测试中,8台车均参与其中,全程使用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并且在黄昏光线复杂以及夜间环境下进行测试,导航显示总里程1174公里,不过在后半段遇到了暴雨,在此工况下厂商并不推荐使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而在正常天气下,蔚来ET7用时最短,小鹏G6的用时最长,但相差并不大。此外,问界M5、阿维塔11以及极狐阿尔法S的总接管次数在14次至19次不等,主要出现在大雨环境下;而小鹏G6、蔚来ET7以及理想L9的总接管次数在8次至12次不等,主要出现在正常天气下。 综合通勤效率和系统可靠性,懂车帝给问界M5、阿维塔11以及极狐阿尔法S的评价为G(优秀);小鹏G6、蔚来ET7、理想L9以及特斯拉Model 3的评价为A(良好)。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A(良好)评价仅适用于正常天气下,该车在黄昏光线复杂环境下陆续提示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不可用,进一步暴露出了视觉方案的局限性,而采用融合感知方案的车型则基本没有影响。 至于在上海闹市区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测试中,参与的车型分别为问界M5、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以及小鹏G6。根据懂车帝的实测结果,极狐阿尔法S全程用时最短,用时最长的是问界M5。此外,问界M5、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需要接管的次数以及系统退出次数比较接近,而小鹏G6的表现则不及华为“三兄弟”,并且在23公里的测试路线中,小鹏G6甚至有5公里的路段都不能启用城市导航辅助驾驶。 综合在复杂路段中的实际表现、整体可用里程、全程用时、人工接管和系统退出次数,懂车帝在上海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测试中给问界M5、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的评价为A(良好),整体表现比在北京的测试中有一些提升;小鹏G6则获得M(一般)的评价。 总体来看,使用华为方案的车型,其导航辅助驾驶能力存在一些优势,不过行驶策略以及连贯性还有优化空间;至于在国内市场畅销多年的特斯拉Model 3,则处于“吃老本”的状态,相较于国产新能源车已没有太多优势可言,需要更多的本土化适配。 除此之外,由于城市工况的复杂程度远高于高速工况,行人、两轮车、机动车甚至宠物都会出现在城市道路上,存在各种突发情况,这对车辆的感知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因此在懂车帝的实测中,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的评价不如高速导航辅助驾驶也实属合理,前者现阶段更多是满足用户的尝鲜心理,而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则已能真实减轻用户的驾驶疲劳,但两者均需做好随时接管车辆的准备。 最后,大家如果想了解此次测试的更多内容以及8台量产车的详细表现,可以在懂车帝观看新一期的《纵贯中国最来电》节目。
Htwcy
carplay 高德导航,显示的全是绿色的路况,根本看不出规划路线。即使手机高德关闭了路况。而且仪表盘不显示导航,没车机好用。 ps :附图是蔚来的顶载式无人驾驶测试车,不是百度的萝卜快跑。这种无法量产的,不知道测试了干嘛。
东莞创达林伟兰
奇瑞瑞虎8再次征战环塔拉力赛,勇夺量产车组冠军!#Dou是好车#奇瑞汽车#环塔拉力赛#中国环塔国际拉
深圳观澜埃安高香兰
弹匣电池第一车——AION Y 无人驾驶震撼出车,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