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你眼中的问界M5端午节到了,全家的出游计划也启动了。家里人都比较喜欢传统油车,家里人也不太看好M5,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对新能源也是有一定的看法,觉得还是选择油车比较实际。开了之后M5,才知道“真香”,续航1千多公里,跨省旅游不需要中途去加油站! 五座的空间,带上全家人去旅游,鸿蒙智能座舱,有人脸识别功能,可以记录熟悉的座椅位置,给家人开了之后,也不需要重新调整位置了,可以自动识别到我熟悉的位置。 小艺,太懂我了,智能语音功能也太好用了,开车不需要手动调空调,和各种功能了,我对小艺说,“把空调调到20度”,“帮我按摩”“打开我喜欢的音乐”都可以轻松解决,我家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玩。 旅行的路上,把门和车窗关上后,可以享受华sound的音乐盛宴,搭配双层夹胶静音玻璃,在高速上都感觉不到,有噪音的影响。小艺还会提醒我不要疲劳驾驶,去旅游的路上,又多一份安心。 端午节带全家人去旅游了,车上后排坐五个人,感觉不到拥挤,以前那台车后排中间有凸起来的,M5后排都是平的,坐中间的那个人,做起来就没有这么难受了。开车开累了,叫小艺“打开座椅按摩”。 M5有个功能,我妻子是最爱的了,就是辅助泊车功能,她停车技术不太好,这个功能完全就是给她设计的了,M5辅助泊车功能像个“老司机”一样,操作流畅顺滑,比我停车还厉害了。 开上问界M5之后,家人对这个车转变了看法了,已经逐渐爱上它了,每天都抢着开,我爸也很喜欢开这个车了,开着舒服,坐着也舒服
卡卡罗特980:目前新势力车企主打辅助驾驶,不管是特斯拉的fsd纯视觉方案还是国内头部车企的激光雷达+视觉+高精地图方案,目的都是为了应对城市场景的辅助驾驶,因为高速场景相对简单,而且使用频率也低,所以并不是所有用户的刚需,而城市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使用。除了特斯拉以外,华为,小鹏等都在城市场景做了非常优秀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应对很多复杂路况,也基本能做到几百公里零接管,但遇到的问题是辅助驾驶需要训练,并不是每个城市每条道路都能开放,如果潜在购买的用户城市没有开通辅助驾驶,那肯定会劝退很对消费者。那么如果车企把ai训练任务交给用户,那是不是就解决了所在城市没有开通高端辅助驾驶的弊端,让没有开放辅助驾驶的城市也能做到高端的辅助驾驶。因为每天开车最多的就是从家到公司,从家到商场,从公司到商场等,如果车企能实现通勤模式,让用户自己在每天必走的的道路上训练ai模型,那么用户也会有成就感,车企也能节省一部分测试成本(这里说的用户训练指的是用户正常开车,而打开了通勤模式的车辆会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自动学习,并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扫描这条路,形成模型,通过不断的行驶和训练,从而熟悉这条路的所以路况),经过无意间的几十甚至几百次的训练,那当时机成熟,车机就可以提示用户尝试该路线的高端辅助驾驶,这样对于车企和用户来说,都有了很强的参与感,也能利用消费者快速的建立陌生路线的ai模型。通勤模式的产生,将会改变消费者后期对于辅助驾驶的看法,采用众包模式,地图厂商得到了实惠,那么如今通勤模式的出现,也就改变新势力车企对辅助驾驶的定位。这个纯粹自己的想法,很久之前就想过,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才觉得好像快实现了,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https://dcd.zjbyte.cn/i7246702760224260665/?=&link_source=share&aid=36&app=automobile&iid=3134055833938221&share_token=ee64a403-dddf-49e8-8461-a13dd5e9a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