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东风风神E60后备厢空间小值得买吗_东风风神E60怎么样

    ·东风风神E60

    什么是懂车分

    https://p3-dcd.byteimg.com/img/tos-cn-i-dcdx/d6c36057b91a02ffe0f0039d4ed327da~960x540.png
    暂无评分
    懂车分来源为真实车主或试驾过的用户、车评人发表的评价,平台会根据评分人的各种行为判断一条评价的可信度,可信的评价积累到一定数量且懂车分较为稳定后,分数才会被公布
    头像头像
    共3人评价
    经销商报价
    暂无报价
    厂商指导价
    13.27-13.97万
    • 项目
    • 当前车系评分
    • 同价位平均分
    • 综合
    • -
    • -
    • 外观
    • -
    • -
    • 内饰
    • -
    • -
    • 配置
    • -
    • -
    • 空间
    • -
    • -
    • 舒适性
    • -
    • -
    • 操控
    • -
    • -
    • 动力
    • -
    • -

    分项评分

    同级车评分

    • 同级车均值3.70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大众ID.33.84外观4.17
    • 小鹏MONA M033.69外观3.88
    • 逸动EV3.58外观4.09
    • 富康ES500--
    • 东风风神E60--

    分项评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同级车均值3.70-
    • 大众ID.33.84外观4.17

    东风风神E60·全部评分

    点评车型: 2021款东风风神E60 360H 美人豹版

    3.43良好

    【最满意】 我和家人对这款车还是非常的满意的,不管是车的外观还是内饰方面都非常的喜欢,外观方面可以说是没个人的审美不同,所以喜欢的东西也会不一样,我认为这款车的一个外观颜值还是很符合我的一个审美的,看起来萌萌的,很可爱,颜值是没得说了,要不我也不会带它回家了。内饰方面看起来科技感也是满满的,很有科技感也很简约,感觉永远也不会过时,很不错,做工方面也是比较的精致。 【最不满意】 车的空间方面稍微有点挤了,后排乘坐空间坐满三个人的话会有点拥挤,不是很舒服,后备箱也是比较小了一点,放下的东西不是很多。

    2022-03-28
    前往

    同级车热门评分

    3.64分“良好”

    由于在限牌限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纯电动汽车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而长安逸动EV 460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它可以满足城市代步通勤,空间表现也令人满意,售价也不高,那么这款车值得购买吗?今天就带来长安逸动EV 460的评测。 购买车型:2019款 EV460 智享版,厂商指导价12.99万,市场优惠3万元,保险4000元,上牌费1500元,落地总价10.6万元。 【优点】 1、续航令人满意。它的NEDC续航大约405公里,北京的冬天很冷,冬天开了暖风续航大概只有一半,夏天很热,开了空调续航大概八折,电动车主最喜欢的春秋两季,续航大概能到95折(均速20左右),经济速度巡航,消耗10公里续航能跑12公里,高速100km以上8折。 2、用车成本低。用车成本比燃油车低得多,目前一共行驶了10898km,充电一共充了1935.58kWh,花费2999.67元,算下来平均百公里18度电,每公里2毛7,如果你也是没有私桩的电动车主,那么你的用车成本应该也是相近的。首保免费,10000公里的时候进行了二保,只要130块。 3、乘坐空间。这款车测乘坐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的,175cm身高的成年人,后排有两拳左右的腿部空间。 【缺点】 1、0-50加速还可以,但是时速到100后感觉动力有点乏力,毕竟只有100千瓦的动力输出。 2、隔音不算好,虽然没有发动机噪音,但是胎噪和风噪都不算小,特别是跑高速的时候,像是感觉窗户没关好。 总结:作为一辆纯电动代步车,长安逸动EV 460算是一辆称职称责的车型,它的NEDC续航虽然不高,但是在春秋季很扎实,也足以满足城市通勤,它的空间表现不错,算是一辆很有性价比的车型。

    3.43分“良好”
    小鹏MONA M03 2025款 502 长续航 Max版小鹏MONA M03 2025款 502 长续航 Max版

    【Mona MAX】优点: 1.可以看见小鹏mona产品负责人在新媒体上经常到处逛和留言关于mona的事情,网友提的问题他都会记下来,慢慢OTA。感觉一直在关注mona的使用问题和痛点。 2.有什么问题告诉售后,他们也会及时反馈。虽然有些是模板和话术,不过有的时候和情况也解决的问题。 3.好看,我的是紫内紫外,好看的车每天坐进去心情都好。 【既是优点也有缺陷】: 1.NGP人机共驾。这个功能当时发布会看到就很心动,觉得人开和机开终于可以不能那么一切为二,可以觉得辅助驾驶开得的慢的时候踩油门、选择的道路不好变个道的时候不会退出辅助驾驶。这样辅助驾驶开起来比较流畅,不会频繁退出、启用。因此在拥堵的时候,我现在常用NGP,让脚轻松一下。但是NGP目前很激进,实线变道、高峰期变道去公交车道都发生过,这样和车子抢方向盘的感觉还蛮吓人的,所以现在我都把变道功能关掉了。因为即使是把NGP调为保守,实线变道、变到公交车道也发生过。还有就是感觉NGP的弯道曲率算法有点问题,总觉得再不弯过去,就要去旁边车道了,所以很急的大弯我都不敢开NGP。 2.划线停车。这个功能在环境不复杂但没有车位线的时候可以用,还是挺香的。但是一旦这个环境有点难停,这个划线停车的线都划不了,因为它觉得没有地儿可以划。其实周围还是有很多位置可以停的,但只能靠自己了。 【Mona MAX缺点】: 1.非独立悬挂。本来想着主要一个人开,后排不常坐人,应该影响不大。结果开了两个月,其实主驾在北京的路上开也非常颠,尤其是遇到路上有井盖、减速带等,我人直接被颠起来。 2.max没有车道级导航。遇到北京各种复杂立交的时候,由于没有车道级,还是会走错口。 3.大灯蓝线。我的大灯蓝线非常粗、非常明显,提车的时候说工作人员说这个车都这样。哎。 4.A柱挡视线,车子比较矮,所以前挡风玻璃倾角大,视觉盲区比较大。 5.转向灯不好归位。这个车是轻拨转向灯跳三下、重拨转向灯得手动拨回来才能熄灭。所以比如有的时候向左变道,拨左转向灯力度大了,需要手动往回拨,要是力度又大了,就变成右转向灯了。让人烦躁,这个需要自己掌握好力度。没有那种方向盘回正,转向灯熄灭方便。 6.隔音一般,胎噪大,所以车内噪音不算小,不过这个价格一直安慰自己还要啥。 7.音响一般,低音嗡嗡的,太轰头了。调试均衡器了很多种方法,才好一点。 8.脆皮,车漆很薄。很轻轻一磕,漆就掉一个点。 9.不是热泵空调,冬天续航会掉的厉害。(这个还需要等冬季再测试) 10.反向OTA。有的网友提大屏幕上一条黑色调块不好看,于是更新后的大屏不再有黑色条块,但是这个位置是标注车速、档位、NGP等标识的,没有黑色条块后,这些标识就和地图完全混在一起,看不清楚了。有的时候是否好看还是应该让步于安全的,毕竟审美是主观的。

    4.00分“良好”
    大众ID.3 2021款 PRO 极智版大众ID.3 2021款 PRO 极智版

    【购车经历】 非常具有戏剧性的购车经历。买这车之前其实根本没打算买电动车,偶然一次跟女朋友聊天时开玩笑说:“特斯拉其实也不贵,省去本就1.5K/月的燃油费,这车其实真挺便宜的,百公里也就1毛钱” 好家伙,这一念头不经意间竟被女朋友给通 过了,接下来就是热火朝天的淘车时间。到底买什么呢?现阶段能带有操控乐趣的电动车好像也就只有只剩model3了,国产的话首先就被女朋友给pass了,紧接着看了各种口碑、咨询同事,再加上特斯拉的光环,一拍脑门决定就model3了吧,由于21款model3自带强制动能回收的原因,我们把目光放在了二手上,找了各大平台最后都没发现合适的车源,可能这就是无缘吧。就在这时,大众ID3上市了。 【提车价格】 裸车17.38w,商业险3000,交强险1000,上牌1000,随后4s返了2700,最后一共落地在17.6的样子 【亮点配置】 虽然内饰是毛坯房,不过车内配置极其丰富,arhud带动态的抬头显示,用自带导航时每到路口都会有动态提示;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么一辆小车还带有方向盘加热,现在冬天每次上车都不用惧怕寒冷了。L2级驾驶辅助,acc+车道保持,堵车时识别率也挺不错的,算合资品牌里面比较聪明的了。ID大灯是矩阵式+自适应远近光,这个价位能有这些科技配置确实挺难得。 【最不满意】 1.老生常谈,大众ID系列最坑的就是没有配备独立的车窗控制按键,每次开后窗还需要单独寻找按键,经常发生跟停车大爷对线时默默降下后窗的尴尬情景 2.内饰。虽然设计上来说并不拉跨,不过用料确实省啊,大面积的硬塑料,真是一点气质都舍不得给你,进而导致开车时手和腿经常被车内门板碰得咔咔疼,这个价位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高尔夫的内饰也没有这么省过。 【续航】 1.续航这东西看你怎么开,如果温柔开,我曾用我的黄金右脚在城市形式100KM,平均时速23,开空调(不开AC)气温19度的情况下,开出了百公里电耗14度,换算过来差不多在400KM左右。 2.如果激烈驾驶那就另当别论了。同样是D档下,打开座椅加热,“见谁秒谁”式深踩油门,电耗差不多在19度/百公里,换算过来也就300KM出头。 【驾驶感受】 驾驶感受是这车最让我出乎意料的地方,同事坐我车的时候都在说:“卧槽,这底盘质感;卧槽,这悬挂支撑”由此可见这车底盘调教的功力。柔中带刚,回弹我有阻尼,我想这就是百年大厂在底盘调教上的功力了吧。 当然,除了底盘以外这车其他方面就只能满足买菜了,8s左右的零百加速肯定不能跟model3等流派电动车比,甚至还会被北汽新能源秒杀,如果追求动力的伙伴慎入,不然你会觉得:“什么玩意,18w的电动车这么菜?” 转向手感偏沉,回馈阻尼比较细腻线性,不过路感保留不多。属于偶尔有些许激情,但很快就会进入贤者时间的类型。 写在最后 很多人会拿差不多造型,差不多定位的某豚进行对比。笔者在开过两车之后也客观说下感受,这俩车定位根本就不一样,为啥这么多人要把它俩拿来对比?大概就是因为键盘电量用不完。ID3的底盘质感/整车调校标定水平远高于海豚,而这基本是一家车企的硬实力,是无法通过参数量化的。某豚有某豚的好,配置丰富/造型时尚让不少刚需用户都能低门槛享受到新能源车型的红利,这也是id3无法提供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两车的消费群体不一样,开过id3的不会去买海豚(开过的人DDDD,除非是预算原因),看海豚的也不会入id3(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所谓的驾驶质感),所以没必要强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