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网红张教官维权风波:魏牌高山8提车百公里突现变速器故障

    近日,拥有700余万粉丝的网红“张教官的有趣人生”因购买魏牌高山(图片|配置|询价)8 MPV后遭遇的售后纠纷,成为车圈热议话题。这场从5月延续至7月的风波,不仅牵动着车主与企业双方的神经,更因“网红身份”“董事长沟通”等标签,将一场普通的车辆质量争议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故事要从5月16日说起。当日,张教官提车后从交付中心驶上高速仅100余公里,仪表盘便弹出“变速器故障”提醒。面对突发问题,焦急的张教官选择直接私信长城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魏建军求助。然而,据其后续表述,这些消息并未得到回应,魏牌售后团队的处理态度也被其认为“敷衍”,问题迟迟未解决。与此同时,长城汽车因6月以来的“零公里二手车”“产业资本炒作”等争议话题本就处于舆论焦点,此次售后事件迅速引发“黑稿”扩散,真相究竟如何,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随着魏牌官方回应的发布,事件的时间线逐渐清晰:自5月16日故障发生后,魏牌于次日(5月17日)便主动联系张教官协调解决方案;5月18日,因协调未果,张教官明确提出“要与魏建军沟通”;5月19日,魏牌技术部提出三包处理方案,但双方协商仍未达成一致;5月20日,魏牌再次询问用户诉求,张教官却以“自己非一般用户”为由结束对话,此后再无积极回应。此后,从5月21日至6月3日,魏牌多次尝试沟通换车事宜,最终于6月3日完成换车,并同意封存故障车辆等待第三方检测;但自6月20日起,尽管魏牌多次联系张教官推进检测,却再未获得回应。截至7月3日,故障车辆仍封存在张教官处。

    7月4日,张教官进一步解释未检测的原因:“不是我不检测,是魏牌找的‘汽车召回网’压根没有资质,连检测工具都得借4S店的,换谁能放心?”这一质疑随即引发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召回网”实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下属的权威平台,其资质毋庸置疑。至于“借用4S店工具”的合理性,更类比于“外科医生到其他医院手术需使用医院现有设备”——专业机构的检测流程本就依托于合作方的常规工具,这一解释合情合理。因此,张教官的质疑更多暴露了其对检测机制的误解,或是试图通过“程序瑕疵”强化自身立场的意图。

    事件的核心矛盾,还在于“用户身份”与“服务公平性”的边界。张教官在沟通中强调“自己非一般用户”,隐含的逻辑是“因拥有数百万粉丝,应获得特殊待遇”。但正如公众对“特权”的警惕——无论是救护车、消防车的优先通行权,还是其他公共资源的特殊分配,均基于“公共利益”而非个体影响力。企业售后服务的核心原则是“一视同仁”,若因用户身份差异提供“绿色通道”,不仅破坏公平性,更可能引发其他用户的信任危机。魏牌坚持通过常规流程处理问题,看似“冷漠”,实则是对全体用户权益的保护。

    从企业角度看,魏牌的应对流程并无明显瑕疵:故障发生后48小时内主动联系、提出三包方案、积极推进换车与检测,每一步都符合行业常规售后标准。反观张教官的处理方式,从最初拒绝协商到后期以“非一般用户”施压,再到质疑检测机构资质,其做法逐渐偏离了理性解决问题的轨道。作为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公众人物,本应以更谨慎的态度引导舆论,而非通过“闹大”思维制造争议。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新车故障”引发的普通消费纠纷,但因网红身份的介入,被放大为“特权诉求”与“企业责任”的讨论。对于消费者而言,遇到问题时应优先与企业售后协商,而非试图绕过正常流程寻求“特殊关照”;对于企业而言,坚持“用户平等”的服务原则,才是维护品牌口碑的关键。至于公众,则需理性看待此类事件——汽车作为工业产品,故障难以完全避免,关键在于企业与用户能否以诚意与规则解决问题。

    截至发稿,故障车辆仍在封存状态,事件的最终走向仍需等待第三方检测结果。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风波已为行业提了个醒:用户权益需要企业以专业与公平守护,而公众人物的言行更需传递理性与责任——毕竟,真正的“影响力”,从来不是靠“特权”维系,而是源于对规则的尊重与对公众的担当。

    次阅读
    28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28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