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10万元级别的家用车型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那些插电混动式的SUV车型,因为可油可电的特色,更是吸引了不少家庭消费者的青睐。就拿今天咱们要聊长安UNI-Z PHEV(图片|配置|询价)和宝骏云海PHEV来说,它们在续航、动力、空间、智能化配置诸多方面都拥有不错的表现,基本上满足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核心用车需求。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哪款车型更适合家用呢。带着这些问题,咱们就好好对比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希望对即将买车的小伙伴带来一定帮助。接下来,咱们就分别以长安UNI-Z PHEV(逛导购) 2025款 智慧新蓝鲸 125KM 超能型和宝骏云海PHEV 2024款 140km 插混版这两款车作为各自的代表,详细聊一聊它们的性能表现和不同之处。

家庭用户买车时,往往会注重车辆的空间实用性和乘坐舒适性,在这两个方面,长安UNI-Z PHEV(用车口碑)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它的车身尺寸分别为长4730mm、宽1890mm、高1680mm,轴距数据达到了2795mm,这就为车内乘坐空间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整个车内的使用空间还是相当不错的,前后排座椅舒适性也很高,大部分乘客都能够在车内找到宽敞舒适的乘坐姿势,从而保证了长时间乘坐的舒适性。此外,长安UNI-Z PHEV的储物空间也是很给力的,它的前后排座椅周围拥有许多小的储物格,像手机、水瓶、折叠伞等物品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位置存放,从而方便了乘坐者使用。车辆的后备厢容积也是很宽敞的,标准容积为638升,这样的容积数据几乎可以与中大型SUV相媲美,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长途旅行,都不用担心物品存放问题,而且后备厢支持扩展空间,后排座椅放倒之后,车辆的后备厢容积就能够达到了1425升,从而能够放得下更多东西,哪怕是临时运输大件物品都不成问题。

宝骏云海PHEV虽然也定位为紧凑型SUV,但是其车身尺寸就显得小了一些,特别车身长度和轴距数据等影响车内空间使用的指数,官方数据显示,宝骏云海PHEV的车身长度为4590mm,轴距为2750mm,分别比长安UNI-Z PHEV短了140mm和45mm,这直接影响了其车内空间的宽敞度,让其在乘坐体验上略显局促。宝骏云海PHEV的储物空间与长安UNI-Z PHEV相比也存在差距,它的后备厢标准容量为469升,这就比长安UNI-Z PHEV少了169升,不过后排放倒后的扩展容积为1452升,比长安UNI-Z PHEV略大,可见其整体的储物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接下来,咱们看看两款车在车内属性配置方面的表现。长安UNI-Z PHEV为车辆配备了运动风格的座椅,同时还采用了高档仿皮材质进行了包裹,因此在座椅舒适性上还是不错的,能够为乘坐者提供良好的支撑性和包裹性,从而让乘坐者长时间乘坐也不会感觉到不适。而且车辆的前排座椅还是支持电动调节的,支持乘坐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调整,再加上加热、通风、记忆等功能的加持,使得乘坐体验更加人性化,从而保证了乘坐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此外,长安UNI-Z PHEV还配备了全景天窗,该天窗是支持打开的,能够为车内提供充足的光线,让车内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明亮,而且车内还拥有空气净化器、PM2.5过滤装置、负离子发生器等配置,这就进一步提升了车内空气质量,有效保障了乘客的呼吸健康。至于娱乐体验,车内配备了8个扬声器的索尼车载音响系统、K该功能,以及拥有64的车内氛围灯,从而为乘客带来沉浸式的视听享受,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都能感受到高品质的出行体验。

宝骏云海PHEV舒适性配备上则表现略有不足。它在车内仅配备了PM2.5过滤装置、车载音响等,没有K歌车内氛围灯功能,从而在乘坐体验上略显单调,缺乏高级感。不过宝骏云海PHEV在座椅设置上还是比较用心的,它采用了高档仿皮材质进行了包裹,同时为前排座配备了电动调节功能,从而方便乘坐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让他们都能够找到舒适的坐姿。此外,前排座椅的加热、通风等功能不是标配的,需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决定是否选配。

咱们再看看这两款车在智能化配置方面的差异性。长安UNI-Z PHEV在车内前排中控台上配备了一块14.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大屏,大屏采用了LCD材质,配备主驾驶位置的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使用,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十分丰富的信息和娱乐体验。这款车使用的是OnStyle车载智能系统,该系统配合中控大屏使用,能够为驾驶者带来不一样的智能交互体验,它支持面部识别、手势控制、语音识别控制等多种人机交互方式,特别是语音识别控制系统,它内置的语音小助手能够轻松识别主驾驶位置人员发出的各种语音指令,并快速完成对应的设计,从而让驾驶者的操作更加便捷高效,也提升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宝骏云海PHEV则使用的是灵眸智驾2.0 Max车载智能系统,这套车机系统在中控台上拥有一个15.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大屏,同时还为主驾驶位置配备了一块8.8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从而满足了驾驶者随时查看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关键信息的需求。车机系统同时支持语音识别、车联网、蓝牙电话、OTA升级等常用的功能。不过,宝骏云海PHEV并未为车机系统配备面部识别和手势控制功能,而且还不支持手机互联映射、应用商店等功能,从而让整个车辆驾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有所欠缺,驾驶体验相对单一。尽管如此,其基础功能依然能满足日常驾驶需求,确保行车安全与便捷。

在智能驾驶这一块,长安UNI-Z PHEV和宝骏云海PHEV这两款车的表现也是相当不俗的。咱们先看一下长安UNI-Z PHEV,它搭载了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整个智驾系统在车身周围分布着多个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硬件,从而实现对车身周围环境的精准感知,让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变得更加准确和可靠。车辆配备了自适应巡航、道路交通标识识别、自动刹车等我开车经常用到的智驾功能,从而帮助我们更加安全地使用车辆,而且车辆的智驾系统还提供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和智能泊车辅助系统,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包含了车道变异预警、前后方碰撞预警、倒车车侧预警等功能,从而可以从多个用车场景出发,帮助农户消费者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提前预防事故发生。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则包含自动泊车入位、记忆泊车等高阶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停车操作的便捷性。无论是狭窄车位还是复杂环境,系统都能精准识别并辅助完成泊车,减少了驾驶者的操作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行车安全。

宝骏云海PHEV在智能驾驶方面的配置更为出色,它使用的是灵眸智驾2.0 Max辅助驾驶操作系统,拥有22个高精度传感器硬件,从而能够帮助车辆实现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而且其辅助驾驶功能还涵盖了许多领域,除了长安UNI-Z PHEV配备的那些常用的智驾功能外系统还为车辆配备了高速领航辅助、城市领航辅助以及包含了自动泊车入位、循迹倒车、记忆泊车和自动代客泊车在内的智能泊车辅助系统,这就让宝骏云海PHEV在复杂路况下的驾驶体验更为智能和安全。特别是其自动代客泊车功能,能够在驾驶者下车以后,自动帮忙将车辆驶入空车位,并通过应用程序或车钥匙召唤车辆自动驶出,大大地提升了车辆泊车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

长安UNI-Z PHEV在车辆续航方面的表现也不俗。它配备了一组18.4kWh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其电池组采用了金钟罩电池技术,能够在纯电模式下,为车辆提供了125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cltc),而且车辆还配备了快充功能,能够在30分钟内将电量充值80%以上,从而减少了消费者的充电等待时间。此外,车辆在满油满电状态下的综合续航里程也不赖,可以达到了1200公里(cltc),从而满足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长途出行需求。

而宝骏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的,它的动力电池采用的是一组容量更大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的容量达到了达到20.5kWh,从而保证了车辆在纯电模式下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达到了140公里(cltc),这就比长安UNI-Z PHEV多出15公里,从而让驾驶者拥有更足的信心应对日常通勤和短途旅行。而且车辆还配备了快充功能,30分钟即可将电池电量恢复到80%以上,与长安UNI-Z PHEV相当,极大地提升了使用便捷性。此外,宝骏云海PHEV的综合续航里程略差了一些,满油满电状态下,车辆的续航里程为1100公里(cltc),虽然比长安UNI-Z PHEV少了100公里,但依然能够满足大部分长途出行的需求。
综合来看,长安UNI-Z PHEV和宝骏云海PHEV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是不错的,而且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长安UNI-Z PHEV的车内舒适性、乘坐空间等诸多方面存在优势,而宝骏云海PHEV则在智能化配置和续航里程上略胜一筹。两款车型各有千秋,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进行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