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竞争激烈的 10 万级混动 SUV 市场,零跑 B10 与吉利银河 L7 等车型各有亮点,而长安 UNI-Z PHEV 凭借 4 月 5511 辆的销量成绩,成功闯入了这片赛道。作为一个对汽车充满兴趣的普通消费者,我最近深度体验了这款车,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真实感受。
一、外观设计:个性与实用的巧妙融合
第一次见到长安 UNI-Z PHEV,它的外观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延续了 UNI 家族 "纵横万象" 的设计语言,那个无边界点阵格栅特别吸睛,参数化渐变设计就像满天繁星逐渐汇聚,中央的 LOGO 还集成了充电状态指示灯,充电时能直观看到车辆的状态,这个细节很贴心。前大灯组采用熏黑处理的流光 LED 光源,内部 3 组透镜模块在夜间能实现自适应远近光调节。我实测过,夜间照明距离确实不错,走夜路的时候视线很清晰,安全感十足。
车身尺寸为 4730×1890×1660mm,轴距 2795mm,1.14 的宽高比让它看起来有一种低趴的运动姿态,风阻系数优化到了 0.338Cd。相比一些方盒造型的同级别车型,这样的设计不仅好看,还能在高速行驶时减少风阻,对降低能耗应该也有帮助。
5 月推出的 "暗夜骑士" 选装包很适合喜欢个性化的朋友。全车黑化处理,20 英寸星芒轮毂采用哑光熏黑工艺,单轮毂还减重了 1.5kg,不仅好看还能减轻车身重量。后视镜壳体、车窗饰条及尾标都是高亮黑材质,配合机械式尾翼,高速行驶时稳定性感觉确实有提升。车身侧面的悬浮式车顶通过 C 柱特殊切割处理,减少了高速乱流,隐藏式雨刮器也让风噪小了一些,下雨的时候用起来也很方便。
车尾的贯穿式尾灯采用发散光源设计,128 颗 LED 组成的动态呼吸光效很有科技感,刹车时响应时间也很快,后车能及时察觉到,安全性有保障。后保险杠下方的扩散器造型不仅让车尾看起来更运动,还能疏导车底气流,配合底盘护板的导流槽,高速行驶时胎噪确实有所降低。感应式电动尾门支持脚部摆动识别,虽然实测成功率大概 88%,偶尔可能会失灵,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很方便的,尤其是手里拿着东西的时候,不用腾出手来就能打开后备箱。后备箱常规容积 410L,后排放倒后能扩展至 1350L,平时家庭出行,装行李、婴儿车什么的完全没问题。
二、动力表现:高效与舒适的双重体验
长安 UNI-Z PHEV 搭载了新蓝鲸 1.5L 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 43.2%,配合 10 层 Hairpin 扁线油冷电机,形成了 "可增程可插混" 的双动力模式。增程模式下,发动机仅作为能量源,电机直驱,完全零排放,在城市里通勤的时候,用纯电模式就足够了,安静又省钱。插混模式下,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会实时调配发动机与电机的动力输出,城市道路优先用电,高速工况启动直驱,实测综合效率确实挺高的。
底盘调校方面,基于方舟架构打造的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独立悬架,采用了液压衬套与副车架优化设计,滤振效果不错,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车内的颠簸感明显减轻。过弯时侧倾角度控制得也很好,不会让人觉得晃得厉害,转向系统采用可变齿比设计,城市道路转向灵活,高速行驶时手感加重,兼顾了低速的灵活性和高速的稳定性。三种驾驶模式(运动 / 舒适 / 经济)下,动力响应延迟不同,能适配不同的驾驶场景。运动模式下动力来得更直接,开起来很有激情;舒适模式则比较均衡,适合日常驾驶;经济模式适合想省油的时候用。
能耗表现上,CLTC 纯电续航 125km,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完全足够了,我每天上下班来回大概 50km,两天充一次电就行。综合续航 1200km,WLTC 馈电油耗 5.15L/100km,实测在不同路况下,油耗波动不大,A-ECMS 控制算法会根据实时路况预判,动态调整能量分配策略,拥堵路段优先用电,高速工况优化发动机直驱效率,还是很智能的。18.4kWh 三元锂电池组支持 30 分钟快充(20%-80%),慢充模式 7 小时充满,快慢双充方案覆盖了家用与公共充电场景,充电还是很方便的。

长安UNI-Z PHEV

长安UNI-Z PHEV
三、智能交互:便捷与安全的贴心陪伴
全系标配的 L2 级辅助驾驶包含了 IACC 集成式巡航、FCW 前碰撞预警等 11 项功能。在雨雾天气下,前向碰撞预警准确率挺高的,能及时提醒驾驶员注意前方车辆和行人。车道居中保持系统在 60km/h 时可修正最大 5° 的行驶偏差,在高速上长时间行驶时,能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APA 自动泊车 6.0 系统支持全语音控制,能识别标准车位、斜列车位及无标线车位,实测复杂场景泊入成功率不错,对于停车技术不太好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还支持手机 APP 遥控泊车,在狭窄车位场景很实用。
10.25 英寸全液晶仪表与 14.6 英寸中控屏组成的双屏系统,UI 采用卡片式布局,常用功能可以拖拽至主界面,操作起来很方便。FaceID 3.0 人脸识别系统支持 5 组用户数据存储,识别时间很快,能联动调整座椅、后视镜等 12 项个性化设置,家里多个人开车的话,不用每次都手动调整,很贴心。AI 语音助手响应速度 0.3 秒,支持四音区识别及车外语音控制,比如可以直接说 "打开后备箱",语义理解准确率也挺高的,平时开车的时候,用语音控制就能完成很多操作,不用分心去手动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还支持 HUAWEI HiCar/Carlink 多品牌互联,手机应用可以无缝流转至车机,导航、音乐等都能在车机上使用,很方便。无麦车载 KTV 系统通过 8 扬声器音响实现混响效果,配合 1.2㎡全景天窗的氛围灯联动,在车里唱歌氛围感拉满,长途出行的时候,还能增加一些乐趣。车机系统预留了 OTA 升级接口,已预埋 L3 级智驾硬件,未来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拓展功能,不用担心车机系统过时。

长安UNI-Z PHEV

长安UNI-Z PHEV
四、安全性能:全方位的守护屏障
在安全方面,长安 UNI-Z PHEV 做得也很到位。车身高强度钢占比 76%,其中热成型钢占比 22%,构建了 "笼式" 骨架结构,A 柱、B 柱等关键部位使用 1500MPa 热成型钢,在 25% 小重叠面碰撞测试中,乘员舱侵入量很小,能很好地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底盘电池包周围设置了 120mm 高强度防护横梁,侧面碰撞可抵御 12 吨冲击力,电池包通过了针刺、挤压等 5 项严苛测试,热失控时 5 分钟内不起火,电池安全有保障。
主动安全配置方面,配备了 6 安全气囊(含膝部气囊)、溃缩吸能式转向管柱及行人保护系统。FCW 前碰撞预警可识别 80 米内的车辆与行人,AEB 自动紧急制动在 60km/h 时速下可实现完全刹停,能有效避免或减轻碰撞事故的发生。360° 高清影像分辨率达 1920×1080,配合透明底盘功能,能实时显示车身周围 3 米内的障碍物,在狭窄路段或者倒车的时候,能清楚地看到周围的情况,通过性大大提升。

长安UNI-Z PHEV

长安UNI-Z PHEV
五、空间与舒适性:家用场景的贴心考量
采用 "短悬长轴" 设计,轴距 2795mm,后排膝部空间达 890mm,我 1.8 米的身高坐在后排,还有 121mm 的余量,腿部空间很宽敞,后排地板纯平设计,配合 29°-34° 可调的座椅靠背,长途乘坐也不会觉得累。全车 26 处储物空间很丰富,中央扶手下方有 8L 隐藏式储物格,门板上还有 1.5L 水杯槽,平时放手机、钥匙、水杯等小物件很方便。后备箱支持 4/6 比例放倒,扩展后纵深达 1850mm,能装载 28 寸行李箱、自行车等大件物品,家庭出行完全够用。
座椅采用仿皮材质,前排支持加热 / 通风 / 记忆功能,坐垫长度 500mm,对大腿的支撑性很好,长时间乘坐也不会觉得累。声学设计上,全车 48 处隔音材料配合双层夹胶玻璃,高速行驶时噪音控制在 68dB 以下,车内很安静。空调系统支持 PM2.5 过滤及智能香氛,有 3 种香型可选,内饰还通过了中汽研 "低 VOC" 认证,甲醛释放量优于国标 50%,新车也没有明显的异味,对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来说,很友好。

长安UNI-Z PHEV

长安UNI-Z PHEV

长安UNI-Z PHEV
体验了长安 UNI-Z PHEV 之后,我觉得它在 10-15 万混动 SUV 市场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均衡。设计上有自己的个性,既好看又实用;动力方面,高效的蓝鲸混动系统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能耗表现也不错;智能交互功能丰富,使用起来便捷又安全;安全性能全方位守护,空间和舒适性也很适合家庭使用。
它没有追求单一参数的极致,而是在造型、动力、智能、安全等各个维度都做到了不错的水平,没有明显的短板。对于预算有限但追求综合体验的年轻家庭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使用场景去试驾一下,重点体验一下混动模式切换的平顺性、智驾系统的易用性等细节表现。长安 UNI-Z PHEV 能否持续获得市场认可,还需要看后续的用户口碑积累,但就目前的体验来看,它确实是一款值得考虑的 10 万级混动 SUV。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