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走高的当下,家用车市场正经历一场从"单一功能"向"场景化体验"的深刻转型。面对城市通勤、周末出游、长途旅行等多元化需求,售价15万元以内的插电混动SUV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长安汽车于5月推出的UNI-Z PHEV,以"技术集成+场景适配"为切入点,在竞争白热化的细分市场中开辟出独特的价值主张。本文将从空间表现、智能科技、动力系统、安全防护四大维度,解析这款新车的差异化竞争力。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往往比绝对尺寸更重要。长安UNI-Z PHEV(图片|配置|询价)采用4730mm车长与2795mm轴距的组合,在同级别中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但其车身比例经过精心设计:后排近乎全平的地板消除了传统燃油车常见的"凸起",让三位成年乘客并排乘坐时仍能保持舒适;全车31处储物空间采用分层模块化布局,例如中央扶手箱内置的隐藏式杯架与无线充电板,在保证实用性的同时避免了杂乱感。
后备厢的灵活性同样值得关注。638L的常规容积足以容纳四个24寸行李箱,放倒4/6比例的后排座椅后可扩展至1800L,这种"日常实用+应急扩展"的设计思路,精准契合了中国家庭周末采购、节假日出游的使用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车顶行李架经过120小时盐雾测试,承重达80kg,既满足了户外爱好者的装备需求,又保证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外观设计上,"无边界机甲美学"理念将未来感与功能性巧妙结合。前脸参数化飞翼格栅的菱形元素并非单纯装饰——通过计算机流体力学优化后,其特殊形状能在高速行驶时降低风阻;双层呼吸灯带集成了流水转向功能,既提升了夜间辨识度,又强化了车辆的科技属性。车身侧面溜背造型与20英寸轮毂的组合营造出运动姿态,但A柱倾斜角度经过精密计算,在保证造型美感的同时不影响驾驶员视野。






坐进驾驶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0.25英寸液晶仪表与14.6英寸悬浮中控屏的组合。前者采用HUD式信息布局,将车速、电量等关键数据直接投射在驾驶员前方视野内,这种设计借鉴了航空器仪表盘的逻辑,在减少低头动作的同时避免了传统液晶屏反光问题。后者搭载的8核处理器确保操作流畅度,三指飞屏功能可将导航信息快速切换至仪表盘,这一细节对于频繁查看路况的驾驶者而言能显著提升安全性。
AI语音助手"小安"的离线识别能力是其一大亮点。即便在地下车库等信号盲区,0.3秒的响应速度仍能满足基本指令需求。实际测试中,无论是调整空调温度、切换音乐曲目,还是查询附近加油站,语音指令的成功率都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这种设计特别适合需要分心照顾儿童的家长,或是需要双手操控车辆的运动场景。
人脸识别系统Face ID 3.0进一步强化了个性化体验。0.5秒完成身份认证的3D结构光技术不仅准确率高达98%,还能自动调节12项座舱参数。当家庭中不同成员上车时,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音乐偏好等设置会即时同步,这种"无感交互"大大降低了频繁手动调节的繁琐感。尤其在共享汽车或网约车场景中,这种技术还能通过快速切换账户实现隐私保护。






UNI-Z PHEV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可插混可增程"的动力架构。该系统采用P1+P3双电机串行布局,配合3轴6齿紧凑设计,实现了纯电、增程、插混三种模式的自由切换。在城市拥堵路段,158kW的油冷电机可提供330N·m的瞬时扭矩,配合10层Hairpin扁线技术带来的高槽满率,使得0-50km/h加速表现出色。值得一提的是,电机采用的油冷散热方案使其在连续高负荷工况下仍能保持稳定输出,解决了部分纯电车型高速续航衰减的问题。
增程模式下的表现更具实用价值。1.5L蓝鲸发动机经过米勒循环优化后,热效率达到43.31%,配合350Bar高压直喷系统,将馈电油耗控制在5.15L/100km。这种设计让车辆既可享受纯电行驶的静谧性,又无需担忧长途旅行的续航焦虑。实测数据显示,在高速公路占比30%的综合路况下,车辆的实际油耗可稳定在5.5L/100km左右,显著优于同级燃油SUV。
车辆支持快充功能,30分钟即可从30%充至80%,对于有家用充电桩的用户而言,日常补能时间与传统燃油车加油相差无几。而增程模式锁定功能则允许用户强制使用92号汽油,在加油站选择受限的地区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这种"油电双修"的设计理念,恰恰反映了当代消费者既追求低碳出行又需要可靠续航的矛盾心理。




在安全领域,UNI-Z PHEV构建了多层防护体系。主动安全方面,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的融合感知将前方障碍物识别距离延长至160米,这使得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能在更早阶段介入。实测表明,在夜间低光照条件下,系统对静止车辆的识别准确率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FCW前碰撞预警与ELKA紧急车道保持系统的组合,则有效降低了因分神导致的车道偏离风险。
被动安全配置同样不遗余力。笼式车身采用65%高强度钢与15%热成型钢的组合,A/B柱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这种结构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展现出优异的能量分散能力。智能气囊系统可根据碰撞角度动态调整弹出参数,避免传统气囊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后排座椅配备的ISOFIX儿童安全接口与Top TETHER固定点,则为家庭出行提供了更多保障。
驾驶辅助系统的进步同样显著。L2级智驾包含IACC自适应巡航、APA 6.0语音泊车等功能。其中,后者支持车外语音操作,这在狭窄车位场景中尤为实用——驾驶者无需反复上下车调整位置,只需下车观察后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完成泊车。TSR交通标识识别系统则通过图像与导航数据双校验,在恶劣天气下仍能提供可靠的限速提醒。





与同价位竞品相比,UNI-Z PHEV的选择体现了鲜明的实用主义导向。相较于零跑B10等强调高阶智驾的车型,其全系标配的L2级辅助驾驶、大尺寸中控屏等配置更贴近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动力系统上,1.5L增程器与158kW电机的组合在馈电油耗、纯电续航等关键指标上表现均衡,且支持92号汽油加注的特性降低了使用成本。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消费者需要的不再是参数竞赛的胜出者,而是能够真正解决痛点的出行伙伴。长安UNI-Z PHEV(逛导购)通过空间优化、智能交互、灵活动力和全面防护的协同创新,为10万级插混SUV树立了一个新的参考范式。对于那些注重性价比、追求全场景适应性的家庭用户而言,这款车型无疑提供了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当然,最终决策仍需结合个人使用场景——毕竟,适合自己的车,永远是试驾后依然心动的那一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