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大规模降价,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2025 年 5 月 23 日,比亚迪以王朝网、海洋网 22 款智驾车型为核心,启动最高 5.3 万元降幅的限时促销(如海豹 07 智驾版从 15.58 万直降至 10.28 万),剑指 550 万辆年度销量目标(1-4 月仅完成 25%)。这一激进策略直接冲击合资品牌(如广汽丰田铂智 3X)与自主竞品(如吉利星愿)的市场基本盘,被业内视为对存量市场的 “精准收割”。

    也有一些车企“不语”,一味渲染比亚迪“崩溃论”,一会比亚迪的债务规模过大了,一会比亚迪资不抵债了,一会比亚迪是“恶意降价”,肯定将遭到相关层面“严惩”……只有消费者比较现实,比亚迪22款新车降价之后,进店看车人数大增,新车订单也明显增长了!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大规模降价,在去年,就有过一次整体降价,只不过当时采用了的是冠军版的形式。那次比亚迪加量不加价之后,很多评论也渲染了比亚迪的“崩溃论”,结果比亚迪2024年全年销量超过400万辆,当年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降价之后不仅没有崩溃,反而赚得更多了。

    隔壁桌长安,广汽,谁谁谁的,你不跟?不跟这局牌你们就退出吧两虎相争谁赢不知道,但死的绝对是第三者,就像沃尔沃和凯迪拉克拼刺刀,结果死的是捷豹。现在国内环境你看,各大新能源厂,有几家不欠账?又有几家是盈利?就连最牛的宁王都前一屁股债,一般人都认为宁王都这么牛了,肯定是资产大户,结果一样欠一屁股,危机感满满的还卷员工。


    汽车市场又一次感受到了被比亚迪支配的“恐惧”。5月23日前后,比亚迪发布了一系列的促销措施,将618的百亿补贴活动延续到了汽车领域。这轮降价战极其“夸张”,包括但不限于宋PLUS DM(图片|配置|询价)-i智驾版9万9开回家,秦L同品牌置换叠加国补做到5.98万,海鸥智驾版一口价5.58万元。虽然是限时活动,从5月底持续到6月30日,但这个架势实在是太吓人了。而且按照“惯例”,降下来的价格,是很难回去的。至于比亚迪到底是主动降价还是“无奈之举”,大概从股价就能看出来。降价消息传出后,比亚迪股价连续创下新高,市值来到了1.23万亿级别,足以说明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动作的认可。那么,比亚迪为什么突然大降价?这轮价格调整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嗅哪些信号呢?功夫汽车对此进行一番探究。(1)为何是“降得动,降得起”?4月25日,比亚迪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总营收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5%,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100.38%,这意味着比亚迪的经营状况又上了一个台阶。相比大多数新势力“不敢对账”的状态,如今的比亚迪已经进入良性循环。这也是比亚迪敢于降价的关键,自己的营收状况良好,具备进一步攻占市场的能力。能做到这一点,背后依然是比亚迪恐怖的全产业链。比亚迪是一家实现了从矿到车闭环的企业,全球范围内仅此一家。举个简单的例子,比亚迪拥有青海盐湖锂矿49%的股份,还在非洲锂矿拥有6座矿山权益。这意味着它掌控了动力电池核心原料,不仅可以满足自家的用车需求,还能给对手供货。因为自产电机、电控、电池等核心部件,比亚迪纯电车型的BOM成本相比竞品低了大约25%。这也是为什么相同或相近的价格,对手基本不赚钱,比亚迪不仅能坚持,还能主动降价的关键。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表现,真的是内心震撼不已。回想多年前,满大街遍地都是外国牌子的车子;再看看如今中国的汽车开始远销海外。甚至,更是诞生了比亚迪这样的巨无霸车企,月销售量达到40万的世界级车企!在欧洲销量都已经超过特斯拉!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最后多说一句,按照现在的形势,我感觉这一波大降价,可能才刚刚开始。后面一个月内,肯定会有很多很多车企,扛不住库存的压力,会被迫选择跟着开启大降价!

    次阅读
    6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6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