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新车变废铁、400家消失,谁在买单?2025汽车价格战背后的生死局

    进取精灵670头像进取精灵670头像
    进取精灵67005-31


    21万的新车,开了5年便成了报废车,二手车商却纷纷跑路,价格战打得那可真是一个激烈,完全杀红了眼。消费者究竟是能够捡到便宜呢,还是会不慎踩到大坑呢?

    大家好,我是杰哥。今天咱们不聊参数,不谈情怀,直面2025年汽车行业最扎心的现实:价格战越猛,消费者越慌。

    一、价格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消费者笑早了?

    2025年,购买比亚迪可能比买手机还要划算!这绝对不是玩笑话。

    特斯拉和比亚迪率先引领降价潮流,新款Model3的价格,相较于三年前,已经降低了接近10万;而汉EV更是直接迈入了20万的价格区间。甚至合资燃油车也深陷其中,朗逸只需7万便可开回家。表面上看,消费者仿佛因此获得了巨大实惠,但清华博士张抗抗的一句话却揭示了问题的核心:“车企、经销商以及供应商全都在赔钱,这场博弈实际上没有赢家。”

    真相1:短命零件埋雷

    为了减少成本,汽车制造商开始耍起“寿命把戏”。一家新能源品牌的A级车型,其电池的规划使用寿命,从最初的15年,逐步缩短到了8年。一位芯片供应商提到,“以前使用价值10元的车规级产品,现在却换成价格仅为3元的消费级替代品,非常可能在5年之内引发大量故障。”二手车商老李也叹息道,“去年购入的一辆某新势力品牌汽车,仅仅使用了3年,电池的健康状况就已经下降到70%。这辆车当时花费21万买入,但现在几乎只能按照废铁的价格出售。”

    真相2:质量缩水成潜规则

    长城董事长魏建军直接问道:“降价10万的车,能否将其拆开,好好瞅瞅钢板的厚度呢?”某品牌B宣称续航可达1200公里,不过实际测试后,续航大幅减少;C品牌偷偷进行OTA锁电,车主王女士气愤地讲:“满电状态下,仪表显示500公里,可实际上,于高速行驶之时,跑了300公里就没电啦!”

    二、5年消失400家:行业洗牌背后的生死簿

    价格战不仅仅是车企之间的斗法,更是一场极为血腥的淘汰赛。2024年有29家新能源品牌倒闭;2025年预计将有超过80%的边缘玩家出局。就连曾经被称为“代工之王”的宝能其66亿收购的工厂,如今估值暴跌80%,土壤修复费用甚至比地皮还要昂贵。

    死亡名单背后的逻辑:

    第一类:赔本赚吆喝的“伪巨头”某新势力D,靠着补贴来堆积销量,单车亏损竟然超8万之多。资本撤退之后,直接就暴露出了问题,车主修车时找不到配件,经销商们更是集体拉起横幅来进行维权。

    第二类:转型慢半拍的燃油遗老,北京现代工厂产能闲置超70%,神龙武汉生产线荒草丛生,最终被理想抄底改造成纯电基地。

    第三类:玩数据注水的“PPT战神”,某品牌E宣称“L4自动驾驶”,实际连车道保持都做得很糟糕,就像画龙一样。车主刘先生自嘲道:“买车呀就像是送了一个驾校陪练,每天都得提心吊胆的。”

    三、谁为用户买单?行业自救的破局密码

    当价格战变成“比烂的游戏”时清醒的车企已然开始转换赛道。

    硬核玩家1:技术长跑型

    长城狂砸1000亿进行研发,咖啡智能座舱的GPU性能,提升了3.5倍。Hi4G混动重卡直接撬动了3000亿的蓝海市场。魏建军放话道:“宁可少卖10万台,也绝不多减配一块钢板!”

    硬核玩家2:用户共治型

    华为问界M9将车主转化为“产品经理”,每周能够收集到上万条反馈。车主陈哥表示:“在群里吐槽座椅通风的噪音较大,没想到下一次OTA竟然真的进行了修改!”这种“用户共治”的模式使得M9在均价超过50万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月销量突破一万的成绩。

    硬核玩家3:产能优化大师

    比亚迪轻松愉快地玩转“油电共线”,燃油车在停产之时便可瞬间切换为插混产线;理想以简洁明快的方式收购现代的旧厂并进行改造,使得MEGA的产能飙升至原来的3倍。与之相反,小米SU7交付却历经了半年之久,雷军甚至连夜扩充工厂,他深知:“产能不足所带来的痛苦,比降价更加致命!”

    四、消费者防坑指南:三买三不买

    面对乱局,杰哥送你三条干货:

    购买技术相对较为透明的车型,不要去追求那些,满是参数玄学的对比。像问界M9、蔚来ET9、极氪001FR这些车,经实际测试后,其续航达成率都已超过90%,切不可轻信那些所谓,在实验室里的神话。

    买供应链方面的硬核产品,不买那种靠网红噱头炒作的特斯拉4680电池,其自研成本降低了54%;比亚迪进行垂直整合三电系统,比某品牌F外购二手电池要可靠得多,足足有十倍之多。

    买售后服务网,不买低价孤品长城全国5000+网点承诺“配件10年保供”,某倒闭品牌车主只能咸鱼淘拆车件。

    结尾:

    价格战终会退潮,不过车主们的真金白银,却等不得。在2025年买车之际,要记住:省下的那点儿钱,根本不够修车;捡到的那点便宜,最终会变为隐患。

    互动话题:

    你遇到过降价减配的坑吗?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点赞最高的送《新能源防坑手册》!

    数据来源:

    文中数据综合自腾讯新闻《2025年汽车价格战还能跑多远》、新浪财经《2025年汽车价格战将极其猛烈》、中国汽车报《产能博弈与破局》、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讲话等。

    万次阅读
    15评论
    17赞同
    收藏
    分享
    15评论
    1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