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N+4!这家汽车集团南京研究院集体解散:不想被裁者可转岗长春

    一汽南京公司被曝全员解散:提供N+4赔偿或调岗机会!


    失业君小编 | 文
    enginakyurt |

    5月21日,一则关于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员解散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这家承载着一汽集团L4级自动驾驶研发使命的子公司,在成立五年后以“N+4赔偿”或“调岗无补偿”的方式宣告终结。这场突如其来的解散事件,不仅是企业战略调整的缩影,更折射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在技术、资本与市场间的深层矛盾。

    一汽南京成立于2020年4月,作为一汽集团“三国五地”全球研发布局的重要节点,其核心任务是开发红旗第三代L4级Robotaxi,并在北京政策先行区完成超10万公里公开道路测试,成为国内首个获得无人化阶段测试牌照的主机厂。然而,这家曾被视为技术标杆的企业,却在2025年以全员解散收场。

    据披露,解散前员工规模已从200余人缩减至100多人,自2024年起陆续裁员,最终仅剩的百余人面临“二选一”抉择:接受N+4(工龄补偿+4个月工资)赔偿,或调岗至长春总部及集团其他岗位但无补偿。这一方案虽被部分员工称为“天花板级赔偿”,但其背后隐含的却是技术研发的阶段性挫败与资源整合的无奈。

    N+4赔偿看似优厚,实则折射出技术人才在行业波动中的脆弱性。一汽南京员工多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领域的高端人才,但在业务收缩时仍面临“非升即走”的职业风险。而“调岗无补偿”选项,则将技术专家置于转岗适应与地域迁移的双重压力下,可能加剧行业人才流失。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一汽南京的解散动因,是技术瓶颈与战略收缩的双重挤压——

    ❶技术落地难:L4级自动驾驶的“数据门槛”

    尽管一汽南京的Robotaxi完成了10万公里测试,但行业共识显示,L4级自动驾驶规模化需积累至少1000亿公里数据,相当于100万辆车全年无休运行。一汽南京的测试规模远未达标,加之复杂城市场景下的决策算法尚未突破,技术商业化遥遥无期。而一汽集团同期在智能座舱、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资源倾斜,如2025年上海车展展出的“旗小智”机器人,进一步削弱了南京分部的战略优先级。

    ❷内部管理矛盾:年终奖争议与人才流失

    早在2025年初,一汽南京便因年终奖仅为合同系数0.24,低于长春同部门水平,引发员工围堵办公室事件,网络爆料称其存在“绩效不公”与“变相裁员”问题。叠加自动驾驶行业高强度的研发压力,核心人才流失加速了技术团队的瓦解。

    ❸集团战略调整:业务重叠与资源整合

    一汽南京的业务与长春总部、北京前瞻技术研究院存在重叠,而集团近年更倾向于通过“数据联盟”,如一汽、东风、长安共建的车路云一体化平台,实现技术共享,而非分散投资。南京分部因“无显著成果交付”最终成为整合牺牲品。

    一汽南京的解散暴露出单车智能路线的局限性。尽管其Robotaxi搭载了感知冗余、远程云代驾等系统,但在中国复杂的交通场景中,单车智能难以独立应对突发状况,如南京测试中“绕行卡车”的案例。相比之下,江苏等地推进的“车路云一体化”试点,通过路侧设备与云端协同提升安全性,或将成为更可行的技术方向。

    自动驾驶行业曾因资本狂热催生大量初创企业,但2024年后投资趋于理性。一汽南京的解散与特斯拉、Waymo等巨头收缩Robotaxi业务形成呼应,表明行业正从“技术炫技”转向“成本可控”。例如,一汽集团通过模型压缩技术将30亿参数大模型适配车端算力,正体现对实用性与经济性的追求。

    即使技术突破,自动驾驶仍面临法规滞后与责任界定难题。江苏省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虽明确L3/L4级车辆需配备驾驶人,但事故责任划分、数据隐私保护等议题尚未解决,进一步延缓商业化进程。

    一汽南京的案例为行业敲响警钟:自动驾驶的突破需摒弃盲目扩张,转向更务实的创新模式。一方面,车企可借鉴“司南智驾”经验,通过个性化辅助功能,如学习驾驶员习惯以逐步培养用户信任;另一方面,需加强跨企业数据合作,降低测试成本。此外,政策层面需加速立法完善,为技术落地提供确定性保障。

    综上所述,一汽南京的解散,是自动驾驶行业从理想主义迈向现实主义的转折点。它提醒我们:技术的星辰大海固然令人向往,但唯有穿越资本泡沫、突破数据高墙、平衡商业伦理,才能真正驶向智能出行的未来。

    网友热议


    @特煩惱勝爺(IP京):

    N+4听着香,但搞技术的谁愿意被调去长春?自动驾驶寒冬来了,高薪人才转眼成弃子……



    @不地道成都老人(IP川):

    10万公里测试就敢吹L4?隔壁华仔家早跑100万公里了,传统车企玩自动驾驶果然不靠谱。



    @史家峰jiafeng(IP浙):
    去年亏188亿,代工业务亏134亿,相当于每天开门先烧3700万美元,这哪是裁员能解决的?得砍业务线啊……



    @hxsushii(IP湘):

    资本割完韭菜就跑!当年画Robotaxi大饼圈地招人,现在赔钱解散,打工人永远是炮灰。



    @ramdom996(IP湘):

    年终奖0.24系数的时候就知道要完,变相裁员玩得溜,赔偿N+4算最后一点体面。



    @pilkekao(IPHK):

    南京码农连夜改简历,长春HR电话被打爆…自动驾驶这碗青春饭,吃着真刺激。




    最后一条,
    这行不容易啊!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