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什么说有了顺风车,黑车才没了生存的空间?

    提到“黑车”,人们联想到的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前,路边强行揽客的面包车、火车站门口司机狮子大开口的摩的,甚至不敢坐的套牌车。

    如今打开手机叫顺风车,便宜、安全、还能实时追踪路线,黑车却像被施了魔法般消失得干干净净。有人疑惑这是为什么,甚至怀疑顺风车是不是都是黑车演变过来的?

    表面看是顺风车出现后,黑车就消失了,直接造成了黑车被顺风车取代的“假象”,但实际上是顺风车直接冲击了黑车市场,这是出行架构和逻辑之间的碰撞。

    黑车最大的特点是“看人下菜碟”——郊区乘客多给两0块,外地人绕路多收三五十,雨雪天甚至敢要翻倍的钱。顺风车一出现,所有价格明码标价,系统自动计算里程费、高速费,连等待时间都有上限。

    虽然说顺风车的定价和时间,比网约车的即时化是逊色许多,但是确实是最具备性价比的。比如我上周打顺风车去机场,车主按时来接,价格也合理。也要放之前坐黑车,司机一听赶飞机或赶火车,张口就要加50块“加急费”,明晃晃的宰你。

    还有就是安全方面,黑车最大的底气是“你找不到我”——没有车牌记录,没有行程轨迹,乘客投诉无门。你打到什么样的车,全凭你的运气,运气好碰上个好人,运气不好,可能遇到刚从里面出来的,甚至还有偷抢的。

    顺风车把司机和车辆信息全部实名化,行程全程可追溯。现在市面上的顺风车平台,不管是滴滴、嘀嗒、一喂顺风车等,都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安全保障,司机注册时都要上传身份证和驾驶证,甚至要无犯罪证明。行车过程中,全程平台录像+一键报警功能,给乘客安全做足了保护措施。

    概念也不同,顺风车属于把社会闲置车辆利用起来,车主顺路捎人,油费平摊还能赚点零花钱,这直接堵死了黑车司机的路子。

    黑车的消失不是偶然,而是共享经济对传统灰色地带的降维打击。当顺风车用透明价格瓦解暴利、用实名认证封堵漏洞、用平台规则重建信任,黑车除了退出市场别无选择。

    说到底,黑车存在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监管缺位和资源浪费,而顺风车恰恰解决了这三个死穴。如今街头偶尔还能看到黑车,但它们的生存空间已经被压缩成夹缝里的残影——毕竟,谁会放着便宜又安全的顺风车不坐,非得赌一把黑车的风险呢?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