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科技巨头2025年憋出"核弹级大招",传统车企集体失眠?

    Rainy非屿头像Rainy非屿头像
    Rainy非屿05-05

    (一)那天蹲在深圳科技园的星巴克刷手机,一条推送让我手抖洒了半杯美式——小米汽车放话要在2025年下半年扔出个"王炸"。这让我想起2011年他们首场手机发布会,雷军穿着牛仔裤说"为发烧而生"时的场景。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只是这次战场换成了四个轮子。

    (二)现在电动车市场就像滚烫的鸳鸯锅,这边华为问界M9单日大定破千台的捷报刚传出来,那边比亚迪仰望U8(图片|配置|询价)的车主已经在炫耀"坦克掉头"。小米YU7这个后来者,带着"地表最强电池"和"智能天花板"的标签,硬要在红海里再倒进一锅辣油。有个在宁德时代做研发的朋友私下跟我嘀咕:"他们家的电池管理系统,确实有点东西。"

    (三)但有个细节让人睡不着觉——11月的广州车展居然等不到这尊大佛。要知道,去年小鹏G9就是在羊城车展引爆的话题。现在业内都在传,YU7可能要踩着2025年新能源补贴彻底退坡的时间点亮相。这让我想起当年小米手机踩着3G转4G风口起飞的往事,时机拿捏这块,雷军确实是骨灰级玩家。

    (四)有个做汽车模具的老厂长跟我说了个事:去年小米汽车的人来厂里考察,带着二十多人团队把生产线每个螺丝都摸了个遍。他们那个较真劲,跟当年做手机时连夜修改0.1毫米误差的偏执如出一辙。但造车毕竟不是攒手机,光是冲压车间投资就要数十亿,这让我想起贾跃亭当年在美国的烂尾楼。

    (五)现在最慌的恐怕是那些二线新势力。就像当年小米1999定价击穿手机行业底裤,这次YU7要是真把800公里续航+城市NOA做到30万以内,某些还在亏本卖车的品牌可以直接准备悼词了。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泼冷水:"小米的智能驾驶团队去年才突破千人,比起小鹏三千人的自动驾驶军团..."

    (六)我特意查了小米汽车的专利库,发现他们在域控制器架构上的布局比想象中激进。这种把整车当成"可升级数码产品"的思路,倒是很符合雷军"软件定义汽车"的执念。不过消费者会不会买账,得看实际交付时有没有当年MIUI每周五更新的惊喜感。

    (七)有个做渠道的朋友算过笔账:要支撑起高端电动车的品牌溢价,至少需要300家直营店打底。而小米现在汽车渠道才刚起步,这让我想起特斯拉当年在上海开首家体验店时的冷清模样。但别忘了他家手机门店现成的5000家网点,改造成"人车家全生态"体验中心的可能性。

    (八)站在华强北的天桥上看着车流,突然觉得这场新能源竞赛像极了二十年前的手机大战。当年谁也想不到,一个做ROM起家的公司能改写行业格局。现在小米带着互联网思维杀入造车领域,到底是颠覆者还是炮灰?2025年自见分晓。只是苦了咱们消费者,又要开始攒钱等"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SUV"了。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理性探讨)

    #小米汽车##新能源博弈##智能驾驶##2025车市##颠覆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