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传祺向往S9(图片)好不容易赶在上海车展露脸,本想着趁势搅动一下中大型SUV的局面,结果刚探出头,深蓝S09定价一出,直接一脚把它“踹回20万级市场”。华为都站台了,这局面还是有点“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意思。
是不是传祺不行?不是。是不是华为不给力?也不是。说到底,就一句话:节奏慢半拍,再强的底牌也难翻身。

一、传祺向往S9:牌面不差,尺寸有料,但打错了算盘
先看产品本身,向往S9这车不差,甚至从纸面实力来看,还有点惊喜:
• 车身尺寸5060/1950/1760mm,轴距2930mm,中大型SUV定位实打实;
• 提供六座版本,明显就是冲着家庭用户、多人出行场景去的;
• 华为HI版搭载鸿蒙座舱+高阶智驾,看齐问界、享界那一套操作;
• 不出意外会采用插混系统(后续还有可能出增程),电驱、舒适、智能一把抓。
但问题是,传祺这一套组合拳,在发布节点上就“打空了”。产品未上市,定价未明,优势未凸显,反而被“深蓝S09”这一记狠招给截了胡——
二、深蓝S09一出,直接让传祺S9“降维打击”

当所有人还在猜向往S9怎么定价、怎么定位、怎么打华为牌时,深蓝S09直接开门见山,端出最关键的东西——价格!
深蓝S09起售价不到20万,你没看错,是个轴距3米出头、搭载1.5T增程+纯电双驱平台的“大块头”,直接按下了国产中大型SUV的价格下限。
你是传祺,原本想着打25万级市场,这下怎么打?你上去卖23.98万,别人笑你定价盲目;你定18.98万,消费者直接对比:同样的价钱,我为什么不买深蓝?
可以说,深蓝这波走位,不只是卡了传祺的脖子,简直是提前预判+点杀。
三、华为加持不等于自动高端,传祺别被“智能幻觉”带偏了
向往S9还有一个“看点”:华为加持。很多人以为,只要贴上鸿蒙、智驾的标签,就能自动晋升高端。但现实是,现在消费者可没那么好糊弄。
问界M7用鸿蒙,是用户提前预期的智能体验加分;传祺用鸿蒙,是“哦?你也来蹭这波?”

我说句不好听的,传祺今天拿出来这套华为合作模式,放在一年前还能博个“国产智能”的热度,现在?不好意思,AITO都快出享界S9了,连智界都开始重构体验闭环,传祺这时候刚“起步”,难免显得有点“落伍跟风”。
更别说,这一波“华为牌”很可能只能打一次,后续其他品牌一涌而上,鸿蒙+HI就不再是差异化,而是标配了。你不把整车体验打磨到位,消费者照样不买账。
四、“大而全”不再是优势,传祺要小心别掉入“吉利陷阱”
传祺的老毛病又来了:想做“大而全”的产品,什么都想管、什么都不舍得砍。向往S9有六座、有大屏、有智驾、有华为、有舒适,但问题是:它到底核心卖点是什么?
你要打家庭牌?那和传祺E8怎么区分?你要打智能牌?那问界系列已经拉满用户认知了。你要打增程、舒适?那理想早已经把这块啃到骨头了。
这就像吉利当初的星越L、博越L那一套打法——配置满屏、价格看似合理、平台也不差,但市场就是没动静。原因?定位模糊、核心标签不清晰。

向往S9现在就有这个苗头,产品力不弱,但市场记忆点缺失,消费者不知道你到底是“卷价格的”还是“拼智能的”,最后只能变成一台“很OK但没人特别想买”的车。
五、我的建议:趁现在还没定价,赶紧找准主线
作为一个常年混迹车圈的“老司机”,我说句掏心窝的——传祺想靠S9打高端市场,其实是有机会的,但关键是别再端着了。
你现在想拼华为,不如直白一点:“我不贵,但我智能”;你想拼空间,那就明说:“我比理想便宜,我比深蓝稳”;你想拼技术,那就拿出硬核参数,把插混架构、热效率、续航拉满,让用户一眼就懂。
别再玩“暗示+模糊+试探”那一套了,现在的新能源市场,节奏太快,慢一步就是没人等你。
六、写在最后:S9,是机会,也是一次“期末考”
传祺向往S9,是广汽新能源在高端MPV之外第一次冲击智能SUV市场,背后站着华为,也有广汽本身在电驱系统上的多年积累。
但这次跟风深蓝之后,传祺S9该清醒了——光有体面是不够的,得敢于先出手、先定价、先抢心智。
毕竟,新能源不是你慢慢布局的“耐力战”,这是抢占用户心智的“闪电战”。
如果传祺S9想赢,就别再犹豫。下一步,就是定个能打的价格,喊出一句能记住的口号,然后——冲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