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深度绑定,能否助力上汽“弯道超车”?

    可靠橙子8jG头像可靠橙子8jG头像
    可靠橙子8jG03-03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上汽集团正凭借与清陶能源的深度合作,加速布局固态电池领域,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2025年,上汽集团将推出多款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这不仅是技术突破的象征,更是上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上汽与清陶:深度绑定的“双赢”合作


    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的合作始于2018年,早在那时,双方就围绕固态电池技术展开合作。2020年和2022年,上汽集团分别参与了清陶能源的E+轮和F++轮融资,累计投资约2.835亿元。2023年,上汽再次追加投资27亿元,成为清陶能源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目前,上汽集团累计投资清陶能源约29.835亿元,间接持股15.29%。


    双方的合作不仅限于资本层面。2022年,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成立了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克固态电池的技术难题。2023年,双方合资成立上汽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上汽持股49%,清陶持股51%。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不仅为上汽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清陶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的“领跑者”


    清陶能源是国内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的领跑者,建有国内首条固态锂电池生产线。2024年4月,清陶能源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在上汽智己L6(图片|配置|询价)车型上实现量产,该电池能量密度达368Wh/kg,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清陶能源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也已进入小试阶段,预计2024年量产。


    此外,清陶能源的全固态电池研发也在稳步推进。根据规划,其第三代全固态电池预计将于2027年投入量产。清陶能源总经理李峥表示,半固态电池是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必然阶段,未来全固态电池将带来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


    上汽的“翻身”之路:半固态电池的“杀手锏”


    2025年,上汽集团计划推出多款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包括智己、飞凡、荣威和MG等品牌。这些车型将具备更高的续航里程和更快的充电速度,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技术角度来看,半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快充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上汽集团的半固态电池车型,预计将凭借这些优势,吸引大量消费者,从而推动销量增长。


    然而,固态电池技术的普及仍面临成本和产能的挑战。尽管清陶能源的半固态电池已经实现量产,但大规模应用仍需时间。此外,固态电池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卫蓝新能源等竞争对手也在加速布局。


    结语:上汽的“弯道超车”能否成功?


    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的合作,无疑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凭借清陶能源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上汽有望在2025年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车型。然而,固态电池的全面普及仍需时间,上汽能否借此实现“弯道超车”,还需看其在市场中的表现。


    无论如何,上汽集团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积极布局,已经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赢得了先机。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技术,而上汽集团无疑将成为这一变革的重要推动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