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经销商留好合理的利润空间,对汽车零配件进行价格重构。
文字|陈艳
编辑|何芳
2024年,BBA中国销量公布!都说自己是销冠,到底谁是第一?
近日,一线传统豪华品牌宝马、奔驰和奥迪(BBA)的销量数据已经全部出炉。有点“乌龙”的是,BBA先后宣传自己的品牌是2024年年度销量第一,那么,纵观2024年全年的销量表现,到底谁是第一?
销量冠军争夺背后,“渠道之痛”也是BBA过去一年的关键词,2024年,豪华品牌经销商大面积退网或者转网造车新势力,屡见不鲜。
1月15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原副会长、新能源汽车委员会会长李金勇在接受华汽研究院的采访时表示,“燃油车市场份额注定萎缩,必然有一部分经销商要被淘汰或者加速转型,这对部分经销商来说,也或将是个机遇。”
按照李金勇的预测,2025年汽车经销商的整体规模将会继续缩减,行业洗牌将比2024年更加残酷。
传统豪华品牌销量整体下滑
1月10日,奔驰宣布2024年向中国客户交付了超71.4万辆新车(含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及轻型商务车),再次问鼎年度豪华品牌销量冠军,并再度蝉联中国市场百万级及以上豪华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随后,宝马宣布在中国市场交付714,530辆BMW和MINI(图片|配置|询价)品牌汽车(只计算乘用车且没有包含劳斯莱斯)。数据显示,BMW品牌蝉联中国豪华乘用车年度销量第一;BMW M高性能车型荣膺细分市场销量第一;BMW X家族过半的核心产品销量在各自豪华SAV细分市场位列第一;全新BMW 5系2024年第四季度保持月销过万;BMW和MINI纯电动车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7.7%,占集团在华整体销量15%;集团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新能源车已超过40万辆。

一边是奔驰宣布销量超71.4万辆新车,一边是宝马的714530辆。这样的情况下,两家车企都宣称是销冠。

奥迪方面,2024年一汽奥迪中国累计销售611,088辆新车,其中国产车燃油车销量为550136台,并称国产燃油豪华车市场销量份额NO.1。如果加上上汽奥迪,奥迪集团在华销量为65.4万辆,与第一名的差距,也从2023年的13万辆缩小到6万辆。但同为奥迪,一汽奥迪在2024年的终端销量同比下降12.5%,而上汽奥迪2024全年新车累计交付量同比增长70%。
如此看来,奥迪与奔驰、宝马的总销量成绩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而奔驰与宝马之间,几百台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全球销量来看,宝马集团,2024年宝马集团全年销量245.1万辆,同比下滑4%;2024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全年销量为71.45万辆,同比下降13.4%,占全球销量29%。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还是BBA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宝马还是中国第一豪华品牌,但同时也是跌幅最大的豪华品牌。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在2024年交付新车238.9万辆,同比下滑4%。奔驰集团在中国全年销量为68.36万辆,同比下滑7%,占全球销量29%;奥迪更加惨淡,全年销量167.1万辆,同比下滑12%,是BBA跌幅最大的豪华品牌。
至于奥迪集团,其由奥迪、宾利、兰博基尼三大品牌组成,全年交付新车167.1万辆,同比下滑12%。奥迪在华销量则为64.9万辆,下降了约10.9%,占全球销量39%。在中国,奥迪的两大合资企业在2024年出现了较大分化。一汽-大众发布的数据显示,一汽奥迪在2024年的终端销量为61.11万辆,同比下降12.5%;上汽奥迪2024全年新车累计交付量为4.32万辆,同比增长70%。
宝马在华销量下滑与其“退出价格战”一举难逃干系。去年7月,宝马宣布要维持价格体系、主动退出价格战,随后奔驰、奥迪等品牌也都跟随收缩了优惠力度。仅从销量来看,宝马成了“最受伤”的品牌,跌幅最大。
回顾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传统豪华车走下神坛”成为趋势。外资汽车品牌2024年在华销量普遍下滑的同时,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这些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量纷纷走低,即便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也无法换取中国消费者的认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销量占有率65.2%,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2024年除韩系品牌销量微增外,德系、日系、法系、美系品牌销量均呈现出两位数的同比下降。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473.8万辆,同比增长2.3%,智能化、新能源化转型给中国汽车品牌进入高端市场带来了机会。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自主品牌零售份额为61%,同比增长8.6个百分点。自主品牌的全面领先,反映出2024年自主品牌从产品力到渠道管理上的模式创新,继续得到用户支持和认可。
“渠道之痛”何解?
众所周知,汽车销量是产品、品牌以及渠道三者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硝烟弥漫,传统豪华车也难以置身事外。为争夺市场份额,这些豪华品牌旗下多款车型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大幅降价,终端优惠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降价策略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BBA在华销量下滑,让一众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宝马管理层在回应中国经销商的状况时曾表示,宝马集团正向经销商支付返利、提供融资支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绝地求生”的BBA经销商开始拥抱新势力品牌。
事实上,BBA经销商“倒戈”早已开始。2017年,在北京王府井东方新天地商场开业的蔚来汽车首家体验中心,此前正是奥迪北京的展厅。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之后新兴汽车品牌挑战传统汽车品牌埋下了伏笔。
此外,可以看到,近期,BBA装修风格下的“华为系”汽车门店在全国多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而在某招聘网站上,中升集团正在全国各地为AITO市场专员、AITO汽车销售顾问、华为问界汽车销售等岗位招揽人才。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1650万辆左右(含出口),其中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国内零售渗透率将超55%。这也意味着,2025年,随着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豪华车企的销量继续下滑,经营燃油车的经销商也必然会过剩,并面临淘汰,而渠道冗余也将是车企在渠道方面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冲击,是传统豪华车求变的根本原因之一。而这种冲击最底层的逻辑是智能化带来的用户体验的深刻变化,于是有了问界、蔚来、理想的销量崛起。随着问界、蔚来、理想等新造车新势力的崛起,豪华车市场尤其是30万-50万价位区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品牌与豪华品牌价格带高度重叠的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更具优势。
对此,李金勇分析,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度内卷,智能化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传统豪华车企倍感煎熬,销量下滑的压力也传导到了渠道端,在多数新能源车企还未实现盈利的当下,经销商的利润也被摊薄了。
虽然,BBA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积累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速度上,相对部分国产新能源品牌略显滞后。李金勇建议,“BBA仍需要加快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速度,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住阵脚。”
李金勇认为,市场压力很难让车企对经销商“好一点”,行业加速洗牌之下,只能先保全头部经销商。对豪华品牌而言,原有的渠道过剩,因此乐于看到尾部的经销商进行退网,从而保留头部的经销商。
那么,在2025年,传统豪华车如何在渠道方面健康发展下去呢?李金勇给出三个建议:
第一,随着新能源、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留给传统豪华品牌车企的机会窗口越来越小。企业需要加速向电动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尤其是与头部的智能化供应链和企业强强联合,充分利用好中国的供应链优势;
第二,由于豪华车企供给经销商的零配件价格高昂,导致很多车主脱保后就选择离开4S店体系,因此豪华车企要给经销商留好合理的利润空间,对汽车零配件进行价格重构,把零配件价格降到接近市场价格水平,才能保证渠道的健康发展;
第三,豪华品牌对经销商进行多方面的扶持,从而留住头部经销商,做好品牌售后服务,更加完善的渠道网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