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鹏P7+:高阶智驾全系标配,无需付费选装

    晓寒船长头像晓寒船长头像
    晓寒船长2024-10-28

    日前,小鹏汽车“小鹏P7(图片|配置|询价)+AI智驾技术分享会暨首发AI天玑5.4.0先享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小鹏汽车副总裁、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博士、小鹏汽车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分别介绍了小鹏端到端大模型的技术优势,和首发搭载在小鹏P7+上的AI天玑5.4.0版本。

    小鹏P7+作为小鹏最新一款车型,在智驾上有两大变化:

    1、放弃激光雷达,转为视觉为主的AI智驾方案。

    2、放弃此前的智驾选装策略,直接全系标配高阶智驾方案,不再区分Pro和Max版本,且智驾系统无任何选装和付费项。

    P7+商业模式的转换,将大幅提升P7+车型的竞争力。因为同级的车型在智驾方面,大部分都需要选装。

    而技术架构的转换,则是小鹏能够做出这种商业模式转换的底层原因。因为不需要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所以其硬件成本更低,能够负担的起这种模式。

    当然,硬件成本虽然降低了,但是软件的难度其实是高了。

    正如小鹏汽车智驾负责人李力耘博士强调“有能力才能一套智驾软件标配全车系”。对于智驾的研发和量产而言,覆盖的车型种类越多,数据收集的丰富度就越高,但面临的挑战也越大。只有具备极强的平台化、自动化能力以及工程体系能力的车企,才能实现“一套软件标配全车系”。

    但软件通用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扩大销量来分摊成本。并且因为是所有车型一起分摊,分摊到每台车上的软件成本实际上很快就下来了。

    并且所有的车型都是一套方案的时候,开发的效率更高了、开发的成本也降低了。

    小鹏P7+上市后,将率先搭载小鹏最新的智能化系统——AI天玑5.4.0。

    作为将AI技术同时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自5月起AI天玑系统已完成了9个版本的更新。而此次AI天玑5.4.0版本将带来共计248项功能更新,涉及AI智驾、AI座舱、AI底盘和AI互联,并于10月24日正式开启公测。

    可不分场景全量使用端到端大模型。相较于上一版本,AI天玑5.4.0的智驾能力大幅提升,如“拟人性”提升4倍、变道成功率提升53%、绕行成功率提升155%。

    小鹏汽车智能体验总监于桐介绍,搭载了AI天玑5.4.0的小鹏P7+将拥有小鹏最强的AI智驾能力,一大亮点是可实现“0速激活,原地启动”。

    同时,针对小路绕行、跨车道变道、汇入汇出口等复杂场景,P7+将实现老司机般的操作。在切换导航、更改目的地、更改路线等特点场景下,新版本做到了无缝切换,实现智驾无断点。此外,泊车能力再升级,AI泊车的泊入率提升了近20%,可轻松应对断头车位、狭窄车位的泊车难题。

    AI座舱方面,AI天玑5.4.0首发了时空光影显示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天气及使用场景显示独特的SR画面,如傍晚可看日落,充电时可追极光。

    AI底盘方面,AI天玑5.4.0版本新增了小鹏AI X-Pedal单踏板模式、AI底盘两大功能。传统动能回收制动体验突兀且舒适性差,相比之下小鹏AI X-Pedal可实现更为精准的踏板控制,平稳减速易操控,在半坡形式状态下还可支持刹停。

    小鹏AI底盘结合智驾视觉感知和大数据路况图层,可实现对底盘的毫米级调整。结合全新悬架模式“舒适+”,可进一步提升底盘的舒适性。

    AI互联方面,AI天玑5.4.0版本首次上线了HiCar、Carlink的互联,安卓、鸿蒙都能实现手车互联。

    在本次活动中,小鹏汽车还透露了自己对端到端自动驾驶的理解。

    李力耘博士首先介绍了目前行业主流的三种端到端发展路线,并进一步分析其优缺点:

    第一种是通过大量规则小模型堆叠的 “大模型”,其需要大量的优秀规则工程师。

    第二种是“车端大模型”,即直接将端到端模型部署于车辆上,虽然见效快,但受限于车端算力,且随着后期训练数据量的增加,容易陷入瓶颈;

    最后一种便是云端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其参数量是车端模型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这是单纯的车端大模型所不可企及的。

    尽管选择前两种端到端的技术路线都能带来一定成效,但小鹏汽车认为,从智驾竞争的终局来看,布局云端大模型才是制胜关键。小鹏汽车较早就在预研端到端大模型的阶段,就笃定要先构建一个强大的“云端大模型”,这也与全球头部AI企业——OpenAI所选择的路线不谋而合。

    据李力耘博士介绍,小鹏云端大模型的参数量将多达车端参数量80倍,如此大的参数量意味着云端大模型能够全面吸纳智驾数据,不遗漏重点信息细节。

    通过大参数量的训练,能够尽可能地穷尽智能驾驶中的长尾问题,以覆盖更多驾驶场景,使XNGP实现L3级的智驾体验。目前,小鹏云端大模型的训练效率已提升了2.6倍,2025年小鹏云端的算力将会达到10EFlops以上。

    对于轻雷达、轻地图的智驾方案而言,高算力大模型既是基础也是门槛。小鹏云端大模型可极致发挥摄像头高信息量输入,8倍提升有效视觉信息量。基于此优势,小鹏汽车推出了AI鹰眼视觉方案。相较于传统的激光雷达方案,AI鹰眼视觉方案的摄像头信息量是前者的80倍,而摄像头能够感知的语义和颜色信息是其100倍,摄像头的反应速度也是其3倍。

    AI鹰眼视觉方案将首发搭载在小鹏P7+上,在体验上会和小鹏现款车型的Max版本保持一致,并且同步更新。

    同时,李力耘博士也强调小鹏的云端大模型是国内首个泛机器人领域的基础大模型,不仅可以应用在自动驾驶领域,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均适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