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图
要说到SUV类下的Coupe车型,首先想到的就是X6、Gle 这俩兄弟,不仅仅具有速度与激情,还具备一定的通过能力。随着市场的细分领域打开,一些自主品牌也嗅到了味道,相继推出对应车型,比如领克05(图片|配置|询价),虽然有点特立独行,但依然阻挡不了“真香”警告。
在活动期间有幸拿到了领克05劲Halo准新车,先从参数开始,对车辆有个印象

参数表
总体来说领克05属于“好开”“平稳”“易上手”的车型,不管是从车身平顺性、操控/操纵稳定性、制动系统还是转向系统都可以“很稳”的控制车辆。我会把我试到的尽量总结出来。
先说此次试驾的条件,以便进行参考。单人、身高184、无其他重载荷设备,所有测试都在“舒适模式”下进行,在这里分为4大块来说。

网图
一、行驶动力系统:
1.1油门与制动:
(1)在日常城市工况,1-3挡之间,发动机降档加速时偶尔会有一点点顿挫,2-3挡发生的频率较1-2挡更多,都没有明显拖拽感,且顿挫控制不错,不会感觉不适。整体来说发动机与变速箱的配合很默契。
(2)在“舒适”模式下(其他模式没做测试),油门踏板力度和力反馈很线性,不需要适应油门响应。Tip-out起步时1(2)/3油门线性且慵懒,Tip-in全油门时前段依旧慵懒,但会延迟爆发,突兀感明显,在城市工况(30-80Km/h)和高速工况下(>80Km/h)也是如此,不知是TCU在舒适模式下调教的原因,还是其他因素,此时如果对车辆有一个急加速预期,那么实际与预期还是有些不符。这也是我开过少有”舒适“模式下涡轮延迟长爆发突兀的车型。仅限自身感觉。
(3)有意思的是制动踏板的减速机制也类似于(2)油门踏板,在踏板1(2)/3时,空行程较短,减速度的建立和反馈力度很线性,不会感到过多的前后耸动,随着踏板力度的增加与车辆减速度无明显滞后,减速度可预期可以很好的控制车辆制动,几乎不需要适应踏板特性。但踏板过了2/3时,踏板力度显然增加,制动力度也变得更加敏感,与之前完全两种风格。同时油门和制动踏板位置的高低合适,左右位置不卡脚,在长时间驾驶城市工况和山路工况下不会觉着腿部肌肉疲惫。
1.2车身控制:
对于运动型家用车来说,悬架压缩与回弹处理的比较合理,不会过于“偏科”,不会一味的把重点放到支撑上,而忽略轮胎的贴地性。在>75Km/h过弯时,悬架支撑、侧向支撑、车尾跟随性很舒服,不会感觉车辆重心都在外侧,使车辆很拧巴。另外前后轴运动较为平衡,在行驶时没有太大感觉前重后轻或前轻后重感觉,即使在转弯加速时也很少有这种感觉;其次在过坎时上下运动幅度也比较平衡,没有前平后顶与横摆的的感觉。同时车辆不会因方向运动不平衡,产生过大、不一致的位移,导致乘员受力不平衡。
1.3振动隔离:
在连续激励路面行驶时,可以过滤很多细碎振动,也能过滤一些起伏路面的颠簸,由于是suv车型悬挂行程也会较大,会有细碎振动,但车身平稳跟随性强,方向盘和座椅均有轻微路感。在间接激励路面行驶时,过铁路交叉口和减速带,虽然冲击感较大,有较强的突然性,但没有受到垂直方向以外的振动,同时车辆可以迅速衰减震荡,让车身稳定下来,并且车身没有过多的余振。
1.4转向系统:
转向对于我来说有点偏沉(开惯运动车型的忽略),不管是在哪个模式下。在低速行驶转直角弯、掉头时,随着角度的增大转向力也会轻微增加,如果未适应转向速度,导致无法高效的转到最大转向角度,错过预期位置。另外方向盘的力矩空行程和响应空行程控制的比较合适,方向盘转角变化与车轮转动方向变化关系很线性,不会过于敏感,在连续激励路面不用频繁调整行驶方向。即使在“连续”中小幅度转动方向盘时,转向系统也可以将方向盘角度精准的传递到车轮上,以达到预期位置。
1.5操控/操纵:
在车辆稳态转向时,对此施加额外转向角(未制动),让车辆在更大的转弯半径中重新建立车身姿态,随着重心不断的变化,车身姿态依旧可以很好的跟随车辆运动状态,未明显感受到车身迟滞、车身摆动。在80Km/h急减速入弯,导致前轴负荷和摩擦力增加,领克05有效的降低俯仰程度,在载荷转移时让车辆重心更加平衡,降低前轴压力,缩短俯仰时间,同时控制轮胎的垂直载荷力,让车辆有着较高的循迹性,减少转向不足的可能性(印象中同一级别某合资品牌车辆过弯时会有转向不足的情况)。所以车辆在整体调校上有着不错的技术,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对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侧倾刚度、重心高度、侧倾中心高度,悬架几何一系列的参数中,寻找更适合车辆定位的调教。
这也不是吹得这车有多好,与那些底盘低,前后比例平衡,专注操控的车多少还是有所区别,这辆车会显得比较“沉稳”,而不是灵活。
二、NVH:
2.1风噪:
由于当天天气较好,没有测试到逆风和测风的情况,所以只能说高速下风噪的情况,>100Km/h时,明显增加,风噪主要来源于天窗、A柱附近,由于没有分贝仪,全凭感觉,仅供参考。
2.2路噪:
在中低速时,路噪声音控制的还不错,>80Km/h后,个人认为路噪会大于风噪,感觉路噪的声音频率更高。
2.3环境隔绝:
在潮湿砂石路面(干燥砂石路面没有测试到)时,容易卷起砂石,敲击声音和频率很明显。
2.4异响/共振:
可能是准新车,在快速过坑洼路面,未出现异响/共振。
三、人机工程学:

后排视角
3.1视角:
前排视角比较好,透过前窗、侧窗、A住、发动机盖,没有压迫感,可以很好的观察周围情况,但通过内后视镜看后窗,有点偷窥的意思,视野狭窄。后排视角较差,前排为运动座椅,座椅位较高挡住前方视野,由于车身造型缘故,后排侧窗较小,加上前方视野不好,显得较为压抑。
3.2座椅:
座椅对我个人来说,没有包裹性(可能个人体型缘故),但支撑性不错,而且久座后,屁股酸疼。另外座椅加热,效率较高,但只有屁股加热,腰部不加热。座椅通风效果到是很满意。

后排腿部空间
3.3空间:
前排空间不错,头、肩、肘、腿、脚都可以放在较舒服的位置(某些车中控或屏幕顶腿),有踏板的缘故,上下车也很便利。后排空间就稍小,头、腿、肘会感觉局促,但后排开门角度很满意,不会过小或过深。
3.4材质:
所触碰到的都是软性材质,摸起来很舒服。

抠唆的后排门内饰板

宽敞的后备箱空间
3.5储物:
前排储物能力很中规中矩,后排稍逊,门内饰板连瓶水都放着费劲,真不给后排面子。但后备箱空间对于紧凑型车来说,是完全足以。
四、车机便利性:
4.1娱乐系统:
开机较慢,该有的功能都有,菜单的层级也较低,方便常用功能的查找
4.2车辆相关:
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个年代倒车影像还会稍稍卡顿,好几次都是连续卡顿,刚启动时候我能忍受和理解,但我开了一段时间,我真的是emmm。
4.3空调系统:
制冷和暖风速度很快,未出现共振、管路、冷却、压缩机噪声,这个系统我很喜欢。
总结:
在整体机械素质上还是挺满意的,能让动力系统更平顺一点就更好了,让车辆的响应在预期之内,可以从容的变道超车和行驶。毕竟运动和舒适无法兼得,但是可以相对。领克05在“舒适”模式下可以让人很轻松上手,主打的就是一个“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