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上市43天已经交付一万辆车,如果刨去生产与交付环节的时间差,同时再用76秒节拍去衡量这个生产量是严重对不上,43天生产1万辆那么平均一天才生产232辆车,而节拍是76秒,那么每天按照工作8小时的单白班计算也应该有8*60*60/76=378辆,这严重对不上啊……这个交付速度显然是不合投资者的胃口,和吃瓜群众类似,他们觉得交付的曲线应该都是线性的,计算的公式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此爬产阶段用这公式是不合适的,为什么我们经常说一款车卖爆了之后交付则是面临的一道最重要难关呢,因为生产环节有太多你想象不到的问题了,对于小米汽车,他们比客户着急、比投资者着急,小米SU7的订单已经开始被蔚来和智界等竞争对手抢单了,你说小米能不着急生产嘛。今天就以工厂参与者的经历去分析下生产环节会有哪些问题,这块可能是很多人的盲点,也正常,如果没有新势力问界和小米把汽车卖爆,生产环节的那些事永远不会出现在台前。
一、质量问题在爬产初期会有很大的挑战
对于生产环节来说,质量问题是制约产能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了质量问题必须解决掉,否则无法生产,一般在爬产阶段,质量问题常常表现在匹配和装配类的居多,但是一般来说问题都不大,但是查找原因的过程很浪费时间。以我的曾经工作经历简单说下匹配类的问题案例。
1、白车身的四门两盖匹配间隙过大问题
这种问题影响的当然是焊装车间,那么查找起来还算是简单吧,这种问题一般都会有临时应对方案,但是节拍就满足不了啦,如果特别严重那么也会停线来排查问题的原因,一般排查到最后基本都是手工线的部分容易出问题,而自动线由于高精度的滚床和机器人焊接,误差都非常小,比如定位的滚床都采用编码尺定位,精度可以得到0.5mm,而机器人精度则更高,达到0.1mm没问题。和自动线相比,手工线定位主要靠夹具上的定位销,定位销是有磨损的,靠人员去检查和更换,所以这块就不容易控制,要不然所有的制造企业都在少人化呢,能上自动线就上自动线,质量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白车身尺寸测量
2、总装车间的零件装配后间隙不均问题
这种问题可能原因两方面,一是焊装的白车身安装尺寸孔发生偏移,这种问题就得顺着工序往回找,很可能最后找到冲压车间的冲压件来件空位不正的问题,经历了多了就会发现各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最后出现问题,只不过问题呈现的工位和表现出的后果不同而已;第二个就是零件的问题,比如大灯安装时出现间隙过大, 也不排除是大灯单件的尺寸偏差带来的问题,这种就需要上检具来确认问题,甚至去大灯供应商处排查原因,这一些工作都需要时间,而排查的同时带来的可能就是停台,停台就意味着不能生产,那么节拍当然达不成了。

大灯的安装定位
二、设备存在的瓶颈点
在爬产的初期,两个最辛苦的板块,一个是质量,另一个就是设备,设备这块在量产前期只是验证通过性,但是正式上量之后就会存在各种“磨合”的问题,就像两个陌生的人,初次见面还好,偶尔聊上几句也还行,一旦要让两个人连续的聊起来,聊个不停可能就会出现话不投机的问题,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是确实会存在问题。存在的问题分布在生产制造的四大车间都有,甚至连外协件的供应商也可能存在这样的设备问题。几大车间的停台也是各有特点:
1、冲压车间以磨具类的居多,一般不停台,一旦停基本就是个大的,比如某个零件的轴断了等等;
冲压模具
2、焊装车间大小停台都有,小的停台一般是自动线检测零件检测不到位,可能由于零件变形或者夹具/抓具的传感器位置调整不佳造成的;大的停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设备的软件调试漏洞带来的,以机器人和周边配合设备居多,如两个机器人的干涉区存在设定不合理导致两个机器人相撞、或者机器人与旋转夹具台相撞等等,撞了之后至少需要修复夹具或者机器人抓具的位置,没有一两个小时下不来,如果维修人员是新手居多,那么两三个小时也是它,这里的维修速度靠经验堆出来的。另一类就是网络故障了,现在的自动线非常多,如果选择的是西门子的PLC,那么一般采用PROFIBUS通信方式,而存在的潜在停台故障就是网络故障, 这种问题最难搞,举个曾经经历过的停台案例,也是量产初期,一条自动线偶发网络故障,出现后一复位就能消除故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又出现了,极其不稳定,一条自动线涵盖了机器人十几个、夹具台十来个、焊钳几十把,另外小的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全部都是网络连接的,也就是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此问题,对于一个新的团队,像小米汽车这样,如果维修团队经验不足,一旦遇到这样的事情那简直就是灾难。当时现场停了一天半,各种领导、领域的专家、设备调试的供应商齐上阵,最后发现的问题是因为其中一个夹具台的地线没有接好,一个焊接机器人焊接时的电流对网络产生了干扰,进而产生的网络故障,措施也很简单:给夹具台接一根地线。

焊装车间设备
3、涂装车间主要是喷涂为主,停台的类别主要体现在喷涂机器人和高温水,喷涂机器人的喷头经常出现堵塞的情况,这种停台时间不会太长;而高温水相关设备出现问题,基本停台都以天来计,修复时间不算,修复完高温水的升温过程就会消耗非常多的时间。

涂装车间设备
4、总装车间的设备停台也会有,但是不会很多,因为总装的设备都是那总比较轻负荷的,设备基本以滚床类和滑轨类的居多,只要不发生磨损情况,一般不会有大停台,当然前提是不要出现网络故障,可能有人会说了,总装怎么会出现网络故障呢,也没有焊接等干扰呀,我想说确实没有这些因素,但是还有老鼠,老鼠经常会在线槽中安家,它们会咬嗑网线,造成网络故障。

总装设备控制柜调试初期——紫色为网络线
三、节拍提升存在的影响
一款车订单爆了,主要矛盾当然体现在生产环节了,即便把所有停台都消除了,那么接下来的目标便是想要提升节拍,或者把整个生产环节的短板提升,那么这就涉及到生产改造,小改可以在周末,大改就只能赶在节假日,如小米刚刚过去的五一也进行了停产改造,这总改造也可能是针对前期出现的顽固性设备问题进行改造,也可能对节拍的瓶颈点进行改造,不过从小米的回答看,改造的是设备问题,也就是小米也经历了设备故障的问题,可以说这些雷对于新势力都会再走一遍,有点像投资,只能自渡。

小米汽车的设备改造
四、人员的熟练度
人员的熟练度也是满足生产设计节拍的重要环节,在我眼里,总装车间对人员的要求最高,以车门线为例,我觉得工序是最复杂的:安装的零件多且工位之间比较紧凑,这个节拍的提升就要靠不断的实际装车练习,别无他法,也就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不断的提升熟练度。

总装车门线
五、售后质量问题的更改
这个主要体现在研发领域的工作,虽然不影响生产节拍,但是也会间接产生影响,举个例子,比如售后反馈玻璃防夹存在失效的情况,那么排查问题时就需要去车间留车,反复拆装门板,调试录数据分析,这些过程就需要车间的人员花工时来完成,从大的角度看,这是占用车间工人工时的,那么就是对生产造成了影响。而同时车间对下线发现的车也会进行集中放置,这又会打乱车间交车的节奏,这也是影响生产的一种表现。

质保人员对下线车辆的检查
售后问题更改后也要经过工厂的试装和验证,这也需要时间和特殊的安排,都会打乱车间的生产节奏。
总之呢,我们看到的小米SU7上市43天已经交付一万辆,投资者可能不满意,但是背后的小米汽车团队一定是付出了非常大的艰辛才换来这个成绩,这个阶段,质量、人员、零件、设备、开发等因素都搅在一起,交付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理顺,这个背后的东西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有个大概的了解。还记得问界去年的产能提升嘛,大家也是在说为什么产能这么慢,问界的提拉产能速度是创造了奇迹的,如果传统的主机厂要想达到问界的提升速度基本不可能,有过生产制造经历的都能理解。所以小米汽车也是好样的,这个交付速度已经属于很不错的水平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