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工信部单忠德:将加快推动电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出台

    中国经营报头像中国经营报头像
    中国经营报03-17

    本报记者陈燕南北京报道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出了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总动员。十年来,我国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决有力推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建成了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绵亘百年的汽车产业在新时代焕发了新活力。”3月1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表示。

    根据单忠德介绍,十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从当时的7.5万辆增长到950万辆,全球比重超过60%,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1%,为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我们向国际社会供应了性价比高、品类丰富、质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车原材料、零部件和整车产品,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不过,单忠德也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国际上看,还需要共同构建畅通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维护公正透明的经贸规则,更好地赋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内看,车用芯片、基础软件等还要加强攻关,新能源汽车低温适应性、安全性、充电便利性等还需要持续提升。

    单忠德表示,我们坚信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美好愿景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已经深入人心,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实现提质、降本、增效是全球化发展的可能规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们对产业发展未来充满信心。

    对此,单忠德进一步表示,将从四个方面加大赋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高质量、系统性、国际化发展。

    一是将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科技主体地位、加强人才的汇聚,支持链主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实施主体,建立技术攻关、平台支撑、示范应用协同的创新体系,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加快新一代动力电池、车用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

    二是将完善政策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生态。进一步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遏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加快推动电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出台,健全落后企业退出机制,开展集团化管理试点,支持优势企业提质降本、兼并重组、做强做大,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引导传统汽车企业依据自身的技术、渠道优势和开放合作加快转型,严厉打击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三是将加大推广力度,不断深化跨域融合创新。研究制定汽车以旧换新、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政策,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积极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加快路侧感知、网联云控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城市级的示范应用。

    四是将坚持国际合作,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指导汽车企业国际化联盟,建设第三方技术政策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造福世界。同时,坚持国际化创新、全球化发展,我们欢迎世界各国企业加大在华汽车投资和技术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编辑:张硕校对:燕郁霞)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