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苹果造车十年不成 源于ICT行业的路径依赖

    出行放大镜头像出行放大镜头像
    出行放大镜03-15

    苹果虽然看到了汽车产业的巨大变革,但无论是对于汽车行业的认知,还是造车项目在技术路线、战略方向上的摇摆,都未能走出其在ICT行业的成功舒适圈。

    眼高手低,多年前,大学毕业生还很吃香时,不少用人单位喜欢用这个词来形容“眼界高但实际操作能力差”的名校毕业生们。

    看了近期关于苹果造车为何失败的一系列媒体分析,小编的头脑里涌现一个词:眼高手低。

    眼高方面,作为智能手机时代的行业霸主,过去二三十年全球最耀眼的科技明星企业,苹果造车,无论是苹果公司自身还是股东投资机构、社会舆论,都抱以很高期待。

    造一部伟大的手机后,造一部伟大的车。有苹果手机这样足以载入史册、“划时代的科技杰作”在前,苹果公司对于造车这事,当然希望能够像当初重新定义手机一样,重新定义汽车,开创新时代,引领科技潮流。

    10年来,虽然苹果从未正式公布过其汽车,但诸多细节还是透露出这个项目的高期待:项目命名“Titan泰坦”,坚持L5全自动驾驶,造型拉风,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头等舱般的内饰设计,12万美元的定价等。

    华尔街等投资机构对于苹果造车的期待同样是划时代的:“一辆苹果汽车将是史诗级的”。汽车行业,不管是特斯拉,还是大众、福特等传统巨头,都把苹果汽车视为最具竞争力的对手。

    但心理学与众多育儿专家告诉我们,过高期待会毁掉原本身心健康的大人和孩子。在科技创新领域,面对技术快速迭代、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环境,过高期待同样会成为创新的绊脚石。

    背负过高期待的苹果造车,很难避免左也不成,右也不是的“手低”。

    01

    “眼高手低”

    苹果造车十年未成

    如今回顾,苹果造车项目的实际进展,就像缺乏经验的新手一样“手低”:高阶自动驾驶不成,量产车时间也一再推后,哪头都不占。

    从一开始,对于苹果造车是否应该亲自下场造车,还是委托外包,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到底从高阶一步到位还是从低阶起步,苹果就没有想清楚。

    十年间,苹果汽车项目换了五位负责人,平均每两年换一任。研发思路、战略方向摇摆不定,高管团队动荡不断:

    第一任(2014-2016)负责人苹果设计副总裁史蒂夫·扎德斯基( Steve Zadesky ),他曾是福特工程师,还曾参与苹果iPod和iPhone的设计和开发,硬件开发经验丰富,主张从“有限自动驾驶”、即L2开始入手,先造出整车。

    第二任(2016-2018)负责人是苹果已退休的硬件高级副总裁鲍勃·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虽然是苹果硬件工程团队的负责人,但他上任后苹果造车项目放弃硬件(造车),全力主攻自动驾驶的软件开发,大量硬件开发人员流失。

    第三任(2018-2020)负责人是曾主导Model 3(参数丨图片)量产项目的特斯拉副总裁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他的加入被外界视作苹果仍计划自己造车。他上任后定分阶段推出自动驾驶功能。

    第四任(2020-2021)苹果机器学习副总裁约翰·詹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负责“监工”造车项目,在他推动下,苹果积极寻找外部代工合作伙伴,想用代工外包的的方式来造车。

    第五任(2021-2024)也是最后一任主管凯文·林奇(Kevin Lynch)曾任Adobe Systems首席技术官,他上任后重启整车研发,并积极与零部件供应商接触,还将自动驾驶目标从L5调整至L4,今年年初又调低至L2+级别。

    当然,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初期,有太多不确定性,技术路线、战略方向有争议十分正常,有调整反复也在所难免,但要想做出成绩,还是要保持一致性与稳定性。

    可惜的是,苹果造车项目在关键技术路线上不断摇摆,反复横跳,造成高管不断出走,人才大幅流失。导致十年过去,量产车见不到影子,自动驾驶也没实现关键突破。

    如今,特斯拉、比亚迪等已然成气候,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越走越远,难以追赶的苹果只能壮士断腕,忍痛砍掉重金投入十年的造车项目。

    02

    未能摆脱路径依赖

    苹果轻视了造车

    含着金钥匙诞生、备受期待的苹果造车项目为何难产?战略定位不清、技术路线反复、管理团队动荡、市场竞争残酷等,众多媒体给出了很好的分析。

    《出行放大镜》认为,归根结底,苹果造车受制于其在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行业的巨大成功,既没有打破自己的成功舒适圈,也没有足够铁腕的掌舵者。

    具体而言,在造车的战略方向上,苹果陷入路径依赖,过于依赖在ICT行业的成功模式。比如在是否自建工厂大规模造车上,苹果始终没能拿定主义,其更倾向于通过手机领域盛行的外包代工模式解决造车。

    2014年正式启动造车项目后,苹果就开始寻找代工造车的合作伙伴,从最开始的宝马、戴姆勒,到大众,再到2021年间密切接洽现代、丰田、SK集团和LG电子等多家日韩汽车制造商与供应链企业,2023年甚至传出奇瑞代工。一系列真真假假传闻下来,苹果把国际汽车汽车巨头谈了一遍,最终没有下文。

    没能谈成代工合作方的原因,从苹果对于果链企业的强势掌控略见一二:苹果手机的毛利率高达30%以上,而苹果的代工巨头富士康的毛利率只有1-2%左右。即便如此,为了压低制造成本、保障供应链安全,还在富士康之外寻找其他的代工伙伴。

    苹果果链上的企业,需要在苹果指导下打造专门为苹果代工的生产线,并引进特殊的设备接受苹果的全程监管,离开了苹果,这些设备和产线就没有用武之地。还有欧菲光等果链供应商因失去苹果订单利润大跌陷入困境。

    苹果在“果链”帝国中绝对的王者地位,汽车制造上与供应链企业早有耳闻,不是万不得已生存堪忧,知名汽车制造商与供应链企业不会自降身价,成为代工乙方,哪怕客户是大名鼎鼎的苹果。前大众集团CEO迪斯的表态很有代表性:大众不会降级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合同制造商

    特斯拉凭借2019年在中国建厂,不仅解决融资难题渡过生死劫,更依靠中国汽车产业完善的产业链突破大规模制造难题,销量开启强势增长周期。

    感受到压力的苹果虽然着急推动量产,依然并未下定决心重点押注中国,依靠中国汽车产业强大的供应链快速推进量产。而是和日韩企业密切谈判一轮,最终还无果。

    03

    大规模制造

    仍是汽车行业的核心所在

    在代工造车这件事上的摇摆犹疑,说明苹果对手机产业与汽车产业的不同缺乏深刻洞察,对汽车产业大规模制造的高难度高门槛缺乏足够了解。更重要的是,苹果没有看到智能电动车背后,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巨大创新空间与机会。

    反观马斯克对于汽车大规模制造的认知:“汽车制造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设计总是被高估,工厂总是被低估”,“原型车容易生产,大规模生产难,实现正现金流更是痛苦”。特斯拉能超越苹果成为汽车行业的变革者,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的苹果,已经不是乔布斯时代的苹果,缺乏足够的创新性,不仅仅在造车上遇挫,在其他领域也没能拿出足够重磅和震撼,能够引发产业变革的新科技新产品。

    背后原因在于,缺乏极具开拓性且强有力的企业掌舵者。乔布斯那样极具开创性的企业家永远只是少数,如今家大业大的苹果公司,是库克这样的守业者在掌舵。

    以“共识决策”闻名的库克虽然看到了汽车产业的巨大变革,但无论是对于汽车行业的认知,还是苹果造车项目在技术路线、战略方向上的摇摆,都表明他不是乔布斯那样的企业家。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最危险的事就是只根据以前的逻辑采取行动。”陷入ICT领域路径依赖的苹果,正失去一代科技霸主的光环。全球科技企业、创业者们效仿追捧的科技明星与创业偶像,也转向特斯拉、OpenAI等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

    重软件轻硬件,制造外包,只做产业链中利润更高的部分,这是苹果等ICT科技巨头的成功经验,但这套玩法,至少目前在汽车行业玩不转走不通。大规模制造,依然是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ICT行业的技术与理念,还需要和汽车制造更深入的碰撞融合,而不是将ICT行业的成功模式直接照搬、套用到汽车行业。

    图片:来源网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