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国汽车品牌,还是太多了

    车市聚焦头像车市聚焦头像
    车市聚焦02-02

    在造车热最巅峰时期,曾有300家企业排队申请造车资质,62家造车新势力发布新能源战略。如今,留在市场上且有销量的造车新势力,仅剩17家。大浪淘沙,新势力领域总算风平浪静。但是,算上传统车企,中国汽车品牌约在100家。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还是太多了。

    1.市场增速放缓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年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销量数据的确亮眼,但这是厂商大幅促销及政策扶持等推动下取得的成果。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讲,去年透支了今年的消费力。

    2024年还想保持去年那般亮眼表现,可能不太现实。中汽协也表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汽车市场体量难有太大涨幅。

    中汽协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310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约为2680万辆,仅比2023年增长不到80万辆。而且,扣除整车出口量之后,国内市场销售的汽车,其实只有2200万辆左右,这一数字低于2017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

    假设今年中国国内汽车销量2200万辆,100家品牌均分,每家也就22万辆。够吗?北京现代刚刚4折出售的重庆工厂,整车年产能为30万辆。显然,北京现代如果一年只卖22万辆,重庆工厂都难以维持正常运转,更何况它还有其他工厂。其他厂商,大同小异。也就是说,一年只卖出22万辆汽车,绝大多数品牌都“吃不饱”。

    未来呢?很难说。任何经济产业都遵循一个发展规律,达到顶峰值后便会出现衰退。而中国汽车市场体量,恰好已经在天花板附近。私以为,如果没有出现额外刺激因素,中国国内乘用车市场年销量,可能长期维持在2200万辆左右。

    上百家汽车品牌瓜分一个蛋糕,有多少能吃饱呢?

    2.利润大盘不高

    中国汽车利润大盘,也撑不起上百家品牌。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披露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分项数据,包括全国及各省份家庭用车价位情况。数据显示,81.4%的有车家庭,汽车价格在20万元以下。其中,47.6%的家庭汽车价格不满10万元,占全部有车家庭的38.7%。

    尽管现在数据肯定已有变化,但预估比例和结构不会有大幅度变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购车需求,都在20万元以下。

    众所周知,汽车价格越高,利润相对更大。2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整体占比虽高,但利润盘很难说大。更何况,中国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对于刚需性车型要求颇多,品牌利润空间往往会被无限压缩。主流市场利润蛋糕,让80余家车企分,我想,绝大多数都吃不饱的。

    3.汽车产业受挫

    撑不起,倒也不是什么事。大家有序竞争,各自占领一片市场,无非就是赚钱体量不同罢了。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家眼里容不得沙子,都是掏家底般搞竞争:你家今天降5000元,他家就能下调10000元;你家配置空气悬架,他家就能装女王座椅。

    无节制的内卷竞争,首先“受伤”的就是车企。

    自主造车新势力里,实现盈利的就只有理想和埃安。如果考虑过往亏损,其实它俩还是没赚到钱。自主造车新势力,至今还在做亏本买卖。传统车企倒是能够实现盈利,但赚钱速度正在放缓。去年合计卖出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净利润同比增长约86%,2022年这个数字可是400%。比亚迪都是这般模样,其他车企可想而知。

    车企作为甲方,没有吃到什么肉,作为乙方的供应商,自然也喝不到什么汤了。

    改方案、压货款和引入非车规企业等,车企会想尽法子逼出降价空间,用“压榨”一词形容可能都不为过。供应商为了保住生意,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拦业务。偷工减料肯定不行,就只能在人工等方面想办法挤出利润。总之,供应商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当然,经销商也没有什么安逸日子过。广东永奥“暴雷”事件,已能说明一些事实了

    主机厂、供应商和经销商,都挣不到什么钱,中国汽车产业又怎能健康发展。

    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5%,低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8%的平均水平。而且,最近十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呈现下行趋势,2015年这一数据还能达到8.7%。汽车产业是一个重技术行业,必须重金投入研发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利润率偏低只会制约研发,若是技术一直停滞不前,中国汽车产业永无抬头之日。

    综上所述,中国汽车市场不需要那么多汽车品牌。所以,汽车行业必须大洗牌,让弱不禁风的车企淘汰出局?

    优胜劣汰,自然法则,无可厚非。但若是可以,车少更希望中国车企“走出去”。去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出口浪潮已然袭来,中国车企要抓住风口积极出海。更何况,我们的新能源技术甩外资车企好几条街。

    中国车企们,大大方方“走出去”吧,让老外见识见识国产车的技术。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