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NOA赛道研究:预计2024年渗透率10%!中算力平台迎窗口期

    高工智能汽车头像高工智能汽车头像
    高工智能汽车2023-11-01

    从基础L2到L3的产业演进中,NOA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值得被密切关注。

    对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玩家,其关注的点有所不同:①对于整车厂来说,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监测的数据,基础L2的一体机产品已经趋向于成熟,处于快速渗透期,智驾竞争已经过渡到NOA阶段;②对于Tier1、Tier2来说,在基础L2阶段,智驾产品(一体机)的单车价值量为1000元左右,NOA(域控+传感器)的单车价值量提到3000-30000元左右,市场空间真正出现数量级提升;③占整车成本的真正提升,有望在整车供应链获得一定博弈权,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到科技产业的演进,供应商们也在寻找自身的分工和角色。

    此次文章内容主要集中于中、高算力平台,拥有极致性价的低算力平台后续单独探讨,本次探讨问题包括:

    ★其一,NOA究竟正如何发展?

    ★其二,通勤NOA会给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其三,典型的中、高算力芯片是怎么样的?

    图片来源:「微报告」为何2024年NOA渗透率可以达到10%?

    从产品结构上看,NOA解决方案主要为: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高精定位+高精地图/adas地图,地图可理解为先验传感器)+域控制器+软件(底层OS+中间件+感规控算法)。

    从整体数据端来看,标配维度,2023年1-5月NOA交付14.94万辆,同比增长92.77%,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市场渗透率为2.03%,处于小规模导入期到大规模放量(以10%渗透率为界)之间。

    但较为特殊的一点是,NOA搭载量的头部特斯拉、蔚来、极氪等仍在探索的收费策略为“硬件标配+软件选装”,囊括该部分,以标配+选装的维度,2023年1-5月渗透率已达到6.07%,如果在新能源车市场,标配+选装的渗透率则已经达到19.33%,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关注的数据。且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变量因素,即特斯拉FSD的入华节奏,以其在NOA市场的占比,一旦释放将给市场带来冲击。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此前预计,2024年NOA前装标配渗透率将达到10%。

    那么,其一,NOA究竟正如何发展?

    以算力平台来划分,NOA有中、高算力平台两种典型的解决方案(极致性价比的低算力平台另行探讨),具体来看:

    增强版高速NOA(+通勤NOA)方案,算力平台20-200TOPS。进入2023年,这一细分市场格外火热。主机厂/Tier1方面,除特斯拉外,典型如理想L7、L8的Air版本和Pro版本,比亚迪腾势N7的Orin-N版本,大疆在成行平台,毫末的HP370、HP570方案;

    算力平台方面,地平线的J5(128TOPS),英伟达的Orin-N版本(84TOPS)、TI的TDA4-VH版本(32TOPS)正在2023年密集进入市场,黑芝麻智能在2020-2021年推出的A1000(58TOPS)、A1000PRO(106TOPS)亦在该区间;

    城市NOA方案,算力平台采用200+TOPS。在2023年,可以看到的明显趋势是:在功能端,城市NOA开始规模化落地,小鹏、华为等头部厂商开始开城大战;在搭载车型价格趋势上,200+算力平台搭载车型开始从35万以上下探到20-25万区间,典型代表便是智己LS6、小鹏G6,这无疑给降本提出极大要求,这或给国内芯片玩家带来机会。

    算力平台方面,英伟达的Orin-X,华为MDC平台分布于该区间,此外,黑芝麻智能的A2000(250TOPS)、后摩智能的鸿途™H30(256TOPS)亦在该区间。

    图片来源:「微报告」为何2024年NOA渗透率可以达到10%?

    其二,通勤NOA(或称记忆行车/AI代驾)会给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从产业内主机厂/Tier1的跟进来看:

    2023年3月,小鹏汽车首个提出“通勤模式”概念,后续将其命名为Ai代驾,根据2023年10月披露的信息,小鹏汽车的城市NOA开城和AI代驾两条线并行,后者在2023年10月开启小规模测试,在年内向部分用户开放。

    其中,AI代驾功能不受城市限制,开启AI代驾功能后,用户可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起点和终点,手动驾驶一次后即可形成记忆地图,在之后选择该出行路线时就可以使用“AI代驾”功能,实现单独路线/特定场景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

    2023年4月,大疆亮相成行平台,以32TOPS算力平台实现记忆行车,2023年9月,成行平台上车宝骏云朵灵犀版;

    2023年6月,理想汽车在北京望京地区通勤NOA功能测试,2023年8月,宣布将通勤NOA在年内落地100城市;

    2023年10月,毫末智行发布HP370智驾方案,实现通勤NOA;

    2023年10月,百度推出Apollo City Driving,实现通勤模式;

    高工智能汽车注意到,通勤NOA在现阶段,或为解决智驾系统价值与价格问题提供一个过渡点。具体来看,高速NOA场景占市民出行时长的约10%,高速NOA+通勤NOA可覆盖85%左右,在稍稍增加传感器硬件和算力成本的同时,便可大幅提升用户可感知价值。

    这也或给NOA低、中、高算力平台分层发展的态势,带来一些变量:高算力平台在30万元以上车型继续分层发展;加速中算力平台在中高端乃至平价车型的渗透速度。

    其三,典型的中、高算力芯片是怎么样的?

    2022年9月,地平线第三代车规级芯片征程5首发上车理想L8(图片|配置|询价) Pro版,拉开征程5上车的帷幕,根据对外释放的信息,截至目前征程5已累计获得9家车企多达近20款车型的量产定点。

    产品层面,征程5单颗芯片算力128TOPS,至多支持16路摄像头感知计算,同时开放支持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感知、融合、预测与规划控制需求,产品搭载先进的BPU贝叶斯智能加速引擎,具备领先于同级竞品的真实计算性能。

    地平线基于征程5打造了国内领跑于行业的完整、成熟的智能计算开发环境,包含芯片开发套件、量产级硬件参考设计、软件开发工具和丰富的参考算法等,通过开放易用的开发工具与基础设施,生态伙伴能够在地平线的芯片上快速部署智能驾驶算法应用,开发差异化产品方案,抢占市场先机。

    2022年5月,后摩智能发布首款存算一体智驾芯片后摩鸿途™H30, 作为全球存算一体智驾芯片的先行者,其基于存算一体创新架构,为智能驾驶提供强大的计算核心,产品核心优势包括:

    ①强大的AI计算能力:芯片物理算力达256TOPS,大幅提升数据和计算单元的交互效率,计算利用率极高;

    ②高能效比:核心AI处理器能效比高达20TOPS/Watt, 远远领先于传统架构;

    ③低延时:AI计算数据处理时延相较传统芯片减少2倍以上,适用各类时延敏感型场景

    ④用户敏捷开发:提供强大且开放易用的工具链,支持TensorFlow,PyTorch,ONNX和第三方自定义的框架,极大提高开发效率。

    根据对外释放的信息,后摩鸿途™H30 已于今年下半年陆续给 Alpha 客户送测。同时,后摩智能的第二代产品后摩鸿途™H50 已经在全力研发中,预计于2024年推出,支持客户2025年的量产车型。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