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世界名人记(六)中国汽车之父——饶斌(中国一汽、二汽的灵魂)

    砥砺前行头像砥砺前行头像
    砥砺前行2023-10-10

    饶斌,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访苏时,在火车上接见了这位年轻的哈尔滨市市长。晚年岁月 二汽建成投产后,饶斌调回北京,担任机械部部长。


    饶斌(1913年-1987年),原名饶鸿熹,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毕业于同济大学,祖籍江苏南京。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享有"中国汽车之父"的盛誉。

    饶斌曾任中共吉林市委书记、吉林省委委员、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院长、第一二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


    饶斌在中国一汽的成就有很多:

    1.饶斌建议由上海承担引进汽车合资项目。

    2.在饶斌的带领下,二汽建成投产,饶斌调回北京,担任机械部部长。


    中国一汽和二汽的故事有很多:

    1953年,第一机械工业部组织拉开了二汽筹建工作的序幕,并在武汉成立了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二汽最初的选址是在武汉北部孝感专区的黄陂县横店,但考察后发现那里有血吸虫,又看找到了武汉的关山,但那里存在大量工业用水不足的困难,只得又放弃了。最后选择到武汉武昌的长江畔青山地区,其交通和取水都方便,又紧靠大城市,后勤生活供应方便,于是基本确定厂址定在青山。但当时苏联的援华重点项目之一武汉钢铁公司已经选定青山,二汽只能另选佳址。

    1955年,二汽筹备处在西南地区广泛考察后,选定成都郊区牛市口一线作为厂址,筹建二汽,1956年初项目正式上马。但一年以后,因特殊国际原因,国家停建了一批重点项目,其中就包括第二汽车制造厂,至1957年,二汽成都厂正式下马。

    1964年,新中国第一代汽车人摆脱了苏联专家的帮助与扶持。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也被摆上了日程。政府考虑到一汽选址定于长春,属于北方地区,二汽的选址最好定于南方。当然,此次的筹备建厂工作仍由有着丰富造车经验的饶斌主要统筹安排。在精挑细选后,饶斌带着从一汽成长起来的精英们奔赴筹建二汽。最早,二汽的筹建团队看上了武汉青山区的某块空地,但该地已被划归华中钢铁公司(即武汉钢铁集团)使用,故而二汽只能另选他处。经过反复比较勘察,二汽的厂址最终坐落在武当山麓,当时人口尚不足百户的湖北十堰。建设完成的二汽生产规模甚至超过一汽,位居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生产企业。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