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们接触到一位准备买车的粉丝,他的情况大概是这样:家里有一台油车,打算增购一台电车用于上下班等中短途代步,而家里那台车是SUV车型,所以准备在电车中挑选一台轿车,预算30-40万,对品牌档次与操控有一定要求,于是看中了宝马i3(图片|配置|询价),但不太了解这车,想听一下我们的看法,刚好我对这车也有过深度的体验,下面就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先简单介绍下宝马i3的基本情况,其在售车型共分为三款车型,分别是指导售价为35.39万、38.39万、41.39万的2022款eDrive 35 L 、2023款eDrive 40 L曜夜套装、2023款eDrive 40 L曜夜运动套装,本着把预算花完的原则,在算上保费的情况下,这位粉丝可以考虑2023款eDrive 40L曜夜套装车型,下面我们也主要以这款车型为例,展开今天的解读。
放弃其它高端品牌而选择宝马,不少人其实是奔着这套外观而来,这里不是说它的设计有多出彩,而是其品牌赋予的档次是大家比较在意的,包括这位粉丝也不例外,但实际上抛开品牌对其颜值的增幅,单看宝马i3的设计其实也是可圈可点。前脸部分,个人就比较喜欢宝马i3这套3D立体LED大灯,在保留原有“天使眼”设计韵味之余,还通过重构的线条结构,呈现更饱满精致的视觉效果。略有遗憾的是,这款宝马i3的矩阵式大灯与自适应远近光需要单独付费选装,只有顶配车型才会标配。

侧面部分,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我们还真有可能把它误认为成一台燃油宝马,因为它保留了燃油宝马身上的大部分设计元素,比如它没有盲目跟风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尽管如此,它的整车风阻系数也低至0.24,不比某些高端新势力车型逊色。同时其车门下部腰线与导流槽自然衔接,形成泛“L”状,并与车头“L”状日行灯相互呼应,强调了一致性。此外,它还采用宽轮距,配备前窄后宽的轮胎组合,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加上较低的车身重心,为其实现优秀的操控打下了基础。不过,该款宝马i3标配的是18英寸轮圈,需要19英寸也要单独付费选装。

作为一台B级轿车,宝马i3的尺寸还是比较“正常”的,整车长宽高分别为4872x1846x1481mm,与主流B级车的尺寸一致,但它的轴距可就比主流B级车抢眼了,其达到2966mm,已经能和一些入门C级车媲美了,但它是否能带来更宽敞的空间,后文我们再来详聊。

尾部方面,宝马i3让我在体验几天之后仍然能回想起的亮点设计,就属那略显夸张的梯形后扩散器,看上去蛮惹眼的,当然了,这也不说其它部分的设计就不具吸引力,主要是我在燃油宝马车上经常见到类似的设计,已经对它形成了免疫,但有一说一,其尾灯的辨识度还是挺足的,若是后期小改一下,很容易就营造出运动范来。

我们能在宝马i3外观上找回燃油宝马车的熟悉感,其实在内饰也是一样。宝马i3采用全新的内饰设计语言,映入眼帘便是悬浮式双联曲面屏,中控屏向驾驶员一侧倾斜,加上宝马家族式M运动型方向盘,营造的驾控氛围还是可以,只是换挡区域改为袖珍挡把,且没有换挡拨片,多少有点美中不足。另外,宝马i3还能选Sensatec合成皮双色内饰,由火山红与黑色组成,并采用精致的缝线,加上车内较大范围的软质材质覆盖,整体档次感是营造到位了。


在宝马i3座椅上,我们也能见到Sensatec合成皮,除了具有耐磨、美观效果外,其经过升级之后还有了更细腻的触感,同时它的座椅经过加厚处理,加上腿托,以及可选的座椅腰部调节,为其营造了舒适的乘坐体验。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宝马i3有一个足够宽敞的空间基础上,而据我1.81m身高体验,除了后排中间位置因地台凸起略高从而影响了乘坐体验外,其它四个座位都能给我不错的空间体验,具体来看,我可以在前后排获得3-5指头部剩余空间,以及超2拳的后排腿部剩余空间,表现不输同级的主流燃油车。

储物方面,宝马i3车内便携式储物设计足够人性化,基本上随手携带的饮料、水杯都能让我很自然找到存放的位置,不过它的后备厢储物容积只有410L,表现中规中矩,也不能放倒后排座椅来进一步拓展储物空间。

除了前面提及的配置外,宝马i3还有不少配置是需要单独付费选装,比如座椅加热、带HUD抬头显示的智能互联驾驶座舱、电尾门、自动泊车、哈曼卡顿音响。当然了,它也有不少标配项目,如OTA升级、连续语音指令识别、手机APP远程控制,同时具备宝马iDrive 8.0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中控屏采用卡片式布局,界面设计简单易懂,初次接触也很容易上手,而且它还保留了部分实体按键旋钮,也有助于驾驶员开车过程中盲操,或是直接通过语音助手,让他帮你开个空调、开一半的车窗,甚至是与他闲聊,打发无聊时光都可以,但他的整体反应速度与“聪明”程度还有一定进步空间。

最后来讲一下它的驾控与续航表现,宝马i3配备的是一台最大功率为250kW、最大扭矩为430N·m的后置电机,且采用后置后驱,底盘后部还用上了防倾杆,并引入自适应空气悬架,为它带来舒适的滤振效果之余,在每次突然变道试探它的转向时,其仍然能按照我的想法迅速且精准地驶向我指定的方向,相比我开过的一些电动车,它更符合“指哪打哪”的表现。此外,它的CLTC纯电续航为592km,在动辄就是六七百续航的对手面前,宝马i3账目续航不占优势,但据实测,其在模拟北方用户真实用车条件下(环境温度18-31℃),实际续航达成率接近80%,领先不少竞品车型,可见其标称续航足够扎实。
写在最后
从BBA车型的角度来看,宝马i3各方面都没有大的瑕疵,其外观、内饰、空间等产品力基本都达到了主流及以上水平,尤其是它的驾控表现,以我个人感受来看,同级车中很少有比它表现更好的车。所以,大家若是奔着操控来选购一台BBA的电车,那么大可优先考虑宝马i3,如果你也能接受BBA之外的品牌,那么只要这车后期有了较大优惠,它也是不错的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