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不听小鹏劝的李斌:砸钱自研才有未来?

    电驹头像电驹头像
    电驹2023-09-25

    一个冷知识,蔚来一直很神秘的CTO不是别人,正是李斌。

    在近日的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斌首次公开回应了蔚来 CTO 的问题。

    他表示:“蔚来没有 CTO,蔚来的 CTO 就是我,但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 Title 搞得太长了,创始人董事长 CEO 还兼 CTO,太自恋了都不好。但本质上来讲,我就是这个公司的研发负责人。”

    “所以,产品不好、技术不好,你们就说我就行了,每次看到吐槽都是心如刀绞、面壁思过。”李斌说道。

    这句话虽然有些玩笑的意思,但是以一家公司掌门人的身份担任CTO,背后足见蔚来对技术研发的重视。正因为重视,才有了蔚来首届创新科技日。

    李斌在发布会一开始就说:“之所以开一个蔚来创新科技日,是因为大家只认为他们服务好,感觉技术投入不太够,这才要专门展示一下蔚来在技术方面的布局。”

    李斌甚至强调:蔚来在服务方面确实有一些口碑,但做得并没有那么好。而他更希望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是:蔚来是一个非常注重技术研发投入的公司。

    基于此,在首届创新科技日,蔚来毫不吝啬展示其在技术领域的成果和布局。自研芯片“杨戬”、NIO phone、天枢SkyOS、城市NOP+等等……三个小时内发布会,蔚来通过这一个接一个密集的硬核科技,强化“技术蔚来”的标签。

    蔚来的全栈自研体系

    在活动现场,李斌首先向大家揭示了全新的“全栈技术”构架,目前主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能源、全景互联、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车辆工程、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全球数字运营等12个核心领域进行技术布局。

    而围绕着这 12 个领域,李斌展示了一些蔚来的最新研发成果。

    1、自研芯片“杨戬”

    蔚来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芯片NX6031首次亮相,中文名为“杨戬”。至于命名背后的原因,李斌自我调侃道:“很多人觉得我们把激光雷达放在车顶中间就像第三只眼。”

    据介绍,该芯片采用了8核64位处理器,并且加配8通道9bit的ADC,采样率高达1GHz,可高效捕获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原始数据,并将功耗降低了50%,云处理的延时优化了30%,每秒点云处理能力达到8m point,可同时接收原始数据和点云数据。

    根据官方说法,这颗芯片将在 10 月份正式量产。李斌强调,它在激光雷达主控芯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蔚来的圆柱形电池要来了

    在电池系统方面,李斌透露,目前蔚来还在规划一款自己的动力电池。

    不过从发布会展示的图片来看,该电池采用了圆柱形设计。但是该图片是在半年前拍摄,目前或许有了进一步的进展。至于何时发布,李斌卖了个关子:“会在合适的时候发布。”

    3、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 SkyOS

    智能电动车的本质是“软件定义汽车”,而其最底层、最核心的技术是操作系统。在此次科技日上,蔚来发布了自研的智能电动汽车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 SkyOS。

    据介绍,这是首个由车企发布的底层操作系统,涵盖整车系统,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连通服务补能及移动互联。而根据规划,天枢SkyOS全功能量产将在NT3平台车型上实现。

    具体来看,天枢 SkyOS 构建起 1+4+N 技术集群,涵盖车控、智驾、座舱、移动互联等多个领域。其中:

    “1”指的是“SkyOS-H”,即管理程序,支持座舱、自动驾驶域多操作系统需求,并提供安全基座。

    “4”包括四个子系统,包括基于微内核构建的高安全、高可靠、高实时性操作系统“SkyOS-M”、轻量化、高可靠、高实时性操作系统“SkyOS-L”、面向复杂、丰富应用场景构建的高性能操作系统“SkyOS-R”:和以及基于 Android 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SkyOS-C”。

    “N”则是指“SkyOS-核心中间件自研”,包括 SOA 框架、应用框架、OTA、诊断模块、能源管理模块、双安全、分布式处理引擎等。

    简单来说,它的作用就是使各种设备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高效协同工作。

    4、不挣钱,只为服务车主的NIO Phone

    这次科技创新日上,蔚来发布的唯一一款新产品就是这款NIO Phone 。李斌所言,它就是“一款为蔚来车主而生的手机”。换句话说,蔚来不打算靠手机挣钱。

    李斌也明白这一点,他甚至在讲述“NIO Phone是最清爽的系统,因为它是0系统广告,0商业预装”时调侃说,“不要去提供OAID(广告服务)接口,其实也没有几台,挣什么广告的钱呢”。

    另外,李斌还打趣地表示:“NIO Phone谈不上遥遥领先,但非常好用。”

    具体配置方面,NIO Phone采用了高通骁龙8 Gen 2领先版芯片,手机最高可以选择16GB+1TB的内存与储存组合;

    配备2K分辨率的6.81英寸曲面屏,支持1—120Hz可变刷新率;采用三颗为5000万像素的广角、超广角、潜望长焦摄像头,具备2.8倍潜望长焦;

    搭载了5200mAh电池,支持66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和10W的无线反向充电;而在操作方面,蔚来基于安卓系统开发了Sky UI,该系统无任何商业预装。

    而相较于配置,这款 NIO Phone 真正的亮点是它与蔚来汽车的互联互通能力,其核心就是 NIO Link 蔚来全景互联技术。具体来看:

    -通过UWB的超带宽的技术,可以精准识别手机和车辆的距离,并同时进行多台车管理。此外,在无电关机情况下,48小时内依然可以通过NFC解锁车辆的。

    -在车控方面,蔚来首创的NIO Link车控键,可实现30项车手互联功能一键直达,如快速查看车辆状态、停泊位置,便捷完成车辆解锁落锁,落窗升窗,后备箱开启,空调远程调节等。

    -在座舱内,车控的界面就会变成车内调节的“菜单”:显示座椅、多媒体、空调的按钮,相当于把手机变成了遥控器。而且坐进车里,用户基本可以不用碰手机了,因为手机界面可以直接映射到车机直接操作,官方把这个功能叫做“天空视窗”。李斌表示,蔚来车竖屏的好处就展现了。

    除此之外,导航功能也可以在手机和车机之间流转。手机端选好路线后,上车不需要任何操作,路线会自动同步到车机端。同时,如果手机上收到地点信息后复制,在车机上可以直接粘贴。

    总体来看,NIO Phone 本质上是一款以蔚来汽车为中心的手机,它主打的是汽车与手机之间的互联体验。

    5、全景互联 NIO Link

    尽管 NIO Phone 的核心技术能力正是 NIO Link,但是 NIO Link 并非是停留在手机与汽车之间的互联互通。

    根据介绍,NIO Link 本身以硬件为基础,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端路云协同的方式,实现全链路安全且开放的以车为中心的移动互联新方式。

    简单点来说,NIO Link不再受限于传统的车辆互联,超越了车辆和手机之间的简单连接,提供了全链路设备互联。比如通过将手机、穿戴设备、换电站、充电桩、道路设施等进行互联,实现车辆与周围环境的无缝交互。

    另外,蔚来也没有忘记强调 NIO Link 的安全性——NIO Link采用自主研发的全链路安全解决方案,跨设备无缝安全连接,敏感信息只在用户信任的设备之间传输,确保用户数据与隐私安全。

    6、多款应用首发“上车”

    此前,蔚来一直被诟病没有自己的应用商店,无法进行更多APP的下载和应用。此次科技日,蔚来智能座舱发布“应用商店”,40余款App将于9月22日起陆续上,其中有7款应用为行业首发,包括小红书、腾讯智慧停车、喜马拉雅全景声有声书等等,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座舱娱乐体验。

    蔚来还将为NIO Phone用户提供专属的飞书会议、腾讯会议、钉钉会议等应用,可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商务办公需求。

    7、NOP+增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迎来新突破

    蔚来之前被人诟病的还有其智能驾驶,蔚来的智能驾驶硬件是行业中最领先的,拥有4颗orin芯片,算力超过了1000TOPS。但是在功能和体验方面,明显落后华为和小鹏。也就说,蔚来并没有利用好自己的满级“装备”。但现在,蔚来终于提升了。

    -首先是无图。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表示,蔚来智能驾驶具有强大的通用泛化能力,新一代静态感知网络NADLane 2.0可实时感知路口信息,无需高精地图;

    -通过云端大模型NADWWM,提升车辆感知性能;

    -NAD 架构 NADArch 统一了技术架构,带给用户更流畅的智能驾驶体验。NAD 群体智能系统车队的分布式算力已达 38,100 POPS。

    蔚来表示,将通过场景统一、功能统一和有图无图统一、群体智能等方式,来为用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全域增强领航辅助功能。

    按照规划,9月28日,蔚来开启领航心愿单的收集;10月份开始提供全域NOP+服务;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会开启6万公里的城区领航辅助驾驶;明年第一季度实现20万公里的覆盖,明年第二季度实现40万公里的覆盖。

    写到这里,蔚来首届创新科技日所展示的技术成果基本阐述完毕。而这一场创新科技日,也让大家更完整地知晓了蔚来目前全栈自研实力。同时,蔚来所展示的成果,无疑也达到了“秀肌肉”,强化技术标签的目的。

    但与此同时,也让很多人感到疑惑,甚至担忧:蔚来的研发布局太宽泛了。虽然很多车企都标榜自己全栈自研,但是像蔚来这样从三电到智能驾驶、到人工智能、全数字运营,甚至还开辟手机业务...这么大“盘子”,作为一家成立只有九年的新势力车企,真的能坚持下去吗?

    坚持全栈自研的背后逻辑

    “我们要做一个有全球领先的研发技术能力的公司”。李斌说 2015 年蔚来成立的时候,创始团队就已经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

    而在研发投入上,蔚来确实是非常用力。以最新一季度财报为例,蔚来在今年 Q2 的研发费用为 33.45 亿元,同比增长率为 55.6%,环比增长 8.7%,远超过了小鹏的 13.7 亿元和理想的 24.3 亿元。这样的研发成本投入放在国内所有车企中都是遥遥领先的。而且,李斌表示蔚来研发投入的强度不会降低,会维持在每个季度 20% 以上的营收占比。

    这是什么概念呢?特斯拉 2022 年全年研发/营收占比是 3.8%、小鹏是 19.37%、理想是 14.9%。蔚来是 23.7%。

    可以看到,蔚来所坚持的全栈自研真的很烧钱,但与之形成鲜明对应的是,整个上半年,这家新势力车企的净亏损达到109.26亿元。

    对此,李斌在采访中透露,“发布会前,何小鹏托一个媒体给我带话,并且之前也劝过我,不要做这么多投入了,钱一定要省着点花。”何小鹏苦口婆心的劝诫,也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心声。

    可李斌却说,“现在的亏损,更像是一种投资。”他强调:“蔚来是在用近期的研发投入,换取长期足够可观的毛利率。”而这也正是蔚来坚持烧钱,也要全栈自研的底层逻辑——用现在的研发投入,换取长期的毛利。

    而事实上,蔚来的投入已经看到效果,一些领域已经做到“反哺”。

    比如李斌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目前蔚来的充电补能网络业务“是不赔钱的”,这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式的网络建设理念,让更多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用户也能使用蔚来充电桩进行补能。而且蔚来这种“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加电方式,甚至已经成为车型在智能化方面的重要卖点,促进成交,促进销量。

    所以,很多人担心蔚来在补能体系,特别是换电站方面投入太大,会严重影响了蔚来的利润。但结果却是,蔚来的补能网络业务不仅不亏钱,凭借着补能优势反而促进了用户忠诚度和销量。

    这点其实和蔚来要造手机一个道理。蔚来手机既不指望走量,也不靠广告挣钱,可蔚来什么坚持要做这个不赚钱的买卖呢?

    李斌给出的回答是:用户需要。他表示,不是因为手机公司都在造车,也不是因为蔚来造车不赚钱要用手机盈利,而是蔚来用户需要一款与蔚来汽车无缝连接的手机,让蔚来用户能够获得更好的、全周期的智能交互出行体验。简单来说,蔚来手机是为蔚来产品和用户,而好的服务体验,同样也会促进品牌口碑和销量。所以在蔚来看来,这并不是赔本的生意。

    李斌还表示,如果有一天苹果汽车发布后,蔚来车主很可能会因此流失,所以蔚来索性自己做了一把豪华的“车钥匙”,将掌控权握在了手中,这也是对手机厂商的一种防备。

    除此之外,前面我们也提到了,蔚来在包括三电、人工智能、全数字运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果和经验积累。它们虽然目前还没有像加电网络那样,可以成为一套自给自足的运行体系,但也同样极具反哺的潜力。比如此次发布的杨戬芯片,李斌就提到,“这款芯片用上之后,每台车能够省下大几百块钱;如果按照研发费用来看,那么一年的左右就能够回本。

    所以,蔚来并不是乱烧钱,蔚来对于投入研发的底层逻辑是在未来一定周期内,换来毛利率的增长。而这也成为了蔚来在当前依旧亏损的情况下,坚持加大研发投入的核心原因。

    次阅读
    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