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欧盟调查中国电动车,法国带的头?|汽势观察

    汽势头像汽势头像
    汽势2023-09-19


    汽势Auto-First|张驰

    针对欧盟对中国汽车反补贴调查,有人认为被算计了。

    中国车企高调参加慕尼黑车展,为欧洲最大的国际汽车展站了场子、撑了面子。前脚刚走,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13日即宣布展开反补贴调查,指责中国“通过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压低汽车价格”。中国商务部对此反驳说这些措施“将对中国一欧盟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欧盟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宣布启动调查的原因是什么?各国又有什么反应?

    先来看目前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表现,今年在欧洲市场销售的中国电动车份额已从2021年的4%上升至8%,预计2025年会进一步增至15%,但远没到威胁本土汽车品牌的程度。

    事实上,欧洲电动车真正的霸主是特斯拉。此外,欧洲本土品牌大众和宝马,月销量均过万辆。8月份,中国品牌销量最好的MG名爵在欧洲销售6173辆,位列第十,紧随其后的中国品牌是极星、比亚迪、长城。此外,包括蔚来、一汽、上汽大通、小鹏、爱驰、江淮等中国企业的纯电动车,在欧洲的销量约为17788辆,市占率为11.3%,不如大众一家所占份额。

    即使这样还没真正“冒头”的表现,欧洲人还是认为冲击了欧洲品牌电动车的市场份额。麦肯锡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欧洲主要车企已在本土市场失去六个百分点的份额。法国标致雪铁龙所在的集团Stellantis计划在2024年推出两款售价低于2.5万欧元的汽车,尝试以低价策略与中国同行竞争。

    本次欧盟开展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行业认为始作俑者是法国汽车业。随着雷诺在疫情初期退出中国,以及去年广菲特的解体,目前Stellantis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仅剩神龙公司,而且经营明显式微。

    据乘联会数据,目前法系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0.4%左右,在国别细分市场所拿到的份额已经垫底。

    业绩差评,法方企业一肚子牢骚。在广菲克解体时,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表示,中国的经商环境不稳定,中国的汽车政策都有利于自主品牌,对合资不公。

    唐唯实并不是第一个对中国汽车表达不满的法方汽车高管。早在2020年,面对爱弛等中国电动出口至法国,雷诺集团董事长多米尼克•塞纳尔就表示,进入欧洲的中国电动车正在对多本土制造商构成威胁和挑战。

    欧盟这次反补贴调查,欧洲各国也并非铁板一块。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杜登霍夫警告称,“德国汽车工业将面临可怕的局面”、“如果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汽车工业实施反补贴规则,将给德国汽车工业带来严重打击。”德国汽车制造商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必须独自承担中国反制措施的后果。 另一方面,法国人的汽车主场不在中国,他们担心中国制造商在欧洲的扩张。“法国人想再次躲在墙后面。 但如果欧盟筑起这堵墙,德国汽车业将彻底垮台。”

    德国人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欧盟与中国的贸易约占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5%,中国是德国主要汽车品牌大众、奥迪、奔驰和宝马的最大市场。需要提醒法国人的是,中国也是其奢侈品巨头LVMH、开云集团(Kering)和爱马仕的主要市场。

    无独有偶,近日一份来自西班牙的欧盟会议文件指出,除非欧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否则到2030年,欧盟在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可能堪比俄乌战争前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西班牙的这份文件还强调,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并非欧盟的唯一软肋,在数码技术领域,欧盟也面对着类似的问题。“预测表明,未来10年,欧盟对传感器、无人机、数据服务器、存储设备和数据传输网络等数码设备的需求将急剧上升。”

    显然,欧洲人担心的名单会越来越长。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调查,不知以何种形式收场。不管怎样,中国汽车在供应链成本、电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已经建立起实实在在的优势,无论是到欧洲还是其它市场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任何阻力都可能形成新的势能,充满韧性的中国汽车迟早会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