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迟到两年,EV6能让起亚翻身吗?

    虎哥说车V头像虎哥说车V头像
    虎哥说车V2023-08-04

    “艾玛!起亚的EV6,终于要上市了,就在本月25日。”

    一旁刷着视频的阿睿突然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前起亚车主小春倒是挺感慨:“总算是来了,没记错的话,这个车国外2021年就开卖了。”

    “要是那个时候就引入中国的话,是不是东风就不会退出了?”大飞惋惜道,“诶,你们说,现在EV6来了,能让起亚翻身哇?”

    “很难说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起亚EV6(图片|配置|询价),国外拿奖到手软?

    有一说一,起亚在EV6身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基于纯电平台E-GMP正向研发,对标特斯拉Model Y,车身尺寸(4695x1890x1545mm)虽然不及Model Y(4750x1921x1624mm),但轴距达到了2900mm,还多出了10mm。

    动力方面,标准版本的零百加速6秒,GT版本更是只要3.5秒,且额外配了电子限滑差速器和电子控制悬架。支持800V高压快充,18分钟可将电量从10%充至80%,最大续航里程达671km,还有L2+级驾驶辅助和AR HUD。

    2022年,EV6全球销量近8万辆,也拿下了“2022欧洲年度车”、“2023北美年度车”、“2023世界性能车”等含金量较高的奖项。

    如今引入中国市场的,是EV6的GT-Line版和高性能GT版,不过,由于是整车进口的形式上市,预计价格不会太便宜。

    那么问题来了,EV6在中国能否像在国外一样取得不错的成绩呢?

    那可真的是太难了!

    要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在是卷,欧洲卖30万的ID3,在我们这儿只能卖12万,指导价35万的宝马i3优惠已经超10万,就连特斯拉也得时不时地降价拉销量。

    所以,想要打开局面,定价或许是关键!

    参考如今Model Y 标准版26.39万、性能版36.39万起的定价,就是不知起亚会给出多少诚意了…

    二、起亚真的在乎中国市场吗?

    “我今年一季度全球挣了21亿美金,贴得起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些资金实力玩?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两个月前,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在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发表的这番言论,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上了热搜。

    (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 杨洪海)

    有人觉得这位高管说的是大实话,更多人觉得其“口出狂言”,还有网友觉得起亚的电动车水平还是不错的,而卖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当年的政治因素和不重视中国市场的关系……

    不得不说,从全球范围来看,起亚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

    上周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来看,其全球批发销量达到80.8万辆,同比增长10.1%;全球零售销量为79.3万辆,同比增长5.7%;实现收入26.244万亿韩元(约合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0%;

    (二季度起亚全球零售销量,来源:企业财报)

    但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惨不忍睹。

    1.9万辆的零售量,相当于全球销量的2.4%,不过,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数字,相比2022第二季度,已经同比增长了18.8%。

    再从整个上半年来看,其全球零售销量约153万辆,而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3.7万辆,是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为何如此?我们曾在今年6月发表的《“生死线”徘徊、变相裁员?起亚还有未来吗?》一文中有过关注:

    有当年萨德事件的影响,有华系车不断崛起带来的挑战,但更多的或许还是要从自身来找原因。

    毕竟,要说政治因素,日系车受到的影响不比韩系车少,且一样受到来自中国自主品牌愈来愈强的冲击,可人家也不至于像韩系车那么惨。

    有多少耕耘,便有多少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果起亚想在中国市场同样能够混得风生水起,那为什么几个车型的核心技术和配置的更新换代,老是晚于海外市场,就好比姗姗来迟的EV6,怎么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引入中国、甚至是国产化呢?

    再如碰撞测试,起亚的几款车型在海外的成绩几乎是全优,但是在中国,怎么就会有巨大反差呢?

    看看智跑在2019年中保研“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的表现,不仅出现明显的A柱折断,驾驶室更是溃缩严重,最终只获得了P(差)的评价。

    你说扎不扎心?

    三、2030年,在中国卖18万辆纯电汽车?

    抛开现实不谈,起亚对中国市场应该是抱了很大期望的。

    不然今年3月,起亚全球CEO宋虎聲也不会来中国,为起亚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发布会站台,并公布了“到2027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六款纯电动车型;到2030年纯电动车销量达到18万辆”的小目标。

    人事上的变动,力度更大,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都在“优化”序列…

    2022年10月,从事汽车行业30多年的老将金京铉成为起亚中国总经理,换掉了2021年3月上任的柳昌昇。

    今年5月,员工“轮休”的新闻闹得是沸沸扬扬,上百名员工被“轮休”一年,期间只拿所在城市最低工资,被外界解读为“变相裁员”。

    而另一边则是高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招聘EV部门部长、公关经理、品牌经理等人才。

    产品端,除了本月底上市的EV6,还有为我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全球电动车型EV5将于11月份上市。明年,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旗舰电动SUV EV9也会以整车进口的方式引进中国。

    看起来,起亚这回似乎是要动真格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动消费者,也不知道,能不能完成2030年卖出18万辆纯电汽车的小目标…

    四、尾声…

    此前有媒体报道,根据韩国起亚汽车披露的财报文件,第一季度在华合资公司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负债总额达2470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6.13亿元),资产总额1944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7.13亿元)。

    以此计算,江苏悦达起亚资产负债率已达127.1%。作为对比,2022年末时这一数值为119.0%。

    负债率走高的背后,是悦达起亚近三年净亏损超过110亿元的现实。

    当然,这些对于起亚来说,或许都不是事儿,毕竟高管杨洪海说得很有底气,“有钱,贴得起中国市场!”

    只不过,基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起亚在中国市场,显然还要付出更多努力…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子寅

    点赞+关注!

    祝起亚越来越好!

    次阅读
    5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5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