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被各路新能源车晒到头顶的遮阳帽都烫手,于是我心一横就借了辆路虎揽胜(图片|配置|询价)去评测。本次借到的4.4T的V8车型是揽胜530Ps首发版 ,这倒不是店长多好心,只是因为店内主销的七座长轴距揽胜展车实在是脱不开身。
稳步变革的揽胜
从正面看这哪里是换代,这外观变动幅度叫中期改款更合适。本代车型采用捷豹路虎的MLA-Flex平台打造,保留了经典的家族设计,设计总监Gerry McGovern(哲芮勋)加入了一些流行的设计元素。这么做除了可以讨好年轻消费者之外,也可以让购买主力的中老年人群不至于反感。到店的大哥们非常关注中网和镀铬条,认为能显示车辆档次,而我则关注的是大灯的设计结构和制作工艺。特立独行的LED灯条设计上挺别致,可以聚焦16个物体的LED大灯着实惊艳,主要是120万个LED都装了微小的独立透镜,属实是超乎我想象的事情。从照明效果来看,可以避免眩光,但从越野的角度来说,只能胜任旅游性质的轻度越野照明。不过这就够了,看看揽胜的轴距,用来重度越野就算了吧。
新款揽胜的中网仍旧采用了经典风格,不过内部的造型变成了大小不一的矩形设计。而且为了降低油耗,路虎做了主动格栅来改善风阻。路虎的理念是保证车辆设计十年甚至二十年仍然优雅,这一点对国内用户也许不重要,但是对海外用户来说极其重要,比如说在伦敦街头看到的老路虎比比皆是。

揽胜侧面的变化很多,最明显的亮点是隐藏式门把手的加入。作为一个北方人,我抱有可靠性层面的怀疑,但路虎的工程师认为他们门把手弹出力量是市售车型中最高的,可以适应冬季使用。为了美学和路虎的经典设计考虑,新款的后视镜被设计师后移了几厘米。隐藏式密封条的大面积使用,让车窗和车身有了浑然一体的视觉享受。经典的鲨鱼腮元素也没有缺席,只不过新揽胜处理的风格也是浑然一体的密封式设计,更多是装饰性意义和传承老揽胜的设计。选装脚踏板我觉得其实比调整空气悬挂更合适,虽然工程师告诉我本代空气悬挂充放气速度比上一代提升了不少,但是在停车场被晒了一会,我还是觉得赶紧上车吹空调才是正确的事情。记住正午39℃的太阳从来不骗人,为了贵宾或者家属的感受,踏板还是安排上比较好。真要越野去,还是选个卫士90比较好。

作为专属配置,首发版独享23英寸轮毂,其他车型需要选装。多辐条轮毂样式中规中矩,其实我不太喜欢这种普通配色,如果能选镀铬轮毂我觉得更符合车辆气质。看到285/40 R23的轮胎尺寸,我明着说它可以告别高强度越野了,除非进行改装。倍耐力Scorpion™ ZREO是专为各类高档SUV开发的高性能全季节轮胎,不过在高寒地域还是需要换上专业的冬季胎。即便是以路虎揽胜的装机量来说,R22的轮胎还是线下一直有备货,R23的轮胎就只能去4S了。

新揽胜的尾部争议性还是有的,有部分老车主认为新车更臃肿了。我觉得还能接受,只不过没以前那么方正了。从第三代揽胜开始,路虎就开始奔向豪华了。那个方方正正的老路虎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揽胜只能说跟上了潮流。不过路虎也有自己的新设计,比如说隐藏在黑色饰板中的尾灯,点亮效果就很惊人。这主要是因为业界亮度最高的LED灯泡,保证在阳光下也能让后车看到信号。
极简并不简单

极简设计理念是贯穿新车内饰的,但是和特斯拉不同,路虎的极简理念体现到实车就是干净利索。好歹是旗舰车型,大哥们还是要面子的。所以路虎的风格就是和伦敦那些百年皮具店如出一辙,能让你看到传承也能让你看到最新的设计元素。
双幅镂空式方向盘居然做出来同级别略微纤细的抓握感,这可能是为了照顾女性用户。车内广泛使用的钢琴漆面背光板虽然看着上档次,但是车主最好备一块软布用来擦拭指纹。滚轮+按压触控按键是现在的流行趋势,对新手来说还得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拨杆上面的调节旋钮是特意镀铬的,这种细节层面的确实是豪华品牌旗舰车型应该有的品质。

揽胜的13.7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有多重模式,不过车主们基本不会用原厂导航投射,因为他们觉得手机导航更好使。其实仪表盘的背景色路虎做的很优秀,不暗淡,还能迎合全年龄段使用。我还是很喜欢传统的仪表风格,因为能快速掌握各项驾驶信息。自定义分屏其实就是多媒体+行车信息+导航三个组合常用一些,其他的效果还是一般。
13.1英寸的中控屏替代了不少实体按钮,但是启停开关就得进二级菜单关闭,简直是坑爹。不过好在路虎保留了部分实体按钮,传承了部分越野车基因。虽然carplay和360°全景影像都有,反馈速度也不错,但是加入了触控反馈的中控屏也无法让我开车的时候快捷准确操作。

揽胜全车大面积采用了苯胺皮革工艺,这可比NAPPA更高级,而弱化出风口的设计更是烘托了用料的诚意。苯胺皮革其实是一种染色工艺,只有无瑕疵的皮质才能使用。我个人非常建议使用苯胺皮革,无论是触觉还是视觉,包括独特的气味都是很不错的。中低配的Ultrafabirc这种环保材质实际上就是一种模拟动物皮革的材质,SV版本上面则有Kvadrat Remix打造的高级色彩织物。出于环保等因素考虑,现在只有顶级豪车才会费大力气用这种半苯胺皮革了。
车顶采用了真皮,缝线工艺非常细腻。实木质感高档,电子挡杆被金属和皮革包裹起来,原本的旋钮式换挡被全地形调节系统所取代。SV定制版会有陶瓷材质的挡杆存在,那就是个人喜好了,如果这还不能满足你的品味,SV定制部门有160万种搭配组合等着你呢。不过我要痛批路虎,旗舰车型才三色氛围灯,在2023年是根本不够看的,好歹做个128色也行啊。最让我无奈的是这台揽胜尽管有35扬声器定制英国之宝音响,结果还没沃尔沃S90给我的震撼感更强。只能说放在旗舰车型里面比较平淡,纯音乐可以做到身临其境,但摇滚的表现就不如隔壁奔驰表现优越了。我觉得路虎需要让音响厂给多做点音效方案,目前来说也有个补救方案是采用手机映射,然后启动第三方音乐APP调整音效方案播放。
名为五座实际上是四座

首先我要吐槽的就是现在这种触摸屏取代实体按键的风潮,调节开关虽然有触摸回馈,但是后座儿童锁很容易误触。其次带主动降噪的英国之宝音响放车门上凸起就够让我无奈了,做成实木材质多好啊,既不会因为反光影响行车也更上档次。第三点,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身高大于180cm的话,车窗调节按钮会不太容易盲操作。
前后24向按摩座椅一共有四个,前排座椅调到最低头部空间一拳四指。其实前后座椅差距只是后排座椅有腿托。侧向支撑和包裹能力非常值得称赞,特别是宽大的座椅对肩颈支撑度优秀,头枕的舒适感让人满意。最值得表扬的是座椅通风系统,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也可以无压力运转。

来到后排,一眼就能拿看到中间座椅其实就是个摆设,成年人只能找特别瘦的人才能坐下去。一般来说就是给小孩子享用的。日常来说,中间座位其实就是中央扶手的收纳处。当扶手放下,你可以享受控制器来遥控分区空调和多媒体。也可以从弹出的杯架中拿出来苏打水享受清凉一夏的畅快,只不过在安静的车厢中,电机工作的声音颇为明显,速度也不是很快。
后排彻头彻尾是一种享受,前排座椅背部的两个8英寸娱乐屏支持HDMI和热点播放。HDMI接口我觉得一般人用不上,只有谈生意的大老板和追求极致观影品质的数码爱好者才会考虑。不过受车顶造型影响,后排头部空间就只有一拳二指了。腿部空间则可以有一拳空间,对于这种全尺寸SUV来说,我觉得还是不太够意思。

揽胜五座版本的后备箱空间已经可以奢侈到用立方米作为单位来计量了,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好事。如果牺牲三分之一的空间给后排座椅用来安装滑轨,让后排可以更加奢华的享受空间,躺椅一样的感受,那才是旗舰的王者风范。不过按店长的说法,那是长轴距定制版的活儿。后备箱还有选装的户外套件,再加上锚点和供电,可以让车主安心钓鱼。休息区一个留学过的大哥告诉我,这后排是可以装很多户外运动用具,我才知道自己是因为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人家带着越野摩托和充气艇去山里玩,顺便带着食材野炊。海外还有打猎这一项可以玩,甚至动力伞都可以。
动力过剩

我先要声明一点,动力过剩这个评价仅针对于4.4T车型。这台车的V8发动机能迸发530马力和750牛·米的扭矩,与之匹配的是采埃孚8AT变速箱。厂方的加速成绩可是优于搭载V12发动机的库里南,路虎揽胜的成绩是4.7秒。要知道,这台车有着2.6吨的整备质量,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在39摄氏度的时候,我测的加速成绩是5.1秒,这和过高的进气温度恐怕有关系。
轻点油门,车辆动力输出平淡,这和美系涡轮增压全尺寸SUV的暴躁形成了鲜明对比。路虎工程师对他的调校更趋近于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线性工作,想一下后排老板的明前龙井,那可是要和自己工作一样稳稳端的。动力源源不断,随叫随到的充沛动力可以轻松在高速上完成对大巴车的快速超越。V8声浪浑厚并不吵闹,变速箱换挡动作轻柔,1800RPM就可以迸发最大扭矩,在上山过程中提速也是毫无压力。车主们告诉我,揽胜在高原自驾的时候动力也没有受到影响。车辆切换到运动模式只不过是加速更快一些,车辆依旧是平稳的姿态。我在下山的时候制动力还是很充沛的,尽管能闻到刹车的味道,还是没有发生热衰竭。不过具体制动测试因为下雨的关系就只能取消了,按期还车,下次再说。
揽胜采用了MLA-Flex电气化架构,引入了第三代主动降噪技术以及第二代自适应动态系统。头枕部分的扬声器会在行驶中发射反向声波来抵消噪音,根据厂方的数据,新车NVH比老款提升了20%。不过0.30的风阻只是得益于新车光滑的外壳,方正的造型在100KM/H以上的时候巡航还是会带来明显的风噪。
得益于7.3°的后轮转向系统,它可以较为灵活的行驶在乡间小路上。空气悬挂在行驶中会下降16毫米保证稳定性,在AUTO模式下,不需要驾驶员对差速锁和驾驶模式进行人工干预,行车电脑会替你搞定的。车主手册上说该车拥有900mm最大涉水深度和可升高294mm的离地间隙,但是我之前也说过,这辆车的长轴距和四季胎是不太适合越野的,要是加装脚踏板更是会影响通过性。车主去钓鱼露营还能撑得住。顶多最狂野的事情就是大老板视察工地,我可不是尬吹,本地承包商特别喜欢路虎。我可以明确说,这辆车在下山的时候能感受到明显的侧倾,只不过后排受影响比较小。不过23英寸轮毂对于坑洼路面的滤震能力就不如22英寸版本的车型了,这也是个尴尬点。
榛名总结:
准确来说本代路虎揽胜被厂家细分成了几个领域,其中七座长轴距版本就是非常标准的家用车,而4.4T五座版就是针对喜欢户外的人群准备的,SV版本则是针对商务用车的定制。可以说路虎在对高端人群方面是用心十足,产品力层面可以和隔壁梅赛德斯-迈巴赫GLS抗衡了。但是一味追求电子化还是带来了一些不足,诸如触控屏不方便操作,开关隐藏在二级菜单不方便关闭。氛围灯的色彩数量和音响的音效方案也是我不太满意的地方,也许在海外不算什么,但是内地车市这么卷,路虎还得精雕细琢。
不过在品牌方面,还是得承认梅赛德斯-迈巴赫的车标更好使,加价提车是隔壁奔驰的日常。喜欢揽胜的朋友按需选择就是了,这俩车值得推荐,尤其是七座车型值得二胎家庭考虑。但是有时候也挺尴尬,比如地库不太好停车,尤其是靠墙的车位。
对大哥们来说,这是一台有面子的好车,对我来说就算了吧,毕竟没那种会吃会玩的境界。我开这车去买瓜,我自己都觉得总有种金锄头干活的搞笑既视感,我的气质也驾驭不住这台车。什么时候我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我也选一辆大路虎去。
最后,硬核越野还是选卫士90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