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国务院决定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直至2023年12月31日结束。
今年6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此消息一出,汽车圈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对于轮胎行业来说,新政策可能会让目前原配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改变。
延续、优化新能源车免购置税
据统计,2022年全年,享受免征购置税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总计约为568.1万辆,免税总额合计879亿元。据行业机构预测,预计2023年免税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会议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延续”与“优化”。

“延续”意味着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大方向不变,免购置税政策还会继续,那么“优化”呢?
有专家分析,这或许意味着今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纯电动、插电混合动力等不同车型和具体价格及续航里程,实施阶梯式、分类别享受减免政策。

据中泰证券报道,以下为优化后的政策:
· 执行时间为2024-2026年;
· 30万元以上车型不再免征购置税;
· 纯电续驶里程<400KM的车型不再免征;
· 混动车型实施阶梯制免征。
目前,该政策处于相关部门向新能源主机厂和专家等征求意见的阶段,至于实施细节究竟会如何调整,还需进一步等待。
哪些车企受冲击最大?
如果按照上述政策执行,受冲击最大的纯电车型有三种:微型电动汽车(如宏光MINI、长安Lumin、奇瑞冰激凌等)、小型电动汽车(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和高端电动汽车(如蔚来ET5、蔚来ES6、极氪001等)。
前两者的续航里程普遍低于400公里,后者的价格普遍高于30万元,皆不满足免征购置税政策。
而混动车型中,具体的免征阶梯还有没有划分。可以肯定的是,纯电续航里程较小的混动车型,要征收更多的购置税。
从绝对值来说,受影响最大的车企无疑是比亚迪了。目前比亚迪不满足这个条件的车型有海鸥,以及大多数的插混车型。

以海鸥为例,增加购置税后,其续航305公里版本的价格,已经接近于405版本的价格。这对车企是一个难题:是放弃低续航,还是用其他的方式降低成本呢?
五菱缤果就更惨了,全系续航都在400公里以下,这意味着整个车型的价格都会提高一个档次,涨价5100-7200元不等。
对于新势力而言,蔚来、理想都是“受害者”,特别是蔚来最近的销量低迷,如果新政策落地,其全系的价格都要提高3.5万元左右。

不过此前蔚来拿到过“白名单”,理由是换电车型可以不受价格的影响,本次能不能“网开一面”,甚至关乎这家车企的生死。
对轮胎行业有何影响?
不幸的是,除30万元以上的高端电动车,宏光MINI、长安Lumin、零跑T03、奇瑞小蚂蚁、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约95%以上的微型、小型电动车,都原配了国产轮胎,轮胎厂的原配业务肯定会受到影响。
此外,比亚迪销量很大的混动车型:秦家族、元家族、宋家族,也有许多原配国产轮胎。

今年比亚迪凭借混动车型基本实现了“油电同价”,打击了燃油车的市场地位,如果新政落地,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后,天平会不会再次向合资燃油车倾斜?同样,轮胎呢?
常思危方能长居安,虽说新能源车带领国产轮胎抢占了外资的原配份额,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此,要想尽一切办法再“抢”一些。
市场从来都是“危与机并存”,往好的方面想,如果车企想提高价格竞争力,部分中端车型会不会开始接受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轮胎?

例如比亚迪汉和唐家族,或许会通过原配国产轮胎来降低成本。但像蔚来和理想定位较高,现在原配马牌米其林,再让他们选国产轮胎,明显不符合品牌战略。
这就给轮胎企业敲响警钟:高端化转型,刻不容缓。中国轮胎需要不断加强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
迈向中高端配套市场之路固然艰辛,但结果一定是值得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