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运价暴跌、司机饱和,网约车行业重拳整顿开始了!

    网约车观察室头像网约车观察室头像
    网约车观察室2023-05-26

    近期,网约车司机数量饱和登上了各大媒体榜单的热搜,并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就连小编身边以前对网约车从来都不感兴趣的朋友也在关心询问:听说网约车行业严重饱和了,你们还好吗?

    从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的网约车行业确实陷入到了司机不断增加,订单量增长乏力的状态。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4月,全国网约车司机数量达到540.6万人,车辆数量达到了230万辆,平台数量也超过了3位数。而4月网约车订单量虽然同比增长了 48.4%,但单车日均订单量却滑到了10.2单。

    在运价暴跌、订单下滑的情况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入行网约车,无异于一只脚踏入泥沼,因为网约车司机的辉煌早已是过去式,等待着新人的只有一地鸡毛。

    曾经跑网约车,只要你肯吃苦,即便是平台抽成比例高,但只要你努力跑,收益还是不错的,干满10个小时左右就有500元的流水。而如今,随着越来越多新手司机的涌入,加上越来越多的平台不断出现,网约车行业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现状。

    平台每个月都在增加,司机每个月都在涌入,但是打车的乘客还是那些乘客,而每一个新平台出现都要招募一批司机入行,随着平台和司机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不禁要思考,乘客真的需要那么多平台吗?

    网约车平台不断增加的乱象

    近年来随着网约车行业热度的不断增加,网约车平台的数量呈现几何倍数增加,平台数量从2018年100余家到如今的307家。

    而在网约车驾驶员数量上,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取得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司机数量从2018年的68万人到如今的超500万人。

    网约车人证司机数量增长了8倍,说明行业合规率得到了巨大的增长,但是,在网约车平台以及合规司机数量都在指数倍增长的情况下,行业的订单量却并没有太大的增加。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2月网约车行业的日均订单量约为2000万单,而到了2023年4月,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聚合平台叠加网约车平台的订单量也仅为9亿单,折算日均订单仅为3000万单。

    平台数量的增加,原本可以增加司机的选择权,但是目前行业的现状是,有订单的平台只有头部以及腰部平台,很多僵尸平台甚至已经超过半年无法上线出车接单。

    有一些平台在拿到相关证件后并不自己开展经营活动,而是将资质租出去做起了包租公赚取租金收入,还有一些平台在取得经营许可后并不打算老老实实做平台生意,而是想赚司机的钱,推出所谓的上班模式、保底模式来赚取司机的车辆押金以及服务费。

    另外一些所谓的网约车平台根本不具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要求公司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的要求,分公司只有一名员工,甚至办公场地也是借用当地合作的租赁公司的,这类平台当乘客及司机遇到问题需要平台干预时,很难得到及时的处理,例如去年发生在河南郑州的女大学生被闯红灯大货车撞击意外死亡后就曾出现此类情况。


    网约车平台爆增推动司机数量饱和

    今年网约车司机饱和开始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司机饱和背后真正原因。每一个新的网约车平台诞生后如果开城进行运营都会招募一大批新司机,很多新平台为了招募新司机不惜开出各种诱人条件,保底、免抽佣、单单奖励等,而这些新平台因为缺乏足够的市场推广经费,往往只能维持短暂的市场推广周期。

    很多新手司机加入后在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赚不到钱,但是因为又租了车,最终这些司机有的选择违约退车,有的则流向其他订单更加稳定的平台,最终导致行业司机数量不断增加。

    所以近年来网约车司机数量不断增加的背后,其实也有不断诞生的这些新平台的助推。

    而一些因为开城业绩不达标,又快速退出的平台也带来了一定社会不稳定因素,例如今年在宁波等城市出现的,网约车平台无法提现导致司机集体维权的情况。

    因此,造成目前网约车行业司机数量饱和与网约车平台不限制增加也有一定的关系。

    运价暴跌抽成比例过高

    现如今,网约车行业已经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由于竞争的加剧,所以很多网约车司机基本都是从早熬到晚。可即便现在环境如此恶劣,各大网约车平台的抽成,依旧没有减少。据数据显示,目前各大平台公司公布的抽成比例上限多在20%至30%之间。

    也就是说,司机当日流水为100元时,平台最高要抽30元走,抛开车子的油费,或者电费,剩下的基本没多少了。所以,对于基层的网约车司机而言,降低抽成、提高单价是他们目前最大的诉求。

    此外,由于交通运输部设定了抽成比例上限,网约车平台为了规避高抽成,将给乘客的优惠也算在了司机头上,原本应该由平台支付给乘客的优惠在订单结算时却是乘客来买单,虽然最终显示的抽成比例都低于30%,但如果将优惠的金额加上去平台的抽成比例几乎都在40%左右。

    此外,一些平台还采用明暗抽成,隐藏抽成比例等方式来规避监管,例如一些平台虽然抽成比例都保持在20%左右,但是平台会在每周固定从司机的余额中划扣一笔信息服务费,而这笔费用的金额却是按照一笔订单固定金额来进行扣除的,有司机进行过测算,如果将平台扣除的信息服务费加到抽成比例中进行计算,那么实际的抽成比例大部分都在30%以上。

    重拳整顿网约车市场已经开始

    不过随着近期网约车行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们也看到了部分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司机权益,例如近期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就约谈了13家网约车平台,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在这次约谈会上表示,各大网约车平台在进行单价调整前,需在交通主管部门上报意见征集情况,以及风险评估报告,再由各部门协调后,方可改动。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不管你网约车平台想怎么调价,需得经过交通运输局协商决定后才能调

    并且,调价后还要提前7天进行公示,而涉及司机抽成等规则调整,要求提前公示30天。看到这,可能有人会问,网约车公司若是口头答应而不执行呢?东莞市主管部门给的回复是,若是后续督查调查过程中发现司机收入与上报落差较大,将勒令停止,如果造成行业波动,之后续证会有影响。

    除了价格问题和抽成问题外,关于网约车市场整顿,国家最近针对网约车司机的劳动工作时间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近期,国家人力资源社保保障部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文件指出,网约车司机每日累计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若司机工作时间满八小时后,平台还要派单,则需要支付一定的加班费。

    这一文件的出台,在保障司机的权益上给出了明确的法律参考标准,其目的是让平台不得肆无忌惮剥削司机。

    但话说回来了,网约车司机每日熬上十几个小时真的是因为网约车平台派单吗?不,主要还是收入日益减少,是平台高抽成、低单价、地补贴等原因所致。不过,此次东莞市的约谈,以及有关文件的颁布,也说明有关部门已经在重视网约车市场的问题,并准备要“重拳”整治。相信,后面的网约车市场应该能呈现一番欣欣向荣的场景。




    .万次阅读
    631评论
    392赞同
    收藏
    分享
    631评论
    39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