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中国3年换车率43%!汽车寿命连美国一半都不到,是谁在逼你换车?

    玻羊车界头像玻羊车界头像
    玻羊车界2023-05-23

    作为一名80后,极少数几个值得炫耀的殊荣之一,就包括“1年以内换车的比例高达17%”!!

    这不是“玻羊车界”在此胡言乱语,而是来源于汽车圈权威调研机构JD power发布的中国车主图鉴报告。根据这份“报告”,中国有“43%购车者的上一辆车使用不满3年”;“14%上一辆车只开了一年”;5年内换车的比例更是高达60%以上!

    作为对比,“车轮上的国家”平均换车时间为7年;而且汽车的寿命周期是中国车的一倍以上。

    换而言之,我国作为一个拒绝承认是发达国家的国度,又似乎有种无形的力量在催广大车主们尽快换车。那么,是中国车的质量不够好吗?你敢这么认为,中外车企会第一个怼你!是我国的道路等级太差吗?这可能连你自己都不信,除非你是专找坏地方开的越野或穿越一族......

    实际上,汽车能成为人类“工业革命”后一大支柱产业,与汽车相关的,不仅是政府、车企、消费者;还有次一级的道路、交通、能源、金融,以及服务性质的检测、维修、改装、美容,乃至末端的二手车、报废回收等等,几乎做到了人、车、财、路、文化、消费观念、兴趣全包括。要不然,我国就不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翘首以盼,希望能“弯道超车”了!只有超过了别人,才能做到“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事关“催你换车”这件事,至少归为三个大的方面;分别为政府、车企和个人!

    【政府】

    全球乃至各国的汽车工业,都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影响极深。作为一个起步晚,汽车工业底子薄和老埋怨没有汽车文化的国家,又遇上要经常对经济增长进行各种拉动的情况;老不换车或老开旧车,只对个人省钱和节俭有利。

    售卖一辆新车,有文章说是首先使企业获得了利润;实际上是为社会制造了新的税收!而企业获利后,面对市场前景,又必然会扩大产能,也就又扩大了就业;人多就要增销,继续为财政增加税收收入。使政府有钱去拉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促进民生,提高医疗、福利,有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为此,国内并未将一贯的汽车年审制度,在我国成为汽车世界产销量大国后,做任何根本性的调整。反而利用其“宏观调控”属性,例如新车六年免上线检测,6-10检测两次,10-15年一年一检,乃至之前的15年以上一年两检。再结合汽车下乡、置换补贴、新车减免购置税、新能源汽车政策等等,有针对性的调控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再有就是排放标准的规定。例如在“国六”推出后,北京等一线城市,限制“国几”排放车型,不让进城、不让上主干道;赶上特殊天气,不允许再高一级排放车型、黄标车上路等。例如于2007年7月1日实施的“国三”,到今年刚好是不至于被强制报废的第15年——可是,这批车又有多高的通勤使用率呢?放在北京地区,绝对是空占指标的赔钱货……

    再有,就是每辆汽车所必须考虑的保险问题。例如北京银保监局于4月下发的《关于北京地区扩大非新能源汽车示范条款自主系数浮动范围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名义上是把酌情权下放给各保险公司,可是也有对新能源汽车的优待,何况保险公司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若再考虑“三桶油”等各能源企业在其中或明或暗的作用;以家庭理财之名所必须考虑的“二手车保值率”问题等等,结合以上种种,不说指名道姓的让你考虑新能源,也至少让你知道——该把老车换一换了!

    【车企】

    从营销学角度讲,自福特T型车之后,全球汽车的销售,就已经算买方市场了。所以,各车企根据市场和消费者喜好造车,该是铁定的事实!

    笔者却并不相信这一点。否则的话,在路上行驶的汽车就不该撞衫那么严重。就是有汽车文化的国外,也不该让某个车型仅存在颜色、配置或动力方面的差异吧?因此说,所谓“买方市场”也只是讨好消费者的自圆其说!消费者可以选择品牌、车型、颜色、配置,但是各车企依然隐性地掌握着不少主动权!

    仅以汽车使用寿命为例,早期的日系、德系、美系车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一辆产自1965年的福特野马GT,以使用57年的高龄成为全球寿命最长的汽车。然而放眼“15年60万公里报废”以外的国家,如今也越来越徒有虚名罢了;老换配件,意味着养老车成本高了,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死抱着不放了。

    汽车使用寿命太长,用餐饮业的行话讲,就是“翻桌率”太低,必然导致车企发展、营收缓慢!因此,以客户“总体验不到最新研发技术”的名义,通过控制单一车型的迭代周期,将消费者的换车时期控制在5-7年;再通过全新车型的推广策略,诱使消费者有了“汽车仅过了3年就发现跟不上时代了”的想法;也就等于有了换车的想法。

    在此之下,还有各4S店不同的宣传销售策略,金融行业提供的全款、贷款、零首付等购车助力,换车也就仅需冲动一下就可以了。说的再直接点,就是一方面让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或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打你个措手不及欠考虑;另一方面又遭到车企和政策法规的共同驯化——这个谋略,使笔者联想到乐事花几百亿,研究让消费者如何必吃薯片的故事……

    【个人】

    人是最大的不确定和确定因素。受制于“人车合一”的观念,我敢说国内的汽车市场,绝对是全球各大汽车品牌最希望遇见的市场!

    自2019年以来,美国本土汽车的使用寿命周期平均值是11.8年,另外有1/4汽车的车龄达到16年;日本国内的均值为12.67年。标普全球移动(S&P Global Mobility)公布的新数据又表明,美国车如今的平均车龄已提升至12.2年。而中国汽车的平均车龄只有4.9年,相当于我们换3辆车,美日消费者才换了一辆!

    《广州日报》曾有报道,一位叫埃夫·戈登的美国人,他的一辆1966年产沃尔沃P1800,至2012年时,行驶了约477万公里;此人于2018年离世时,这辆P1800已经行驶了520万公里。在国内,这辆P1800已经够强制报废8次以上;有了至少10任车主,或在“新车”地位轮回了17.3次!

    有人会问“玻羊车界”,举以上数据想表达什么?当然是以此为参考来证明国内的“汽车文化”啊!有些文章认为中国“没有汽车文化”;还有人将国人好面子、爱攀比、讲排场,不当车是代步工具,累计进国内车主频繁换车的原因中;还有观点认为,美国车进入家庭早在1930年代就实现了,国内尚早;说美国人均收入是国人的好几倍,买豪车都很容易,不愿意换车就是因为人家较成熟的用车文化。

    笔者则认为,没有任何一位学者或机构,给“汽车文化”定义就该是什么样子!所以未来可期,换车频繁、追求汽车的品牌,车型、外观、空间,像轿子一样把汽车对标身份地位,就是中国的汽车文化!

    而且,我们还没有理由责难任何一个人!不然怎么没人被请去“喝茶”呢?

    【总结】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的一组数据,每生产一辆燃油车,碳排放量约为9.2吨;而生产一辆新能源汽车约需要排放14.6吨的碳,这还不包括日后的电池回收处理,以及频繁换车等一系列问题的加成。

    自建国以来,各行业粘上前苏联粗放型模式;又在1979年以后极快的经济发展步伐;当下保经济、保GDP、保楼市股市的各种政策性操作;传统价值观的延承;当下的流行文化;被运用到极致的汽车营销策略等等,共同缔造了一个全球不同以往的汽车环境!

    这其中,政府、车企和个人,没有单方主次责任,却共同扮演了重要角色!

    .万次阅读
    131评论
    18赞同
    收藏
    分享
    131评论
    1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