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我国出台了新能源车绿牌制度。在“绿牌”制度之下,凡是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都可以直接获得上牌资格,而且还能享受免征汽车购置税的优待。

在新能源国补已经取消的情况下,绿牌的优待政策也有了即将取消的消息。根据媒体报道,2024年国家或将执行蓝绿牌合并政策,网传三种合并方式可能性最大,并且其中两个都对新能源车企构成利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饱受诟病的绿牌政策
在双碳目标提出以后,新能源行业就成了国家政策的宠儿,其中新能源车企得到的优待最大。在国家补贴和绿牌政策的利好下,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得到了快速上升。根据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相比2018年绿牌政策刚出台时的125.6万辆,增长超过4倍。只是绿牌政策产生的两个危害也不容小觑。

1. 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虽然截至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只有1458万辆,占全国汽车总数的比例不到5%,但是在北上广等严格执行限购、限行政策的城市,标配绿牌的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加重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
以上海为例,截至2022年底上海新能源车占比已经高达19.8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为了缓解新能源车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上海已经从今年元旦开始取消插电混动车的绿牌资格。

2. 燃油车企的困境
在不公平的牌照政策影响下,燃油车企已经伤痕累累。2022年我国燃油车销量跌破1500万辆大关,相比2021年减少超过12%。为了保障燃油车企的生存发展,蓝绿牌合并已经势在必行。
二、可能的合并方式
早在去年12月,中国城市交通协会就提出了取消绿牌政策建议,与此同时包括上海、广州在内的很多城市也已经收紧了新能源车的绿牌发放政策。虽然直到现在官方都没有明确合并蓝绿牌的具体时间,但是网上却流传了三种合并方式。

第一种是直接为存量绿牌车主免费更换蓝牌,并且取消现有绿牌的上路资格。这种一刀切的合并方式,虽然会给新能源车主省下一笔钱,但是却会对新能源车企的销售形成利空打击。
第二种是要求新能源车主补齐购置税等相关成本,在和燃油车缴纳同样的费用之后更换蓝牌。这种合并方式下,新能源车企和车主都会遭受经济损失,所以它的推行阻力最大。

第三种是允许存量绿牌车继续使用到报废,同时给新增新能源车换发蓝牌。这种方式对于新能源车企和车主都是损失最小的,车企还可以在政策落地前突击销售一批新车。从政策接受度来讲,第三种换牌方式是最可能落地的。
三、新能源车企的未来
不管是什么样的换牌方式,新能源车企都无法避免失去政策优待的未来,回归公平竞争是所有新能源车企必须面对的挑战。新能源车企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就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首先,降低车辆维护成本最为关键。新能源车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很多新能源车企的营销套路就是“低价卖车、高价保养”。有的车主仅仅是底盘轻微磕碰了一下,这种在燃油车身上根本算不了什么的小毛病,新能源车则可能需要上万元的维修成本。

特别是在锂电池发生故障以后,车主需要支付的账单就更是天价了。如果新能源车企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新能源车的性价比就会被燃油车超越。
另外,提高电池安全性能也很重要。现在新能源车企使用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基本都属于半固态锂电池。其中含有的电解液成分很容易受热膨胀,新能源车容易起火爆炸就是因为电池技术不过关。新能源车想在未来和燃油车同台竞技,就必须升级电池技术。

结语
2022年我国新能源产量已经占到全球的60%,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一张响亮的名片。现在新能源车企已经不再是汽车行业的弱势群体,国家取消它的优待政策是完全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做法。未来新能源车企能否保持过去的高速增长,取决于各家车企的核心实力。
那么,你觉得国家会在何时取消新能源车的绿牌政策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