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车型的竞争力肯定不比双动力车型,因此现在不少车企都学会了“双动力”战略,在纯电动版的基础上再打造一款混动车型,丰富消费者的选择。相比油电混动或插电混动,增程式的驾驶质感更接近纯电动汽车。那这两种驱动方式放在一起,选择哪个版本更合适呢?

现在市场上同时采取两种动力的车企有零跑汽车、哪吒汽车、长安深蓝等,我们就以本月刚上市的零跑C11(图片|配置|询价)为例。它推出的增程式车型和纯电动车型相对比较丰富,对比起来能全面一些。
增程式车型和纯电动汽车具备很多共性,虽然它搭载了发动机,但是主要驱动车辆的动能来自电动机,并且纯电动续航里程都在100多公里以上,和纯电动汽车一样都可以挂新能源车牌,“路权”相对比较宽。并且在有国补的时候,买车也能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
其次,增程式技术和纯电动汽车的技术难度都不是很大,入门难度低。纯电动汽车上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如果对于技术没有太大的追求,小功率电动机和电池组装起来,再加一个固定齿比的变速箱也能组成一台电动汽车。
增程式技术就更不用多说了,在业内人士的眼里,增程式技术甚至都被视为“落后技术”,它的串联方式比插电混动、油电混动汽车还要简单,所以技术门槛也很低,车企选择增程式技术也能降低在技术方面的投入。

不过增程式和纯电动汽车的性能不同,对核心动力电池的需求不一样,所以车辆的定价不一样。就拿零跑C11来说,增程版车型的电池包容量分别为30.1千瓦时和43.74千瓦时,容量相对比较小。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容量最低为69.2千瓦时,大的是89.97千瓦时。
2023款零跑C11增程式车型共有三款车型,市场价分别是14.98万、16.58万、18.58万。纯电动版车型共4款,市场价分别是15.58万、16.98万、19.98万、21.98万,入门级价格比增程版车型高了6000元,顶配版车型则高了3万多。相比之下,纯电动汽车的门槛明显高了不少。

不仅如此,纯电动汽车的续航在增程式车型面前也是一大短板。从纯电动续航里程上看,零跑C11纯电版车型的续航里程在520公里乃至650公里,在市区用车场景下,汽车的使用周期更长。如果只是上下班代步,可能一个周充一次电就可以。增程版零跑C11的纯电动里程只有180公里,最高也不过285公里,采用纯电动方式出行,一个周得充三四次电。
但大家要知道,增程式汽车的优势不是纯电动里程多长,而是它的混动能力。在电池不方便充电的情况下,发动机可以充当充电器的角色,给电池充电。并且混动优先状态下,新车最低能跑750公里,中高配车型的续航里程甚至能达到858公里,比同价位的燃油车续航里程还要长。

此外,增程版车型不惧怕上高速,即使时速达到100km/h以上,也不用担心电池掉电太快,影响车辆的总体续航里程。增程式车型还可以通过加油的方式补能,大大缩短在路上的时间。
而纯电动汽车上了高速后短板更加明显,掉电速度会变快。即使有快充,也得半个小时才能充到80%。并且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气温太低会影响电池活性,充电的时间会被延长。
作为汽车上最重要的三大核心之一,电池的容量对成本的影响也很大,如果两款车型的电池同时损坏,纯电动汽车的维修成本要更高。
看到这些对比,可能会有人觉得,纯电动汽车“一无是处”,价格还高,坚决不能选择。其实纯电动汽车也有增程式车型不具备的优点,它的静谧性更高,这一点是增程式车辆比不了的。
而且零跑C11的纯电动版车型还提供了双电机版,车辆的功率更大,瞬间起步的速度更快,破百也仅需要4.5秒。但增程式的顶配车型也只配备了1.2T三缸发动机和200千瓦功率的电动机,最快加速时间需要8.5秒。

看完两款车型的对比,可能很多人依旧感觉有些迷糊。其实怎么选并不难,如果是家庭第一辆车,需要兼顾城市、长途等用车场景,增程式明显更合适。如果家里已经有了一辆燃油车,需要一辆日常通勤车,选择一辆电动版车型也无可厚非,毕竟电动车的低成本优势很明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