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公路坦克比亚迪这么“火” 新能源销量一哥应如何解释?

    车友新媒体头像车友新媒体头像
    车友新媒体2023-03-13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8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超680万辆,其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而这其中,比亚迪的销量非常亮眼,2022年比亚迪大约卖出186.35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08.64%,远超原来150万辆的预期目标。

    也就是说每卖出3-4台新能源车,就有一台来自于比亚迪。随着新能源销量迎来大幅增长,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新能源车型的自燃问题。每每相关新闻的出现,都会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甚至是口诛笔伐。

    想搞清楚新能源车型究竟是否安全,什么样的品牌自燃问题更严重呢?下面我们来抽丝剥茧,从中找找答案。

    首先,为了避免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的恶意摸黑,事先声明本文的一些数据引用都来自公开报道,均有迹可循,而并非凭空捏造。

    其次,有人会说某某车型销量高,当然自燃的就多,似乎听起来很合理,但是不好意思,本文我们不看绝对的自燃数量,我们只看自燃车型的占比。简而言之,A品牌销量200万辆,自燃500台,B品牌销量20万辆,自燃100台,乍一看好像A品牌的自燃数量是B品牌的5倍之多,新闻上A品牌的自燃新闻也更频繁,但是从自燃占比来说,其实A品牌的自燃占比显然更低,是更安全的选择。反而自燃绝对数量少的B品牌,自燃占比更让人担心。

    以上这两段文字仅仅是针对可能会对本文结论不服的别有用心者,咱们下面就有一说一。

    谈到新能源车型的自燃,必须首先弄清楚一点,那就是电池类型。没错,这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何有些品牌车型的自燃率高,有些则很低。

    虽然电池路线有很多,甚至固态、半固态等“先进电池”也频繁在新闻上露面,但是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型搭载的电池无非2种,是的,就2种,我们今天先不谈那些占比颇小的非主流电池类型,也不谈什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字眼,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分析。

    这两种电芯类型就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由于本文着重分析一些品牌的自燃率为何如此之高,因此就不大费篇幅来详细解释原理了。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厂商可能会给自家的电池取五花八门的“营销”名称,什么刀片电池、弹匣电池、麒麟电池等等,但是从电芯上来说,主流车型上的电池包种类无非就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这两大类中的一种。当然有的品牌例如蔚来的75度电池包同时采用了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这两种电芯,属于特例,我们先不提。

    为何要说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这两种电芯呢?因为它俩的特性有很大差别,简单来说就是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低,但是热失控的温度更高,一般在800℃,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理解就是在800℃以下,电池不会失控起火。

    而三元锂的能量密度高,但是热失控温度低,一般为300℃,甚至一些追求高能量密度采用高镍配方的电芯热失控温度仅200℃,因为镍能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但是会让电芯变得更不稳定。也就是说,如果温度达到300℃甚至200℃,那么三元锂电池就会起火,而且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反应比磷酸铁锂的表现剧烈很多。

    那么从上面也可以看出,如果大家买车对于续航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从安全角度上来说笔者建议还是尽量购买采用磷酸铁锂电芯的电池包。虽然续航会短一些,冬天掉电比三元锂要严重一点,但确实安全不少。

    这么说来磷酸铁锂电池应该是非常安全的一类电池,但为何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自燃率却这么高呢?是的,你没有看错,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本质就是磷酸铁锂电池,之前刀片电池的针刺实验也让人无比信服它的安全性,但是电芯的针刺实验并非只有比亚迪刀片电池能通过,实际上其它品牌的磷酸铁锂电芯通过针刺实验也没有压力。

    但是如果拿磷酸铁锂电芯来对比三元锂电芯的针刺实验,那毫无疑问,磷酸铁锂占压倒性的优势,因为单从电芯上来说,三元锂电芯根本无法通过针刺实验,因此,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针刺实验对比,采用的是了“田忌赛马”的策略,用磷酸铁锂的最长板去碰了三元锂电池的最短板。

    但是在电池包整包层面上来说,由于电池包内的管理系统尤其是热管理以及一些物理材料的阻隔,实际上设计得当的三元锂电池包的安全性也不会太拉跨。反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比亚迪采用自家的刀片磷酸铁锂电池的自燃率却居高不下。

    也许不少人说,比亚迪卖了那么多车,时不时有自燃很正常,真的吗?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表格,这组数据来自于“自媒体博主狸猫实验室”,他们整理了一份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统计表,列明了有明确报道及网传的自燃事件。其中不仅列出了品牌、车型,甚至还有自燃时的气温以及车辆状态。

    通过该图表,我们就能发现,在真实用车环境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自燃,几乎全部来自于比亚迪,当然有人会怼笔者说,小鹏P7(图片|配置|询价)也有一例,不过,那个是因为碰撞导致,而非正常使用状态下没受外力冲击电池包的自燃事件。

    也许还有其它遗漏的新能源车起火事件,但是至少从这份表格中,比亚迪的出镜率之高令人咂舌,可以说涵盖了几乎所有采用刀片电池的车型,从低端到高端,而且很多并非交通事故原因导致,而是正常行驶、充电甚至是静置条件下的自燃。

    目前新能源车型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包的车型不在少数,不少品牌车型甚至有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电池包可选。虽然比亚迪刀片电池占据了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中较大的份额,但是依然有相当多的车型采用了其它品牌的磷酸铁锂电池包,所以笔者不禁要问比亚迪,为何其它品牌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自燃率如此之低?而比亚迪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车型自燃率相比之下高出这么多?

    浅显分析要么刀片电池的制造工艺出现了问题,导致电芯本身的热失控,要么就是热管理系统或者电池管理系统的问题,甚至是整车设计、线路布置的问题,否则理应非常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是不大可能有如此之高的自燃率的。

    当然,大家也可以留意一下搭载其它大厂磷酸铁锂电池车型的自燃事件,应该可以看到除了比亚迪,其它品牌磷酸铁锂电池的自燃事件很少发生。如果有,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看是单一事件还是群体事件。显然从比亚迪横跨各车型的自燃现象来看,这并非简单的单一事件。

    作为媒体来说,此文也并非刻意去黑某一个品牌,只是提出了笔者一直以来的困惑。因为从化学特性上来说,磷酸铁锂电池确实是相对三元锂电池更安全的选择。那么对于这些起火事件,作为新能源销量一哥的比亚迪是否要给民众一个交代呢?

    对于网上这些搭载刀片车型的自燃事件,官方并没有给一个后续的说法,大多不了了之。如果真的是电池工艺或者整车设计、制造的问题,比亚迪应该正视才对,而不应该一天到晚抱着磷酸铁锂电池针对三元锂在针刺实验中大获全胜的优越感继续“装糊涂”。虽然结论很尖锐,但是还是要说出来:因为在磷酸铁锂电池阵营里(这是大前提),在用户真实用车场景中,目前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安全性比其它品牌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要差不少。

    那么在比亚迪继续冲击高端,甚至冲击百万级市场并把安全当作最大的豪华之际,刀片电池的自燃问题究竟何时才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万次阅读
    127评论
    32赞同
    收藏
    分享
    127评论
    3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