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补贴有几十牌子,东风公司品牌只是其中之一!
是谁打翻了东风金饭碗,让东风回到“1998”?

东风换帅,大部分对东风有情结的人都有发自内心的庆贺。“1998”是什么意思?外人不明白,但老东风人记忆犹新。那年东风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已经快运转不动了。
是苗圩将东风拉出了危机。大多数东风人还记得如今经常在工信部发言的老领导苗玗。1999年,苗圩正式出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在苗圩的主导下,东风从十堰大山深处走出,“迁都”武汉。之后在苗圩的带领下,东风抓住历史机遇,通过与日产合资走出困境,2002年,东风公司盈利58.2亿元。

此刻需要补补气血的东风商用车推出了紫罗兰车型,直接紫遍了天下,再后来紧接着推出了东风天度系列——天之龙,天之马,天之豹等。最终主打天龙品牌,由此东风重卡连续了多年全国第一的神话。
当年组建的东风有限全面和日产合资,除了东风日产还有东风商用车、东风柳汽、东风汽车股份(轻型车)、郑州日产等。在东风有限的体制下,大家都混的还可以。

后来随着东风的强大,重卡和轻卡业务逐渐从东风有限剥离。重卡主要和沃尔沃合资,但是并没有引入沃尔沃重卡车型,反倒是合资的东风日产柴搞撤资了。
再后来,雷诺项目谈判过久,已经失去了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高峰期,生不逢时。同时价格偏贵,车型偏少也是主要原因。
东风裕隆本身发展还行,但是U6推出时价格过贵,如果当时直接8万,也许没有人喷老大哥--大7.
假设U6便宜入市,完全可以覆盖大7油耗高的不利舆论。其实U6还算省油。
至于起亚,东风根本没有发言权,所以这个不能怪东风。
嫡系自主品牌风神也就是这两年才超越非嫡系风光和风行的。第一代AX7原本可以和H6一决高低的,可惜定价和U6一样,如果那个时候把市场抢下来,保有量有了,现在根本不愁卖,可惜领导没有这么想。
这是风神首款SUV呀,现在已经降到8万左右,还比当初配置高。早知道这样,当时就卖八万,保有量早就起来了,现在高端也能做起来了,建议领导们多看看田忌赛马的故事。
如今风神市场仍然集中在湖北。标致雪铁龙也在湖北市场兜兜转转,湖北市场就这么大,还有东风这么多品牌,大家怎么施展的开呢?
国内市场被部分资本投资占领,评论区都是个别水军组织在喷人家,风神出新车要么喷你外观,要么喷你这不行那不行,你们有没有想过营销就是净化网络环境?
出口市场?原本PSA打算和东风开展东南亚业务的,可惜上代东风领导人一上台把这个计划否决了,再后来我们就看到被吉利收购的宝腾在东南亚吃开了。
决策层肯定没有研究市场的重要性,靠合资拼政绩已经行不通,如今国家已经开放股比,合同一到期,谁还愿意和你对开分红?
如此一来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所说的乘商并举,而是大家都下滑了。2022年东风公司总销量291.2万辆,其中港股上市公司东风集团246万辆。公司主体下滑十几个百分点。

从苗圩到徐平到竺延风,东风人描述苗圩帮东风找到了金饭碗,徐平捧住了金饭碗…
以2018年数据为例,湖北省纳税百强企业当年累计纳税总额1479亿元,其中第一名东风汽车纳税551亿,第二名武汉石化110亿元,第三名葛洲坝集团68亿元。

由此可见,东风对于湖北当地财政绝对处于支柱地位,东风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作为央企带动的不仅仅是汽车行业,还有周边产业。
3月3日,湖北宣布了限时补贴促销活动。最大力度的当属“网红”东风雪铁龙C6了,入门从21万,直接降至12万。
这一天东风换了领导,湖北这个节奏配合的严丝合缝。
热销三天后,C6共创版已经不接受预订了,因为超过1.3万的订单,神龙担心月底之前交付不了,要是以前肯定没有问题,因为原来的神龙一厂因为城市建设退耕还林搞地产了,二厂据说卖给东风本田了。目前只有武汉三厂主打老平台以及迎合中国口味的加长车型。成都工厂是新平台产品矩阵生产线,襄阳工厂如今只生产发动机和手动变速箱,大多用于出口。如果这些工厂都还在,都可以帮忙,这点订单轻轻松松。

雪铁龙C6在2016年上市,现在2023年快七个年头了还在卖,之前一直卖得是不温不火,没曾想到在第七个年头火了,要说C6这车七年时间外观内饰一直保持一致,如今只要价格合适大家并没有审美疲劳。
所以大家不要只记得雪铁龙,还有各个汽车友商哦。
五连杆 ,车身接近5米 底盘同价位第一 变速箱同价位是最贵最稳定, 12万不买,说有问题那也是自己的问题!
C6的爆火不仅仅是因为价格,最主要的还是性价比和超高的产品力。
大家看这一台解剖的C6前后铝合金的防撞钢梁,铝合金的机罩,A柱B柱、车顶、车门最高1800兆帕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双面的镀锌钢板,能够做到15年不生锈,不腐蚀随处可见的隔音棉,都用的是纯白色环保pet材料。
拉开车门,大家看里面这些皮质材料都采用的是婴儿可直接接触的环保材料。车底都用了超高强度的加强筋以及这么厚的钢板,这些环保材料也采用的是水性涂料,机器人喷涂上去的环保无异味,在健康、舒适、环保方面,C6首屈一指。
而且它匹配的是1.8T加8at以及2.9米的轴距,采用六安全气囊,侧身采用的五纵三横的高强度钢的太空舱式车身,就连后备箱也用到了超高强度的这些材料。
C6现在爆火,一定跟他过硬的产品有分不开的关系。

我们以最火的雪铁龙C6 共创版来看,2022年开票价格16.32万,购置税是以开票价格来算的,并不是厂家指导价21万多来算的,所以这个还是有利于消费者的。

也就是此次真正的大促降价并没有9万那么高,而是4.1万元左右。
而2023年,该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取消,这一部分对应金额相当于约7000元左右,也就是实际政企在购置税减半补贴之上,其实仅仅实际上比去年多了3.4万元的降价幅度,如果这部分实际折让金额,由神龙汽车自己承担50%的话,即1.7万元。

法系车一般情况下,约有15%毛利率,也就是说在以16.32万售出C6共创版时,有约2.4万元毛利,所以综合下来,其实这场“震古烁今”的大补贴促销,神龙汽车自己大概率是不赔钱的,甚至还有利可图,真正“放血”的是湖北省政府。
因此那些键盘侠说是雪铁龙清库存的说法纯粹是造谣,生产线热火朝天的日夜加班,又有利可图,所以自然共创版不是库存,其他中高配可能有点库存是正常现象。

生产线上的C6
那么湖北省府有没有拿普通纳税人的钱用来补贴?这是键盘侠们最“关心”的话题!然而事实上并没有…
要知道发票上会标注价格分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素车价格,一个就是汽车增值税。两者构成了你看到的所谓的裸车价格。
这个增值税不少,还有你买车上牌的购置税也不少了,另外还有车船税等。
有关部门只是走个帐,又把这个税收变相返还给消费者了,补贴款来自车主本身,换言之你现在买的C6是免税产品,超值!
所以和键盘侠喷的没有什么关系…
再换个角度理解,2018年东风汽车纳税551亿元,当年销量383万台,即平均每台车对应纳税额1.44万。
当然这是平均,像C6这种开票价格在16万左右的车型,是高于平均值不少的。
另外客户端还要缴纳自己的购置税和车船税…
而以目前此次东风大促来看,车企政府实际补贴估计也就在万元左右,所以只是暂时“免税”而已,也不赔。
相应的补贴是实实在在的补贴给了湖北省购车群众,当然外省人也是可以来湖北旅游的,对所有人几乎都是公平的。
如果12万的C6买不起,还有很多低价位的乘用车可选,比如6万以内的C3等几十款车型。(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所以说杨青这次玩了一种很新、很高级的促销,一点也不为过,他毫无疑问,是懂促销的!
最最重要的是,这一次的短期手段,将瞬间打破东风原有的下滑轨迹,很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供需曲线,新的收支平衡点。

所以,总体来看,杨青主持东风工作后的这第一张“王炸”,和政府配合的真是非常漂亮,堪称史诗级的操盘,也为各地政府在促消费稳经济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尝试与样板!
那么这些车企能否成功转型新能源呢,我们以雪铁龙为例子。
B+级(准C级)卖A级的价格的雪铁龙C6,确实让路粉、普通粉、铁粉都有了实现超级梦想的实际支持。
有人说没有卖不出的车型,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当然有人喷,看你雪铁龙下个月怎么办,虽然大家都补贴,但是仍然键盘侠都集中在法系这边,尤其是雪铁龙。你怎么不问问其他品牌下个月怎么过呢!过多的键盘侠让人误以为只有雪铁龙有补贴一样。
C6和C3交易额度都起来了,补贴是条路子。
有了今天的保有量雪铁龙的铁粉会越来越多,保有量多了,有利于以后的新能源转型,所以有人担心下个月怎么办?根据澎湃新闻报道雪铁龙日订单暴增984%,这就是铁证。
标雪成都工厂的新品并没有补贴降价,408X上市,也会有热门的价格出现,后续新能源也会跟上。所以只有吃饱了才能谈理想。

2月17日,中国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息部原部长、原东风公司老总苗圩同志强调———
中国历来主张要开放合作,今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搞国产化,我们所说的国产化既包括中资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
我们要进一步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有针对性地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

其次我们要说的是东风是央企,属于国家资产委员会。东风合资企业和其他私企一样纳税外,另一半由东风把盈利收入上缴了国库。
那么请问私人企业可以把盈利收入上缴国库吗?
换言之东风的合资企业所产生的税收和一半的盈利随着东风,把钱给了国家财政。
私人企业的盈利的钱纯属于私人单位。
所以东风财政贡献非常大,不要做键盘侠,你可以不买日系,但是不要发表偏激言论影响别人。
当然东风也有自主品牌比如风神、风行、岚图、猛士、纳米、赛力斯等,他们的盈利也不同程度缴纳给了国家,比合资贡献大。
同样和民营企业一样纳税,但是盈利大多交给了国家。照这个思路貌似买国企的国产更爱国才对,但是事实上你们这些偏激的人最喜欢诽谤国企……
东风公司应该做的是净化网络关键,打击黑公关,成立举报中心,不然声誉就不会变好,因为他们一直在黑你的所有品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