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的巧合
G9发布是P5盲定时间不久,了解到交付周期还很长就先提了P5,2022年8月10日发布开启盲定,第一时间盲定(2000定金),这个环节还没接触销售。8月20日去售后正好也是G9到店的日期,颜值在线舒适度十足就坚定了等P5满一年换了G9.
当时北京有满一年外迁(8000-10000的补贴),小鹏的置换补贴、Max版本差价7折,小鹏当时二手车估值也还可以,新能源还没开始卷。都算好了怎么去置换了。

G9订单记录
9月21日发布会,结果大家都知道的,发布会后48小时;发布会后我也没有退单,我就问问了销售一个问题,570G说一下价格支撑在哪里?销售完全不回信息了。等待了24小时之后选择了退单,48小时政策调整后取消退订直接签署了702Max的订单合同。
为什么退订呢?
关于置换沟通小鹏真的让人不爽,估价环节提问题回答就是系统给的就是这样,再多问就是爱答不理;主要是你不卖给他置换补贴还不给你;一副傲慢的态度,就开始沟通退单了(签合同之前确认了,可以退单)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也不跟销售有啥沟通了,只能等待销售操作,也从来没催过销售操作,本来消费不消费都会有一个冲动点,毕竟都有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后续操作我真的是开了眼界。
在车主群(在小鹏官方的群,有小鹏客户服务的人)里聊天,我本来就是一个积极聊天的人,大家都知道谁置换G9,偶然间就聊到退订的事儿,吐槽了两个原因:二手车估值(群里也说了14和14.5的差别,心理预期的问题)不认可也不给解答态度,沟通态度很差,还必须卖给他不卖没有对应权益。小鹏群运营的人上午说去反馈一下,我本来也不想沟通啥,结果群运营的人说还是反馈一下吧;当时订单的钱还没退完,还在流程中,大家想象不应该解答一下疑惑,沟通沟通情况吗,是不是还有购车意愿,把估值的事儿讲明白?
小鹏反馈还是非常迅速的,下午销售就回了一句“订单的钱马上退,别催了”,我全程都很客气,最后成了我投诉快速退单了,不理解。
后来群里还开玩笑说,还是小鹏解决问题的方式高效,彻底消灭问题。
作为G9盲定和修改定价后签完合同的用户,再之后的所有环节小鹏在没有过一次沟通,定金到账彻底结束,真的感受不到车企在哪个环节注重用户体验了。我作为小鹏车主,继续开心着开着我的P5。
再次换车,G9的期待和LS7走进视野;
为啥会考虑再次换车呢,说起来那叫一个惨啊,我的P5又“拖底”了,有划痕,电池健康度没问题,小鹏建议还是要修,这次售后挺好的沟通交流都挺好的;只能说不换不行了,毕竟不能再三再四,心理也难受。这次考虑必须纯电SUV,第一考虑G9吧,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品牌。
小鹏现阶段在变革大家都是知道的,作为现在的小鹏车主还是非常期待小鹏越来越好的,也一直关注G9的政策;
为啥还会一直关注G9呢,纯电SUV在当时的阶段,除了G9真的没有什么选择;
再次去看G9销售还是一样的状态,对于用户爱搭不理,咨询问了两句政策,销售(感觉是个店长)打电话走了,叫了一个不怎么了解政策的人来应付一下,说不上体验好不好,只能说还是那个小鹏。
G9就开始做各种小的优惠活动了,毕竟除了4C没交付的,订单真的不多了,但销售的态度真的没啥改变,能感受到为啥当时盲定三万多的G9交付是这个数量了;
智己走进视野:
12月17日之前咨询智己L7的时候加的销售微信开始发资料了,第一眼看这车很漂亮啊,看了品牌,智己L7的定价,这个应该更贵了,也就没咨询没关注;

最早的销售给的照片
发布会当天发了产品介绍和价格情况一下就来了兴趣,开始预约试驾2月11日预约试驾只能预约到2月25日晚上的试驾时间,只能说这时候需要这么预约试驾的也只有这段时间的智己了;

对这个第一印象非常好
25日试驾完之后基本决定了就他了;
3月4日朝阳公园试驾会之后锁单了;
预计4月中下旬提车了。
后续讲讲我对两个车的对比吧,讲得都是个人感受,感谢大家关注,不对车的好坏做评价,只是做一个分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