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比亚迪降价,奔驰宝马逆市涨价,今年应该怎么选车?

    DearAuto头像DearAuto头像
    DearAuto2023-02-28


    2023年才过了两个月,中国车市已颇不宁静。

    一方面是以比亚迪为首的汽车品牌宣布降价,另一方面则是以奔驰、宝马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官宣涨价。

    降价和涨价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现象让不少消费者摸不着头脑。价格起伏不定,也让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

    2022年奔驰和宝马的销量都出现下滑,怎么会突然涨价?

    2022年,奔驰在华销量为75.17万辆,同比下降0.9%。宝马在华销量为79.19万辆(含BMW和MIN),同比下降6.4%。


    反观比亚迪,2022年销量达到186.9万辆,同比增长152.5%,2023年却一反常态首次降价,又是为啥?


    近日,北京一家比亚迪王朝展厅销售人员表示,刚刚收到官方发布的调价通知,大部分车型均有价格优惠。其中,老款车型的优惠幅度在1万元以上,部分热门现款产品也有上千元的优惠。“比如2021款的汉EV下调了2万元,2021款秦EV(图片|配置|询价)降价1.5万元,而新款车型优惠幅度普遍在6000至8000元之间。”


    很多汽车大V总是从企业规模或者是成本因素的影响上找问题,忽略了经济对车企的影响,没看清当下中国正面临螺旋式衰退。


    疫情放开后,虽出现报复性消费行为,但绝大多数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是下降的,否则不会出现1月居民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的现象。


    在这个螺旋中,居民热衷存款不单是消费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心态的问题,它是一环压一环,互为因果,且相互强化的螺旋系统。

    汽车企业是由无数个单独的个体组成的,免不了被时代潮流裹挟,只有尽可能看到宏观趋势的流向,同时了解市场主体和消费人群的变化,然后才能知道衰退期的生意该怎么做。

    马克思说:经济危机是相对过剩与绝对匮乏的有机结合。

    什么叫相对过剩?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比如牛奶过剩只能倒掉,菠萝过剩只能烂在地里。

    什么叫绝对匮乏?富人有充沛的购买力,然而需求已经被过量满足,打工人有大量的需求,但缺乏购买力。

    东西一旦卖不出去,企业就要减产,降薪,裁员。打工人一旦失业,更不敢消费,需求减少导致企业进一步收缩……

    简而言之,就是富人有更多的收入,但需求已经过量满足,打工人有消费愿望,但收入太少,消费能力不足,只能压抑需求。

    近3年,很多人都说钱难赚,预期悲观,但富人们的消费其实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路易威登门店前经常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中国高端消费领域专业研究和顾问机构要客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最终实现956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占比高达38%。

    宝马、奔驰为何选择今年涨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富人毕竟是少数,无论怎么奢侈,都撑不起经济,最终还要看数量庞大的打工人。

    经济周期向上时,打工人觉得收入会一直涨,房价也会一直涨,所以敢消费。但遇到经济危机时,打工人预期下降,消费就会偏保守,在花钱买车这件事上,自然也会就斤斤计较。

    比亚迪的客户绝大多数是打工人,针对现状,企业的经营策略、营销策略当然要迎合这些变化而做出改变。其实不仅仅是比亚迪,起亚、日产、马自达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降价”。

    前不久,起亚K3(图片|配置|询价)上市,起售价8.99万元;日产轩逸经典款促销,只需7.98万元;马自达阿特兹员工活动价最低12.15万。

    十万元不到,买到一辆主流合资车,放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现在随处可见。


    写在最后:


    有人问,2023年中国车市怎么看?

    我认为,总销量可能变化不大,但存在结构性机会。主打小资情调的车型,肯定会越来越缺乏增量。便宜空间大又省油的车型,会更受欢迎。

    除主流的豪华品牌外,绝大多数平民汽车品牌估计会更进一步降价。

    比如,2008年北美金融危机后,丰田就通过降价策略,在销量上一举超越通用,成为全球销量第一。

    一些小众品牌和新势力品牌的处境会更加危险,如果你买了这些品牌的车,日后品牌倒下了,售后会很麻烦。(文|李健波)

    次阅读
    3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