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版图上,中、美两国最具有分量,一个是当今世界产销第一的国家,一个是在2008年前之前的近百年里,一直牢牢占据汽车产销榜首的霸主。如今,两国又在新能源领域发力,各领风骚。

作为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今日中国汽车产业实力如何,每年的汽车产量跟美国相比,达到了一个什么层面呢?下面的数据也许能说明很多问题。
美国汽车工业历史悠久,已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与技术优势,可谓底蕴雄厚。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十多年后的技术引进与积累,于90年代才正式发力。
1992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6.2万辆。此后中国汽车产业在不温不火中平淡发展,直到2000年汽车产量才进入200万关口,从从100万辆到200万辆,大约用了9年的时间。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汽车产业从此进入狂飙发展期。2001年汽车产量猛增至247万辆,登榜世界排名第八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西班牙和加拿大之后。
此后,中国汽车产量每年都跃升一个新台阶,从2001年到2009年,在不到八年的时间中,汽车产量就由240万辆跃升至千万辆级,年均增长速度达21.6%。
到2010年底,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产销量分别为1826.5万辆和1827万辆,市场规模相当于1995年13倍左右。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超越了一个又一个汽车强国,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以930万辆的规模超过美国,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越。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是2009年,当年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达到1379万辆。同年美国、日本分别为573万辆和793万辆,可以说是以一敌二。为什么这一年美国汽车产量如此之低?
因为,赶上了金融危机,让美国汽车产业交出了27年来最差成绩单,通用、克莱斯勒由于资不抵债,相继申请了破产保护,另一巨头福特也是苟延残喘。

而后,中国汽车产量优势不断扩大,2013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2902万辆的历史峰值,这是人类历史上单一国家汽车生产规模的最高记录。这一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再获丰收,以2748万辆的产能完美收官。虽然比不过2017年的2902万辆,但是考虑到国内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能保持这个成绩已是相当不易。
那么,作为昔日汽车行业霸主的美国,其产量又是多少呢?
数据显示,去年美国本土生产了940万辆汽车,这已是美国连续三年汽车产能不足1000万辆。跟中国的差距已经是相当之大了,大概以后也再难追赶上。

放眼今日美国汽车产业,变动颇大,昔日汽车三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也被特斯拉所取代。
在营收上,2022年特斯拉净利润126亿美元,比通用汽车高出近30亿美元。另一汽车巨头福特公司不但没挣钱,反而亏了近20亿美元。
如果没有特斯拉的存在,美国汽车产业的盈利表现将更为糟糕。而特斯拉如果没有上海超级工厂的加持,也将不会如此亮眼。

好在,美国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技术与创新方面引领潮流,并在本土打造一条新的“电动车带”,从美国中西部一直延伸到东南部。
客观而言,对比中、美两国的头部车企,中国车企的营收规模仍大幅弱于美国车企;但是在净利润方面,中国车企增速更快,值得期待。

写在最后:
汽车行业百年发展,燃油车已现颓势。电动车在百年前就已出现,历经百年的等待与技术积累,如今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中美两个国家,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谁将掀起电动车时代的新篇章,引领发展方向,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