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补贴时代结束,新能源车板块还能“跑得动”吗?

    东方基金圆桌派头像东方基金圆桌派头像
    东方基金圆桌派2023-01-11

    挥挥手,我国新能源车已经告别延续了13年之久的“国补”。

    这么多年来,这项政策确实给车主带来不少福利,就拿北京2022年的政策来说,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300-400公里,补贴9100元;纯电动续航里程大于等于400公里的,补贴12600元。

    大力度的补贴,是刺激新能源车销量连年大涨的原因之一,所以不少小伙伴很担忧,补贴没了,还有多少人买新能源车呢?毕竟没有了补贴,购车成本增长了不少。

    进而有不少人担忧,无补贴时代的新能源车板块的景气度又如何呢?

    其实大家不用过于焦虑,我们从基本面中,可以找到行业发展积极的答案。

    第一,补贴是利好,但新能源车的景气不全靠补贴

    2010年,财政部开始对私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进行试点,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从2010年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超过1521亿元,至少覆盖了317万辆汽车。

    这10余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从2009年的259辆增长到了2021的352.1万辆,新能源车市场的早期,确实靠补贴孕育的。(数据来源:中汽协)

    但随着国产新能源车的崛起,以及新能源车深入到大众的观念中,我国新能源补贴数额其实一直在降低。

    比如说在北京,2014购买一辆新能源车,最高补贴能到11.4万元,2017年最高补贴6.6万元,再到2022年最高补贴1.26万元。(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财政部)

    一边是补贴退坡,一边是新能源车销量的大涨,可以看到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补贴升降早已不再是影响新能源车市场的主要原因。

    其实我们从近期新能源车企的销量数据就能知道答案。

    近日,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共计销售186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08%,这一销量已经超越特斯拉,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冠”。造车新势力们的业绩也还不错,广汽埃安2022年销量较2021年增长121%,哪吒汽车较2021年增长118%。

    第二,补贴没了,其它重磅政策依旧在接力

    在大家非常关心的政策方面,仍在对新能源车行业继续加以积极引导。

    发改委在去年12月印发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中,专门提到,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国家新能源局紧接着就在今年1月6日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将在公共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

    可以看到,从政策层面,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同时,多地密集出台鼓励新能源车的政策。重庆则对智能车控、智能座舱等研发企业给予300万到800万不等的资金补助,湖南对新能源车企最高可支持5000万元。

    另外,虽然没有补贴了,根据今年9月发布的《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明确2023年购买新能源车依旧免征车辆购置税。这项政策从2014年开始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第三,补贴退出的意义在哪儿?或许有利于市场逐渐成熟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近期的发言,也值得我们思考。他说,“新能源补贴退出的意义重大,已经很低的补贴即使延续,同步带来的补贴成本也是存在的。补贴成本与补贴的收入相比,没有补贴更有利于企业聚焦市场。”(来源:崔东树《世界经济下坡路上车市风险多》)

    在新能源车刚兴起的阶段,补贴可谓“扶上马”、“领进门”,这也让中国的新能源车工业取得了先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性价比、产品先进性、供应链等方面的能力已经具有强大竞争力,而且在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

    可以说,目前新能源车型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所以,补贴到期,并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负面影响。相反,没有了补贴,更会倒逼车企“苦练内功”,这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长远来看,有益于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综合而言,国内车企的崛起、消费者的成熟,以及双碳大势所趋等才是推动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继续良性成长的基础。2023年的新能源车行业,依然值得期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