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停产、关厂、搬迁:欧洲轮胎行业“生死存亡”时刻,中国迎来机遇

    车辕车辙网头像车辕车辙网头像
    车辕车辙网2022-11-09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正深陷能源危机,叠加欧盟监管日趋严格,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欧洲正面临“去工业化”的挑战。

    目前,由于能源价格高企,为降低成本,不少欧洲轮胎企业正在关闭工厂、缩减规模或搬迁生产设施。

    欧洲轮胎,大规模减产

    固特异:欧洲工厂停产10天

    固特异正在收紧其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业务的生产活动。2022年第四季度,固特异计划减少大多数欧洲工厂约10天的产量(150万条),此举是“解决需求疲软的问题,防止库存过剩”。

    同时,这家美国轮胎制造商表示,已采取行动解决能源短缺和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问题,包括对工厂的节能和提效项目,这些项目将在短期内对消费产生积极影响,并在长期内支持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的欧洲工厂已经使用替代燃料,以确保未来向我们的客户持续供应,”该公司补充说。

    上个月,固特异关闭位于英国梅尔克沙姆的摩托车轮胎生产设施,将其产能整合到法国蒙吕松工厂。

    米其林:两家工厂减产

    10月,米其林暂停在英国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翻新轮胎工厂的生产,为期一周,并计划在圣诞节期间再次执行停产。

    米其林称:“在整个行业,对通胀上升的预期导致分销商库存增加,公司正根据现有的灵活性协议调整生产,以应对动荡的贸易环境,”公司代表明确表示:“没有关闭斯托克工厂的计划”。

    米其林的声明中明确指出了“暂停”,进一步解释说:“灵活性和反应性是斯托克工厂的重要机制,集团通过每月调整产量来控制其库存。

    早在9月,位于西班牙的大众和Stellantis工厂因缺乏汽车制造零件而宣布停产,导致米其林当地工厂订单不足,做出暂停生产乘用车轮胎6天的决定,并表示以后每个月的周末都会停产,预计将减少生产13.2万条轮胎。

    德国:车企减产波及轮胎行业

    德国工商大会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德国企业因能源成本高企而削减生产规模。逾四分之一化工企业、16%的汽车企业被迫减产;17%的汽车企业计划把部分生产迁至国外。

    目前,德国共有15家轮胎生产工厂,分别属于大陆集团(3家)、固特异(6家)、米其林(5家)、倍耐力(1家),其原配订单和替换需求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欧洲轮胎替换量,全面下滑!

    据欧洲轮胎和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其成员今年三季度所有轮胎产品细分市场都是负面的。该协会指出,这是自2021年以来观察到的市场复苏之后首次逆转的迹象。

    今年第三季度,所有细分市场的销售额均为负增长,替换轮胎市场和卡客车轮胎市场均下降了9%,农用轮胎销量急剧下降28%。

    ETRMA秘书长Fazilet Cinaralp女士对此评论:“除了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的压力外,随着成本的大幅增加(自2019年以来约增长了60%)以及物流和劳动力的成本,我们开始观察到轮胎需求放缓。如果通胀趋势和供应紧张局势持续存在,我们担心2022年底和2023年将非常艰难。”

    低价中国轮胎,大受欢迎

    据Astutus Research在10月发布的一份“到2026年欧洲的PCLT轮胎供需预测”报告显示,欧洲生产中断,导致当地PCLT轮胎(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进口量激增。

    欧洲PCLT轮胎进口量目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今年到目前为止,来自中国的轮胎已经获得了显著市场份额。

    报告称,尽管中国的轮胎生产受到政府严格的疫情防控和各种持续的供应链问题的影响,但进口来自中国的PCLT轮胎仍有所增加。进口占比在今年1-7月达到近52%,而2019年和2021年的同期仅不到50%。

    同时,2019-2021年的时期也恰逢集装箱海运费的高点,这对低成本轮胎的出口影响很大。

    最近航运成本急剧下降,预计将使中国轮胎更具竞争力。并且,通货膨胀问题持续存在,低价轮胎需求火爆的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

    车辕车辙认为,目前的局面对中国轮胎极为有利,但可能只是暂时的。中国轮胎唯有提升品质性能、打响品牌知名度,才能受到海外客户欢迎,并长期屹立于世界轮胎之林。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