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比亚迪网约专用车型D1开始面向个人用户市场销售:具备网红车属性

    天和Auto头像天和Auto头像
    天和Auto2022-11-04

    曾经,某网约车头部企业与比亚迪合作打造了一辆专用车型,这辆车叫做“D1”。

    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合作方案,比亚迪按照用户需求打造车辆,投放市场后既能提升出行企业的品牌形象,又能为比亚迪做个推广;然而这家出行企业因一些违法操作而被处以重罚,现在的品牌知名度已经一落千丈了。那么D1的需求量也要大大缩减,可是现在的比亚迪又是产能捉襟见肘的时候,很多车型都已经供不应求,订单积压了接近百万辆;所以D1只有两个结果,要就是停产改建生产线,要就是面向个人用户市场(C端)来销售,如果市场反馈良好那就继续生产下去了。

    于是,D1开始面向C端销售了。


    先来看车辆的基础参数

    D1的车身尺寸为4390*1850*1650,轴距2800mm,这是一个接近小型车尺寸的紧凑级车,可是轴距却达到了中型车的标准;看似有些奇怪,但D1毕竟是MPV车型,所以尺寸虽然小但轴距必须大,空间表现也不会令人失望。

    一般判断后排腿部空间都会以“几拳”为参考,D1的标准是“组合拳”,腿部空间非常充足;这与其短小的车头设计有关,空间基本都让给了驾驶舱。


    作为MPV车型有一个关键设计不能少,那就是“侧滑门”。

    普通轿车和SUV都用“平开门”,也就是往外拉的车门,这种车门的优点是制造成本低,缺点是需要足够的侧面空间才能完全打开;而侧滑门对侧面空间的要求小,同时开口也比平开门大,只是制造成本会高几倍。

    所以一般价格偏低的MPV都不用侧滑门,但比亚迪D却给右侧车门使用了侧滑门。


    至于左侧不使用侧滑门也能理解,因为中国道路通行规则是“靠右通行”,停车时要从右侧车门上下车,左侧车门多为家用车才会使用;由于出租车和网约车竟然靠在路边停车,从左侧开门容易出现“开门杀”,所以车辆的左门往往都不允许使用,那么D1使用左侧平开门加右侧侧滑门的组合也就很合理了,而且也很个性。


    内饰方面没有什么值得点评的,甚至可以说有些差。

    比如仅仅有两英寸的仪表盘,只能显示一些基础的信息;悬浮中控屏的尺寸也要比价格重合的秦宋系列小,倒是中控台上的网约车信息牌比较大;内饰整体的视觉效果偏简约,没有大面积的皮革覆盖,不过也没有廉价感,配色很讨巧,环抱式的中控台也显得挺大气。


    至于配置自然只能给出差评,以标准版为例,车辆只有前排两个安全气囊,车辆没有智能辅助驾驶程序,只有基础的倒车影像;舒适配置没有天窗,用塑料方向盘和皮革座椅,座椅也不支持电动调节,好在车辆还有自动空调系统且后排也有出风口。

    很显然,这不是比亚迪的风格,价格低一些的秦PLUS EV的配置都要比D1高很多。

    然而标准版的D1还是要15.78万,综合其配置和418公里的续航里程,再加上100kw/180N·m的小电机而言;这辆车在家用车市场里基本没有竞争力,除非你喜欢它个性的设计。


    面向C端市场的比亚迪D1(图片|配置|询价)其实还是面向B端用户,是不是很难理解?

    说白了就是D1曾经只供某网约车公司,现在面向个人供应,而选择这辆车的用户估计还是网约车司机为主;当然出租车司机也可以选择了,因为现在很多城市都开放了出租车户头确权到个人,那么对于车辆也就没有了固定的要求,出租车也可以很个性。

    比亚迪D1是一台有些“网红车”潜质的选项,这辆车多多少少有些复古元素,开在路上还是比较吸睛的,作为出租车而言就是“有型的竞争力”;而且后排空间确实足够大,这对于提升用户好评率也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一个优势是“电芯质保”,电芯就是没有完全封装的电池,比亚迪给营运车辆提供8年或50万公里的质保,这是在用户手册上明确标注的;营运车辆是60万公里下线,但出租车或网约车基本都不会开到头,一般会在5年左右选择下线,所以比亚迪的营运车电池组质保标准也基本顶格了。

    用这辆车跑网约车或出租车则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如果准备跑专职车辆的话,D1仍旧会是不错的选择;至于不准备持证驾驶网约车的黑车司机还是选择价格低一些的合资车吧,比如轩逸或桑塔纳,只不过这些车就显得没有什么格调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万次阅读
    34评论
    32赞同
    收藏
    分享
    34评论
    3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