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

    神壳说车头像神壳说车头像
    神壳说车2022-09-27

    “换电模式”属于“看上去很美”这一类的事物,未来不会成为私家电动车供能的主要模式,但在运营车领域会大有作为。

    1、国家政策

    这两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换电模式的政策,明确支持换电站建设,鼓励车电分离。

    2、换电模式现状

    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的公共充电站保有量为6.3万座,公共充电桩的保有量约为87万个。而换电站总量约为650座左右, 其中北京占了33%,广东占了16%,排名第三的浙江占8%,而其余省份的换电站保有量则非常低。

    可见当前我国换电站的现状是保有量低,且分布不均,目前只是作为充电模式的一种补充手段。

    那么未来换电模式能否快速发展壮大,并成为电动汽车电能供应的终极模式呢?

    3、换电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换电模式下的车电分离可以降低购车成本。消费者只买电动车,电池通过租赁使用。

    2、更换下来的蓄电池可以在用电低谷时段进行充电,用电成本低。

    3、换电解决了充电时间长, 续驶里程短等问题。伯坦科技采用的分箱换电技术可实现在5分钟内完成换电;而蔚来采用的底盘换电技术,3分钟即完成换电,极大地缓解了车主的里程焦虑。

    4、换电实现了蓄电池闭环管理提高了电池寿命。电池的维护、保养、回收再利用由电网企业统一处理。

    5、换电能提高运营车辆的使用效率。

    缺点:

    1、换电站建设成本高。

    2、电池种类多,规格较难统一。

    3、电池性能差异大。

    4、存在安全隐患:电池箱与车体结合是否牢固,电源、通信接口在频繁换电状态下是否可靠等都是换电模式存在的风险。

    4、从各个角度对比充电桩和换电站的使用优劣

    从投资成本来看,换电站>充电桩

    一座换电站的投资费用,大概在150到400万元左右不等,包括了固定资产投资Q、场地费用租赁、人员运营维护等费用。再回到普通的快充桩来看,以充电功率高低分类,充电桩的成本在数万元到数十万不等。而慢充桩则更加便宜,通常在一万元以内就可以建成, 且小巧方便。

    从投资成本来看,换电站高于充电桩。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充电桩的普及率,远远高于换电站的原因。

    从使用效率来看,换电站>充电桩

    ●换电站的换电时长在5分钟左右;

    ●快充桩的充电时长在30-60分钟(充至80%) ;慢充则多达数小时不等。

    两者和传统燃油车的加油来比的话,换电在使用时间来看,更为接近加油,效率更高。而当前的快充充电桩充电,实际充电时间,和电动汽车电池容量(大小)、充电桩功率 (快慢)、速率限制(保护)等相关,并不能完全达到充电桩的额定功率。

    从使用成本来看,换电站≤充电桩

    换电使用成本方面,以蔚来为例,换电-次的价格为180元,电池容量在70Kwh,续航里程约420公里,相当于每公里0.42元;再以北汽Q为例,共推出了三个换电电费套餐: A套餐432元/1200公里; B套餐630元/1800公里; C套餐1020元/3000公里。 差不多在每公里0.34元左右。

    电动汽车一般电池容 量在50Kwh左右,一度电(公共)在1.5元左右,充满电的成本为75元人民币,续航里程为约300km,相当于每公里0.25元人民币左右,这一块,对于靠运营为生的司机们,以及开销需要控制的人群来说,价格越低越好。而对于收入相对高一些的人群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但两种充电使用成本来看,虽然相差接近一倍,但消费者感知不太明显,短期内无法感觉,长期则积少成多。

    从实际推广和使用角度来看,换电站≤充电桩

    充电桩可以以“充电站”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单桩” 形式出现。对于场地要求,直流桩稍大,1平方米以内就已足够;交流装分壁挂式和立柱式,前者挂于墙上,不占地面面积,后者立柱较细,也几乎不占面积。

    而换电站内,需要有电池包存放仓库、机械安装手臂以及仓库与换电站之间的分送系统。即使再精简,也需要”占领不小的地盘”。

    另外换电站和充电桩都会面临同种"等候问题”,也即排队充/换电。-个电动车流量较大的站点,充电人员频次非常高,会出现排队等充电桩、排队等换电的现象。充电桩耗时较长,往往等待较久;换电站换电较快,但如果库内电池未充满,仍然需要等待不少时间。

    所以从投资者投入角度、消费者效字体验和成本使用角度、制造商生产标准来看投入与使用成本成为一组矛盾,高投入下按市场规律,理应价格更高, 但投资者站在先行铺设推广角度,把这一高成本接到消费者身上。所以产生了一个投资者短时间无法挣钱的困难局面,也进一步限制了投资者继续推广扩展的脚步。而制造南,包括车企和电池广家,在没有标准执行下,告家的规格均不相同,于是会出现一种乱象: 换电站数量非常多,但是支持我家的换电站,你家却不能用。

    但以历史为鉴,有些好东西,时下并不流行,并不是因为他不好,但却因各种原因,如时政, 成本、信任度等原因,往不得向上,而换个时间,换一批人,换个地方,可能也就成了。在用户为上的体验角度,往往有人愿意为此“付出代价”,甘心掏钱。

    而普及更是需要在投资性价比,工程可行性安全可控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也需要政策支持、标准制定上的辅助,更需要用户能体验到使用成本低 、使用便捷性、安全可靠性而形成信任度、

    所以从广义上来看,换电模式推广艰难,但确实能解决充电难的长期问题;而从单一品牌、车型狭义来看,换电模式很大度上也确实解决了充电难/慢的问题。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