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数字化转型案例」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

    努斯科技头像努斯科技头像
    努斯科技2022-08-14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拥有160年历史底蕴、38年造车积累,全球有14个生产基地,33个整车、发动机及变速器工厂。2014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累计突破1000万辆。2021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累计突破2000万辆。长安汽车拥有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1万1千余人。长安汽车始终以“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为使命,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主线,持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为社会承担更多责任,奋力推进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为实现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努力奋斗。


    一、案例简述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战略性举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传统产业变革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家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数字化,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作用。”长安汽车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深度应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

    二、转型工作情况

    (一)转型规划

    “数字化”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关键底座能力之一。长安汽车数字化建设顶层框架是围绕“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重构以长安为主导的新商业模式。坚持“客户引领、价值导向、创新驱动、平台支撑”总原则,构建数字化服务的平台能力,实现业务敏捷响应和转型创新。

    图一:数字化建设顶层框架


    (二)转型策略

    以“REAL体验”为总体目标,即:Reliable安全的、Easy简单的、All in one全覆盖、Lean敏捷的,按照“一体两翼双引擎、上云用数赋智能”的转型策略,打造软件和效率核心竞争力。坚持“数字化投入等同于研发投入”,持续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

    (三)转型实践

    长安汽车在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管理以及数字化生态圈构建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实践。

    1、打造智能化、网联化新产品

    整合内部140余个系统,融合外部3800余万客户数据,生成800余种客户标签,用以指导设计开发,为产品的精准定义、精准营销提供坚强保障。

    产品打造方面,推进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为引领,分阶段打造智能汽车平台,目前已掌握三大领域200余项智能化技术,实现APA6.0(智能泊车)、车载微信、智能语音等80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的搭载,其中25项为国内首发。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获得美国加州和中国重庆的道路测试牌照,累计测试里程超过1200万公里。2016年,完成中国首次2000公里无人驾驶测试;2018年,实现中国品牌首发L2级组合驾驶辅助量产技术发布;2020年,国内首发达到量产状态的L3级有条件智能驾驶辅助技术,预计2022年,实现L4级高度智能驾驶辅助量产功能开发。

    智能网联方面,构建起开放的⻋联网云平台,率先实现智能“人-⻋-生活”功能量产。与腾讯合资成立“梧桐车联”,共建开放的新一代车联生态,并先后与华为、腾讯、博世等成立15个联合创新中心,投放智能网联汽⻋超190万辆,排名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智能交互方面,2019年,CS75PLUS首发微信⻋载版,为用户提供全语音交互的信息收发体验;2020年,UNI-T运用机器视觉、定向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车内场景化感知、情绪识别等智能化功能;2021年,基于UNI-K落地安全、便捷、个性的一体化智能座舱;行业首发全场景数字座舱开发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多元的智能化体验。

    2、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新制造

    将数字化变革贯穿研、产、供、销全价值链,为传统的业务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使汽车全价值链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研发设计方面,建立全球协同研发平台,支撑“六国九地”1万余名技术人员,实现24小时不间断协同设计;在NVH、碰撞安全等领域大量运用数字化仿真工具,实现产品开发周期由36个月缩短至24个月,近五年创造效益16.5亿元。

    生产制造方面,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在产品开发、生产建设、工厂运营等领域全面导入数字化工具,设备联网率达95%,数字化覆盖率达95%,生产线建设周期缩短30%,生产效率提升20%,制造成本降低20%,未来5年预计创效36亿元。

    图二:工业互联网平台


    订单交付方面,建设客户关系管理云平台,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通过用户订单透明等大数据场景建设,为客户带来创新性的交互体验。以APS(高级排程系统)为核心,拉通从客户到供应商的数据链,打造供应链云平台,乘用⻋平均交付时间24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数字营销方面,构建“买卖用修服”全场景一体化智慧营销系统,贯通客户全生命周期39个业务触点,实现与客户的直通直连;构建客户数据平台(CDP),整合客户全旅程数据,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精准营销,助力长安汽车从“十万级”销量向“百万级”销量突破。

    3、开展智能化、创新化新管理

    2020年7月,开展“数字经营工程”,推动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主线”的数字化运营。

    流程体系再造方面,构建运营流程架构,上线2800余个运营指标,打通各部门业务连接,推动业务由“职能驱动”向“流程驱动”转型。

    大数据运营方面,整合内部140余个系统,融合外部2万余家网站、70余个品牌、900余个车型、3万余家经销数据,建立起⻓安大数据运营平台CA-DDM,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决策效率。

    数字文化方面,培养1931名数据分析师,143名算法工程师,营造全员数字化转型氛围,提升全员数字化转型能力,为公司数字化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数字化能力方面,构建自主可控的长安智慧云,融合数字化的场景库、算法库、标签库,实现业务敏捷响应;通过Ichangan办公平台,打造员工数字化办公空间,实现全领域、全场景、全天候无缝联接。

    图三:长安智慧云(多云管理平台)


    4、构建共享化、体验化生态圈

    积极探索新兴业务、跨界业务。2015年,自建“⻓安商城”,探索“线上平台+线下门店”的新模式,累计访问量已达6180万人次,累计订单突破180万份。2017年,“长安商城”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共享出行方面,联合一汽、东风成立T3出行公司,布局出行业务;行业首次实现仙桃数据谷公开道路示范运行。

    生态圈方面,与BAT、华为等开展深度合作,与腾讯、宁德时代等成立合资公司,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的全新产品,构建汽⻋商业生态圈。预计到2025年,覆盖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合作伙伴的联盟生态规模将超1.5万家,逐步形成数百PB级数据规模,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三、转型成效

    近年来,通过数字化赋能主营业务,长安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2014年,实现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1000万辆;2020年5月,实现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辆;2021年1-11月,长安汽车保持高速增长,销售212.3万辆,同比增长17.6%,预计好于行业13.8个百分点,⻓安品牌乘用车预计好于行业20.4个百分点。

    在发改委公布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中,⻓安汽⻋连续5届10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在工信部两化融合评估报告中,⻓安汽⻋以83.63分的成绩,领先全国近98%的企业。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先后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015年)、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017年)、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奖”(2018年)、军工行业“数据治理优秀实践单位”(2019年)、国资委数字化转型的优秀案例(2020年)、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2021年)。

    四、面临的痛点难点及建议

    基于长安汽车战略的关键能力,结合用户调研及现状分析,目前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难点。

    体验方面,面向客户、经销商、供应商、员工等内外部用户的数字化触点以功能和作业为主,用户体验考量不足。

    效率方面长安汽车和产业伙伴间的协同(客户需求-供应商,客户需求-长安汽车之间)缺乏一致性的业务数据基础和作业平台。

    平台支撑创新方面,面向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创新所需要的算力、模型等数字化能力不足;面向客户营销和服务的快速变化需求的响应能力不足。面向生态的产业创新所需要的数字化资产缺乏统一的平台沉淀和支撑。

    下一步,长安汽车对准业务价值和业务痛点,构建数字化转型能力,实现公司体验创新、效率提升、模式创新。以用户、运营、产品为根本,围绕“体验创新、效率提升、模式创新”,按“7+1”模式,聚焦研发、制造、供应、营销、人财、运营、智能网联7大领域,构建1个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大基建”,实现“大平台”,构建全连接全在线全触点一致的体验。


    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请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号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