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特斯拉 VS 丰田,新能源与传统车企之战,谁能走得更远?

    慕人北栀头像慕人北栀头像
    慕人北栀2022-07-21

    将这两家公司放在一起讨论,这在10年前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特斯拉的生产效率是丰田的1.8倍?

    彭博社今年1月报道称,“2021年,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比70家北美汽车工厂中的任何一个工厂的工作效率都要好”。其平均每周制造能力为8550辆。位居第二的丰田汽车乔治敦工厂平均每周8427辆。

    从单位面积制造能力来看,丰田的9辆(平均每周、每万平方英尺),而特斯拉为16辆。所以计算下来,特斯拉的制造能力大约是丰田的1.8倍。

    当然,我们不能只截取这个数据,就断言特斯拉的工作效率超过丰田。另外,虽说是汽车工厂,但内容也有很大差异,比如特斯拉只生产EV(电动汽车),丰田同时生产混合动力车和燃油车。

    但是,现在在将市值世界第一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与原世界第一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进行比较时,“工厂”是值得关注的一点。因为两家公司的愿景、使命和哲学都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8年出版的《2022年新一代汽车产业》(PHP实验室)中分析了特斯拉和丰田如何支持CASE(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和电动汽车)。这次,我们将探讨丰田和特斯拉在工厂=制造过程中的数字转型(DX),也就是制造业DX方面的进展。

    说起特斯拉,大家都知道特斯拉是一家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但其实际情况还是将其视为一家科技公司比较妥当。例如,车辆始终与互联网连接,在不更新硬件(车身)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自动驾驶等软件方面的性能。这种“更新软件”的想法是科技公司独有的,现有的汽车制造商也在不断跟进。

    物理思考带来的特斯拉“千兆工厂”


    特斯拉千兆工厂

    特斯拉的工厂Gigafactory也是一个创新。其中蕴含的是“怀疑现状和常识”的物理学思维。对于大学里攻读物理学的伊隆·马斯克CEO,我一直评价他是一个“用宇宙层面的宏大去思考,用物理学微观层面去深究”的人物。

    马斯克创立了民营宇宙企业“SpaceX”并推进火箭开发,是为了“让人类从环境日益破坏的地球移居到火星”。另外,不仅是纯电动汽车,还要构筑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生态系统“为了尽可能延缓地球环境的破坏”。也就是说,“拯救人类”才是他的使命。这种想法的尺度简直就是宇宙级别。

    spaceX

    另一方面,物理理学思维是如何发挥的呢?他在2016年股东大会上留下了这样的发言。

    “我认为工厂也是一种产品。”

    “把工厂当成制造机器的机器”

    “比起进化机器——汽车,进化制造机器的工厂效果要好10倍。”

    这个想法被落实到“产出(产量)=量(生产规模)×密度(包括供应商在内的生产基地稠密性)×速度”的公式中,支撑着千兆工厂。以往,一提到工厂就会以劳动投入量、开工率、劳动分配率、库存周转天数等为指标来运营,但这与之截然不同。

    我们所说的密度是指特斯拉Gigafactory作为一个独特的系统,承担了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制造商中的职能和作用,包括动力总成,悬架,电池和电气部件,并建立了一个结构,使汽车可以在Gigafactory内完成制造。这种统一的生产系统节省了运输货物的浪费,并提高了生产速度和成本。

    Gigafactory的车辆装配线也很独特。如果说车辆通过输送机运来是一般企业的工厂,那么车辆放在无人驾驶运输车上流过生产线就是特斯拉的工厂。这也是提高工厂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机动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即使发现车辆有故障也不需要停止输送机,只需要排除有故障的车辆即可。

    在各种公开资料中,特斯拉也一定会加入制造工艺的更新。今后,我们也将继续以“让制造机器的工厂进化的效果比让作为机器的汽车进化的效果高10倍”的想法,追求Gigafactory的生产率。

    丰田风格的象征——“看板方式”

    丰田看板方式

    在CASE问题上,丰田被认为落后于以特斯拉为首的最尖端玩家,但丰田章男社长的危机感是真实的。他宣布:“我决心将丰田转型,超越汽车公司,成为帮助人们各种出行的公司,移动出行公司”,并正在进行改革。

    另外,丰田生产方式作为丰田独有的“厉害”之一,在下一代汽车产业中,也没有失去竞争优势。在车辆的量产化方面,只要车辆这一硬件是传统燃油车的延伸,传统的生产经验和量产化技术就可以起到作用。

    说到丰田的生产方式,不用说就是“看板方式”了。其特点在于彻底消除浪费。象征性的思考方式是,一旦发生异常,机器就会停止运转,不生产出次品,一个人可以驾驶好几台机器的“自动化”,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尽可能地制造必要的东西,以消除浪费、不合理、不均匀的“准时”思维方式。

    不过,在丰田,看板方式超越了单纯的生产方式,是多年来建立起来的经营模式。丰田章男社长也说:“说到丰田特色的时候,最先浮现在脑海的是‘丰田生产方式’和‘降低成本’”等,显示出强烈的坚持。另外关于自动化和及时也添加着如下解释。

    “(关于自动化)我的解释是,还是要以人为中心。代替在那里工作的人的心情思考。自己是安全地带,不能只想着‘提高效率’、‘减少人员’。”

    “(关于适时)想说什么呢,说是提前做好吧,以1000万台的顾客为对象,是怎样的规格呢?怎么可能呢……做不到的事,就做不到。那么‘缩短提前期’就很重要了。”(来自2021综合报告)

    多年来,丰田的这种操作系统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究。《哈佛最受欢迎的国家·日本》的作者佐藤智惠在自己的著作中这样写道。

    “哈佛的学生在第一年的必修课‘技术与运营管理’中学习丰田的事例。在针对全球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的执行计划中,最先学习的也是丰田的案例。前面提到的在哈佛教操作20多年的阿南斯·拉曼教授毫不避讳地公开表示:“我是丰田的忠实粉丝。”“操作的存在目的,是“普通的人们齐心协力完成伟大的伟业的事”。没有比丰田更适合传达这一点的公司了。”

    我们也在进行更新,着眼于下一代汽车产业。首席生产官冈田政道在2021年6月的“开拓未来的重要产品制造”演示中宣布,到2035年,将全球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成为“绿色工厂”。

    用最少的涂装就能发挥最大的涂抹效果的涂装技术等,为此我们也在进行技术开发。AI等尖端技术的乘法也在进行中。比如,通过机器学习使次品检测自动化、省人化;不仅如此,为了“不出次品”,还将通过积累的庞大数据进行改善。

    特斯拉vs丰田较量的分水岭

    特斯拉vs丰田,其胜负的分水岭在哪里?我考虑的要点是以下三点。

    1)“物理学思考”与“丰田生产方式”

    这是已经说过的。两家公司的较量,也是制造过程中思想、哲学的较量。但是,由于生产的产品本身就不一样,这在目前还不能成为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

    2)“预测未来”对“应对变化”

    抓住大趋势,抓住价值观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描绘愿景,迅速行动,这是马斯克的行为方式。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大趋势中,得出了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生态系统以及航天火箭的宏伟愿景,特斯拉这家公司一一体现了这一愿景。一切的开始都有大胆的未来预测。

    而丰田的立场,在2021综合报告中也曾提出,“能够应对变化比预测未来更重要”。没有人能够正确预测未来,如果这样想,那么,完善无论未来如何到来都能应对的体制,应该提高企业的可持续性。

    胜利女神在哪一方微笑?但如果仅从短期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向特斯拉看齐,特斯拉的庞大市值已经超过了大众,通用和福特等知名汽车制造商的市值总和。

    长期来看特斯拉并不安宁

    3)“论语”对“算盘”,或“英雄豪杰”对“常识人”

    但如果站在长远的角度,我根本不认为特斯拉就安然无恙。

    2022年,马斯克曾一度计划耗资440亿美元收购Twitter公司,但在莫名保留后,突然以“严重违反了与Twitter的协议条款”为由撤回收购。对此,推特公司已经提起诉讼,要求执行收购。

    只要追踪马斯克的发言,就可以预想,假账户比例等重要信息没有被披露,提出的收购价也找不到合理性。不过,从最初收购~收购退出的一系列动作来看,难免会遭到“反复无常”的批评,一向推崇马斯克的我,这次也无意为之辩护。造成推特员工和股票市场等混乱,责任重大。

    这里让我想起了被称为日本实业界之父的涩泽荣一的“论语与算盘”。涩泽说,论语=遵守道德,算盘=利益,追求合理性,只有兼顾这些相反的因素,才会有长期的繁荣。

    在这一点上,马斯克如何?可以说,善于物理学思考的马斯克,就是善于算盘的人物。但是,关于论语,我不得不说是欠缺的。

    马斯克的奇葩举动,并不是从这次撤回对推特的收购风波开始的。在以卓越的感召力吸引人的同时,以鬼才、鲁莽、疯狂、骗子、独裁者等人物评价而闻名。起床的时间总是工作,如果周围的人都工作50个小时,自己就工作100个小时,这样就能以比别人快一倍的速度完成事情,从这些发言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过人”的人物形象。

    而且,如果不是“过人”的人物,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我想他也确实提出了宏伟的任务。然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论语=道德兼备。曾经一度荣华富贵的国家,却因失去某种宽容度而走向灭亡,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只有“智、情、意”均衡协调

    在《论语与算盘》中,也有“常识”一章。书中写道,“智、情、意”三者平衡协调才能成为常识人。智是智慧和判断力,情是关怀和温柔,意是意思。另外,《论语与算盘》中还出现了“英雄豪杰”。那个人,虽然失去了智情意的平衡,但是在一点上有非常优秀的东西。

    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

    从这里,我们应该不难引出这样一个比喻:特斯拉伊隆·马斯克=英雄豪杰,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常识人。智意俱佳但情份缺失的英雄豪杰马斯克,与背负日本汽车产业却策划变革的常识之士丰田章男社长之间的战斗今后将会如何?

    在从现在开始到10年后的短中期的战斗中,马斯克的智和意将继续领先吧。但是在以数十年为单位的战斗中,感情欠缺的伊隆·马斯克,被常识人丰田章男社长败走的场面也有出现的可能性。

    如果炙手可热的特斯拉未来在某个地方遇到增长极限,那远因不是“算盘”=物理学思维的失策,而是马斯克缺乏“论语”。

    次阅读
    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